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禁令发布15年 培训班继续流行-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奥数禁令发布15年 培训班继续流行

奥数禁令发布15年 培训班继续流行

2016-08-19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是一项国际性的赛事。虽说奥数对于青少年的脑力锻炼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严重干扰了义务教育学校入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及精神压力。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发布了严格的奥数禁令,转眼15年过去了,奥数班仅仅换了个马甲仍旧活跃在大众的视野里。

被公认为水平最高的数学竞赛奥数,在我国已经演变成一场全民奥数战争。

从2001年教育部发布禁令,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时起,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奥数培训,甚至采取各种措施,试图割断学生升学与奥数培训之间的联系,但收效并不明显。

近日,记者在北京调查发现,奥数培训从来没有消失,只是披上各种马甲,改头换面再出现,尤其在暑假期间,这种培训班办得红红火火。

奥数班换了马甲继续流行

小学某某同学获得杯数学竞赛一等奖,某年被中学录取中学高考理科状元、中学中考文科状元某年在这里上过奥数班近日,记者在教育培训机构最多的北京市海淀区采访发现,很多培训机构的走廊、大厅等显眼处都能看到类似的字眼。

在一家培训机构内,当被问及是否有奥数培训时,工作人员立刻拿出几张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培训等字样的广告页。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考虑到相关部门的禁令,不太方便直接打出奥数的名号,但实际上,所谓的数学思维训练和数学思维培训就是原来的奥数。

而在许多地方,奥数甚至连名字都懒得变动。比如在上海,据当地媒体报道,奥数培训在这个暑假依旧疯狂。许多孩子都报了两三个奥数班,有的学生居然报了7个班。

其实,随着近几年奥数的普及,奥数越来越背离其设置的初衷,在给许多孩子带来负担的同时,也透支着一些孩子对奥数的兴趣。

2001年教育部发布奥数禁令后,2010年,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也陆续采取措施,禁止举办奥数班、叫停奥赛。今年初,北京市教委又发文明确要求公办学校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奥数考试成绩、奖励、证书等作为学生入学的依据。

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惩罚措施和细则,从执行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不仅如此,整个奥数班的培训还出现了低龄化、超纲化等不良现象。

记者调查发现,本来奥数班主要针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现在的奥数培训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奥数培训的内容也出现了不科学的现象,许多内容目前都超标超纲,有的让三年级的孩子学习中学才要求的课程。

北京的赵先生告诉记者,他当年在三年级的时候,曾经参与了奥数的培训。那时,奥数培训还是学校的官方行为,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参加。他当时所在的学校,每个班级只有两名学生有资格参加奥数培训,而且还要通过考试选拔。培训的内容也被严格限定在学生年龄相适的范围内,决不允许超标超纲。

升学需要依然是主因

实际上,随着对奥数的反思越来越多,有关奥数的学习,多位教育家、数学家在不同场合表态称,在中国,适合学习奥数的孩子大约只有5%左右。第5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主教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斌就曾说过:奥数本来就不是为大多数人准备的。

但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家长还是选择为孩子报名参加培训。多数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是为了冲杯赛,拿名次,增加升入初中名校的机会。

只要孩子不是特别反对,就给他们报上,除非孩子实在不愿意去,那才不会去上。一位家长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记者调查发现,在许多城市,参加全国奥数比赛如希望杯、华罗赓杯等,获奖的学生可以优先选择进入知名重点中学,得奖越多越能增加升入重点中学的机会。即便教育部门已经严令禁止学校这样,但依然有许多学校重视奥数成绩,以各种方式规避教育部门的禁令。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在一些学校负责人看来,优先录取奥数成绩优秀者,也是不得已的选择。数学成绩在某种程度上与孩子的智力水平有正相关性。一般数学成绩较好的孩子,智商都比较高,在没有更好选择方法时,奥数成绩被认为是一个相对科学的选拔方式。尤其是一些受到招生限制较少的民办学校,更乐于采取这种方式。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培训机构也正是看中这一点与名校开展了紧密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奥数在小升初和初生高中的重要角色。当然这些培训机构的加入,也对奥数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亦在其中谋求了巨大的利益。

以武汉为例,武汉市教育局多年前就明令禁止义务教育阶段举行奥数比赛,但最近几年武汉每年都有10多项赛事举行。有当地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介绍称,奥数考试费一般在50元左右,一些比赛能吸引约1.5万学生参赛,仅考试费一项就达70多万元,除去基本开销,还能赚60万元。而且主办方并不止赚这一笔钱,比赛还有初赛、决赛、全国赛甚至国际赛,可以重复收费,一本万利。

频繁举办的赛事也带火了培训市场,形成了培训+比赛的完整产业链。而且,正因为培训市场已经形成,奥数培训班的老师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诱导家长让孩子参加奥数培训。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逐年递增。据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伍青生在2015年发表的《五年来上海市小学生校外奥数学习状况调查》显示:小学生选择校外奥数课程的比例,在三年级的时候大幅增加,由一年级时(2008~2009学年)的35.27%,大幅提高到三年级时(2010~2011学年)的68.49%,再小幅提高到五年级时(2012~2013学年)的71.25%。

如何让奥数回归本源?

