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7%小学生经常运动 人大代表提议问责校长-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仅17%小学生经常运动 人大代表提议问责校长

仅17%小学生经常运动 人大代表提议问责校长

2016-08-01

运动的好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比如,改变睡眠、稳定及改善血压、预防损伤、降低运动伤害发生几率、保持关节良好功能、提升日常身体活动能力等等,纵使大家都知道运动的益处多多,但是真正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却少之又少。据调查显示,仅17%的小学生经常运动,让人大跌眼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国青少年缺乏运动、体质下降的问题受到许多代表和委员的高度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杨扬提议,应出台硬性制度,严厉问责对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一要求执行不到位的教育局长和校长。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112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为什么经常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的调查显示,73.9%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青少年不多。51.5%的人称身边最经常锻炼的是老年人,接下来依次为:中学生(31.2%)、大学生(29.7%)、中年人(24.6%)、职场青年(19.3%)、小学生(17.0%)。

受访者中,80后占52.7%,70后占24.8%。22.8%的人每星期运动一次,21.6%的人3天左右运动一次,23.7%的人坦言自己几乎不怎么运动。

为什么经常参加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石女士眼中,如何让儿子动起来一直是个大难题。石女士的儿子是一个高中生,每天除了坐在教室里学习,就是在家里看电视,几乎不怎么锻炼。他上小学时很爱运动,还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但自从他上了中学,可能由于升学压力很大,学习比较累,一有时间就看电视、上网。我有时会劝他去动一动,可他总是很反感。

北京某大型国企员工周先生遇到的问题和石女士颇为相似。他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表妹,除了上学之外,她每天都宅在家里看电视、上网、玩手机,很少出去蹦蹦跳跳,整个人总是无精打采。

表妹每天的学习内容很多,一个大人一天下来也可能累得够呛,何况是小孩子。另外,现在的孩子关心的都是哪款网络游戏好玩、某手机或平板电脑怎么玩等话题,对于运动,他们很难提得起兴趣。周先生说。

为什么经常参加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排名第一的原因是沉迷网络游戏等不健康的娱乐活动(65.3%),其次是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太大(59.3%)。其他还有:缺乏坚持的毅力(53.0%)、没时间(50.1%)、没场地(40.7%)、娇生惯养怕吃苦(36.1%)、运动项目普遍太贵(26.3%)等。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教授指出,在各年龄段的青少年中,中学生缺乏运动的情况最为严重。这首先是因为应试教育给中学生带来的压力相对更大,孩子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很少有时间运动;其次,一些现代娱乐方式严重挤占了中学生的运动时间,在许多中学生眼中,要缓解学习压力,宁可选择上网或看电视,也不愿意走出去动一动;另外,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一般比较敏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这导致有的孩子可能由于对某项运动不擅长而缺少运动自信,从而失去了对运动的兴趣。

国家国民体质研究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人文体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何仲凯认为,经常运动的青少年之所以越来越少,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他指出,应试教育使得学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孩子们的体育锻炼,甚至还会产生喜欢运动的孩子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

国家早在2007年就提出过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可是实际操作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中小学生并没有相应的锻炼时间。学校对于体育锻炼的贯彻力度不够,究其根源在于应试教育体制。 何仲凯说。

养成运动习惯青少年将受益终身

去年9月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连续25年持续下滑的趋势虽得到初步遏制,但大学生身体素质仍继续缓慢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学生群体中,肥胖、视力不良等问题依然严重。具体而言,7~12岁的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40%,大学生近视率更是超过80%。

此次调查也显示,73.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青少年的体质越来越差。

如何才能让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调查中,受访者首选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71.7%),其次是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62.7%),排在第三位的是扩建公共体育设施(58.4%)。

受访者的其他建议还有:政府补贴公共体育设施,使其更便宜(48.4%)、增加学校体育课的数量(48.2%)、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45.5%)、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41.5%)、组建青少年运动社团(39.1%)等。

北京市海淀区的田女士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她家住在某高校里,操场、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她每天都会和10岁的儿子一起打乒乓球、慢跑、散步。她认为,孩子都有喜欢玩耍和运动的天性,家长要积极引导,培养孩子经常运动的习惯。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性格养成都有好处。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指出,家长的利益选择对孩子是否参加运动的影响很大,家长既想要孩子健康,又想要孩子学习好,两者冲突后势必有一个权衡和利益选择。他通过一项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当锻炼时间和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时,在全国中小学里面,有70%的家长和学校校长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这真实地反映出家长和学校在体育教育观念方面的缺失。

毛振明指出,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存在滞后性,即青少年体质的虚弱一般不直接表现为各种病症,所以家长和学校就不会马上因为青少年体质出现问题而重视培养他们的锻炼习惯。但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体质问题会在老年阶段演化为各种病症,比如在青少年时期腰部肌肉缺乏锻炼,到了老年就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培养青少年的运动习惯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指望它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将会受益终身。

要解决青少年运动不足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国家和政府应加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建设包括体育教师培养等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制度;其次,学校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增强趣味性,上体育课不能只是为了通过升学体育测试,还要让更多的青少年切实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最后,整个社会也要改善运动环境,给青少年提供更为充足的运动场地、器材和时间。 毛振明说。

哪些运动适合青少年广泛参与?调查中,排名第一的是球类运动(79.1%),排在第二位的是跑步(74.7%),排在第三位的是游泳(60.2%)。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与“仅17%小学生经常运动 人大代表提议问责校长”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仅17%小学生经常运动 人大代表提议问责校长”还看
积木是幼儿发展的富矿
保育员误开灯伤22名儿童眼睛 园方:愿承担责任
未来5年预计新增“二孩”5万人 南京幼儿园将扩容
2016北京最大幼教展将在11月份盛大举行
四川师范大学:培养研究实践型卓越幼师结出硕果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南京爱心娃义卖“挣”了上万元为修建斯农幼儿园筹款
    在购儿童专用食品需看清成分
    石家庄手足口病发病率上升 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
    儿童节4小学生失联 江中发现尸体
    女儿不识桃花 妈妈包山让其体验
    深圳市2014幼儿园放假时间安排
    学生吃泡面被老师打
    3岁男童因被压卷帘门窒息而身亡 父母出外打工
    11岁女孩上学路:6年走25000公里
    分宜县公安局赠送幼儿园安防设施 获幼儿园老师交口称赞
    咸阳九岁小学生左耳被老师拧烂缝三针
    年幼3姐妹背菠萝上鼓山顶卖 母亲心酸落泪
    小学生赊账500元 商店把其名字示众
    河北出生72天男婴失踪 警方悬赏10万收集线索
    彭丽媛如何教育儿女
    南京的8成中小学明年实现无线网全覆盖
    家长通宵排队报名 只为上一幼儿园
    济南一大人开奥迪遗弃孩子
    顾客吃火锅夹出一条湿巾 为留证把锅端走
    因家贫面临失学 德化阳山小学剩最后一名学生
    家长因生意赔钱将儿女丢幼儿园1个多月
    小学生谈恋爱成潮流 家长老师忧虑
    六一四小学生溺水死亡确定系意外事故
    年轻夫妻相继查出癌症 儿子出生5个月
    厦门同安两所民办小学超标收费近80万元 已被查处
    我国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不及1%
    幼儿园收空调费因管理费低
    绑匪受不了将其释放只因为10岁男童被绑架连唱3小时圣歌
    印度17岁少女与野象交流 “说服”其离开
    泰国年仅7岁儿童为缓解家庭贫困而参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