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男子因对儿子实施家暴被中止6个月的监护探视权-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广西一男子因对儿子实施家暴被中止6个月的监护探视权

广西一男子因对儿子实施家暴被中止6个月的监护探视权

2016-07-19

近年来,家庭暴力愈演愈烈,造成了一起又一起令人心有余悸的残忍事件,引发群众的强烈关注。为了有效预防家庭暴力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我国自2016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使许多身处于家暴威胁的人们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本报讯(梁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7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家事少年案件审理中心依法向遭受家庭暴力的申请人小嘉(化名)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禁止父亲陈某对其实施家庭暴力,同时中止陈某的监护权和探视权半年。目前,小嘉和母亲在法律保护下已恢复正常生活。这是自6月1日该中心成立以来,受理的首例未成年人遭监护人家暴案件。

7月4日,因父亲陈某对小嘉实施家暴,母亲邓某来到法院要求法院给予母子二人法律保护并变更孩子抚养权,柳州市家事少年案件审理中心依法受理了此案。

据悉,陈某性情暴躁,不太爱与街坊邻居打交道,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是常有的事。4月期间,陈某分别用皮带、衣架等物件对孩子进行打骂,疼痛难忍之下,孩子曾两次拨打110向民警求助。

鉴于调查到的情况与现有的证据一致,家事法官吴法官抓紧时间起草了邓某母子俩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公安合作备忘录和协助执行通知书。法院依据《反家庭暴力法》中的规定,依法裁定禁止被申请人陈某对申请人邓某、小嘉实施谩骂、侮辱、威胁、殴打;二是中止被申请人陈某对申请人小嘉行使监护权和探视权,裁定的有效期为《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的最长时限6个月。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广西一男子因对儿子实施家暴被中止6个月的监护探视权”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广西一男子因对儿子实施家暴被中止6个月的监护探视权”还看
千余考生被困:英语四级考试误播六级听力
广东发布工资指导价:研究生与本科生相差不到3000元
2012小升初择校难收费高:学校乱收费治标不治本
2012高考作文:上海官方解读心灵中闪过的“微光”
网络新词贵羊羊:羊肉价格飞涨被称贵羊羊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教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8条建议要收藏
    宝宝学说话有技巧,儿科医生告诉你10个妙招
    新昌狐巴巴探索星球即将开业 打造新昌亲子户外研学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
    幼小衔接 衔接的是什么?
    宝妈最不喜欢听这五句话,妈妈人群需要被理解
    想要你的批评管用,必须避开几个常见的误区
    夏季宝宝该不该吃“冰的食物” 注意事项要知道
    面部又肿又疼先别忙着“去火” 或许是智齿冠周炎在作祟
    每年新增上万白血病孩子,要知道“过度爱干净”误区
    端午假期防溺水预警 防溺水安全教育逐条学习
    家长掌握6大方法 轻松培养孩子健康时间观
    孩子的这三种性格特质,决定他的幸福人生
    炎炎夏日偏爱清淡 素食如何吃出健康
    上早教班还是在家里,早教选择需要慎重
    做有远见的家长 在暑假陪“神兽” 弯道超车
    兜底教育要不得,大衣哥把子女养成废人,
    不到年龄,这三种食物不要给孩子吃
    父母表扬孩子的方式不同,描述性表扬效果更好
    离异家庭如何爱孩子 绘本推荐《谢谢你们依然爱我》
    白白牺牲了七个孩子,赖宁精神还要提倡吗
    宝宝性格形成敏感期,妈妈这3方面“使劲管”
    宝宝总“见啥就咬” 家长要帮孩子顺利度过“口欲期”
    风靡全球的的儿童瑜伽,明星的孩子都在练!
    “无公害”新型毒品频出,家长们要擦亮眼睛
    切莫贪凉 冰淇淋吃多了还会“冰淇淋头痛”
    幼儿园家长群中有5类家长 最不受老师们的待见
    总喜欢做这4个举动的宝宝 孩子爱思考很聪明
    妈妈身上的这些特质 决定孩子的品质和人生
    教育部官网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 防溺水工作要落地
    动辄发火的BB为何越来越多 不孕育“高风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