疯狂学习奥数,真的对所有孩子的成长有利吗?

记者了解到,中国的奥数竞赛选拔模式模仿了以色列,小学、初中、高中,逐级淘汰。从概率上来说,小学、初中、高中本来都可以发现一些有数学天分的学生,但是现在小升初和初升高时,奥数成绩与升学机会的紧密挂钩使得家长和学生过于功利地看待奥数。

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也指出,任何竞赛若能引起学生兴趣,那是无可非议的,但若仅仅为了应试和加分,这样的竞赛对学生而言毫无益处。

很多时候,这些学习奥数的学生要不就是过早地消耗了自己对于数学得学习热情;要不就是虽有天赋,但并没有长久兴趣投身数学研究。不少曾经经历过奥数训练的年轻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对当年学习奥数的后悔,有的甚至用噩梦来形容当时的情形。

与此同时,那些早期没有显露出数学天分、但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却没有机会得到支持。即便在竞赛中获得很高名次的高中生,如果不继续进行系统的数学学习,也很难在数学方面有多大的建树,更不用说小学生了。

随着各地相继取消奥赛获奖者高考保送资格及奥赛高考加分,奥数学习的功利诱惑正在被弱化,但在重点城市的小升初、初升高招生中,奥数热降温并不容易。因此,有专家建议,要遏制奥数在中小学生中的泛滥,需要继续剥离奥数不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完善选拔、培养数学人才的体制。同时,仅仅依靠相关部门下禁令是不够的,这只能治标,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改革中考以及小升初和初生高制度才是治本之策。(孙喜保)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与“奥数禁令发布15年 培训班继续流行”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奥数禁令发布15年 培训班继续流行”还看
孩子有“情绪饥饿”要警惕,家长可以这样应对
假期里孩子的防疫及安全教育、监管,家长一样不能少
孩子有这3个坏毛病,家长别盲目责骂,这是双商高的表现
不良“饭圈文化”裹挟学生思想,治理“饭圈”乱象刻不容缓。
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可以从给娃吃手指食物开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女子抱女婴跳江 海警全力抢救
    女童被误诊后身亡 院方称是医学难题
    海南专项治理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车安全
    南京400多所无证幼儿园“转正”或关停
    教育部发通知:将学生防溺水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
    孩子掉进带点水池死亡 触电抢救方法揭示
    龙清泉举重破纪录 无路可退咬牙终夺冠!
    母婴喂养周 卫计委称母婴室建设将迎来国标
    救母心切大打出手 二胎孕妇先兆流产
    医学专业被冷落恐危言耸听 广东过半人希望孩子从医
    山东母婴店卖"纯进口"奶粉 中文说明拿不干胶贴
    吉林16岁男孩躺睡自助取款厅 系与父亲吵架离家
    那几个纷纷在天猫开店的进口超市卖得怎样?
    扎堆生二孩 教师等行业"产假式缺编"现象突出
    爸爸客厅接个电话 2岁幼儿8楼坠下奇迹生还
    6位高考状元集体拍卖笔记 网友质疑引3名状元半路退出
    山东再曝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 两名考生志愿被改
    探访北京假期托管班:卫生堪忧安全隐患突出
    2岁娃被锁车内 幸被及时发现
    14岁天才少年体验高考 考699分被中科大录取
    宁德师院:组织义务家电维修队 暑期实践进山区
    云南巧家投毒案蒙冤者钱仁风将获赔173万元
    男子办二孩准生证 计生信息显示已娶两妻生两孩
    重庆20位妈妈集体哺乳快闪 呼吁增设母婴室
    少年3岁时惨遭吸毒母亲遗弃 12年历经4个家庭收养
    孩子参加暑期工体验 学会更好适应生存
    重庆4岁男孩因贪玩被拴树上 长辈称:无奈之举
    安徽一考生以嘴代手参加高考 被淮北师范大学录取
    莫说这些“胡话” 孩子饮食习惯会变差
    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在上海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