山东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成绩将纳入高中招生录取-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山东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成绩将纳入高中招生录取

山东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成绩将纳入高中招生录取

2016-09-30

学生在校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日前,据悉山东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成绩将纳入高中招生录取,这也就意味着,今后的学校录取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网讯 (记者 丛民)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山东从2016年开始对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测评结果纳入学生艺术素质成长档案。其中,初中毕业生测评结果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高中学生测评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据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美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书法、篆刻、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以及剪纸、版画、地方舞、手工制作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并在各个教育阶段有所不同。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试点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课程。高中阶段施行2+1美育课程设置,即学生在修习音乐、美术课程的同时,至少要修习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1个模块课程。

此外,职业院校在开好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美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

意见提出,义务教育学校要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总课时9%(857课时),鼓励学校按总课时的11%(1047课时)开设艺术课程。其中,初中学校艺术课程课时占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20%.普通高中艺术课程开设不低于6个学分(相当于108课时)。中等职业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课,总课时不低于72课时。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与“山东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成绩将纳入高中招生录取”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山东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成绩将纳入高中招生录取”还看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转给家长)
最伤孩子胃的8种行为,大部分家长都在做
《开学第一课》重量级嘉宾为大家送来开学寄语
国家新增3项福利,生二胎也能“挣钱”
孩子的智力在3岁之前就确定了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知道为什么新生儿半夜容易醒过来后,我突然觉得孩子很可爱
    孩子经常情绪低落原因
    教育部: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化解民办幼儿园面临的实际困难
    防疫顺口溜 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
    来自中国孩子们的这份礼物 让意大利议员直呼太感动
    高校小学幼儿园返校怎样安排?北京市教委权威解答12问
    网络平台买卖儿童被封号,“送养者”必须严惩不贷
    儿童频繁眨眼睛并非小事 可能是这些问题
    春季感冒哮喘高发 专家支招养肺:勤开窗多笑笑
    家长溺爱引起孩子脾气暴躁 有耐心是绝招
    上幼儿园益处多多应重在玩耍
    如厕训练进行时,夏季冬季两头抓
    在育儿路上别忘了培养应变能力
    适时教育宝宝承担责任
    六岁前一定给孩子立下这6个规矩
    建议孩子早上不喝粥 怎么就“崇洋媚外”了
    宝宝过敏抗过敏食疗法安全有效,不一定要打针吃药
    专家教你科学防治带状疱疹 小小水泡为何让人痛不欲生?
    专家: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战疫 方法你都做对了吗?
    科学育儿才是最后王道 新手妈妈要避开的误区
    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儿童防护?
    宝妈带孩子回国猝死,保护孩子请保护自己
    宝宝学说话,父母不要帮倒忙
    湖北高考时间2020具体时间
    启发音乐智能,培养高EQ宝贝
    过敏性鼻炎和普通感冒 别再傻傻分不清
    假期过了,这是陪孩子的好方法,不要错过了
    你的宝宝总是哭闹吗?这5招轻松搞定
    明星妈妈产后更美,普通妈妈也能实现
    溺爱孩子对不对 溺爱孩子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