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锁车内闷死事件父母如何反省-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被锁车内闷死事件父母如何反省

孩子被锁车内闷死事件父母如何反省

2016-07-06

导读:进入高温“烧烤天”,幼儿被遗忘车内致死悲剧时有发生。继上月底湖南4岁男童被锁车内闷死,本月上旬,山东一名3岁女童被遗忘在车内9小时之后身亡的新闻又让无数人揪起了心。这样的悲剧虽是极端案例,但因父母疏忽导致儿童死亡的事情一直并不少见。

留在封闭的车内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

毫无疑问,不管是什么原因孩子被遗留在车内,大人离开时车厢的温度并不会很高。为何成年人感觉“还可以”的温度,会造成车厢内儿童死亡?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当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而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皇家汽车俱乐部进行的测试中,汽车在阳光下停放1分钟后,车内的温度会从摄氏19℃上升到30℃,七分钟后达到40℃以上的高温。

儿童被遗忘在车内而闷死的悲剧并非个案

考虑到儿童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刚刚开始发育,并没有能力抗御突然蹿升的温度,在这样的“闷罐车”里,儿童的体温会迅速上升,体内水分也会很快散失,而车内密闭狭小的空间还易造成儿童缺氧,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窒息。研究报告《幼儿园校车闷死小孩事件与气温条件》指出,一旦气温超过26℃,独自留在车内的儿童就可能遭遇致命的车内热射病——因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直至死亡。对于认知能力还远不如成年人的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很可能难以完成拨动开关或是拔起锁销以打开车门。

6月27日,湖南湘潭4岁男童被锁车内闷死,7月11日,山东沂水3岁女童被遗忘在车内9小时之后身亡,接连发生的悲剧让幼儿乘车安全成为社会痛点。但其实,类似事故在全国已经发生多起,几乎每年都有。

据媒体公开报道,从2006年到2015年,全国至少发生20起儿童被忘在车内的事件。仅今年,已经发生5起儿童被锁在车里的情况,其中4人死亡,1人因及时发现获救。

同样是过失致儿童死亡,责任人的处理却不对等

从2006年到2015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儿童被遗忘在车内的类似事件,10年来至少发生20起。梳理相关报道,可以发现,责任人为教师、司机等非父母的有8件,责任人为父母者更多。这还只是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考虑到校车事件的公共性以及涉事父母等相关人士的作用,媒体漏报的可能性相比较小,而被父母遗忘在车内则不一样,比例会显然更高。事实上,翻翻相关报道,不难发现近年来因教师、司机等遗忘被困车内的比例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情况是被父母遗忘在车内。

无论是校方还是家长,对孩子的一时疏忽都是对自身监护职责的背弃,因此这种疏忽是不可原谅的。但从责任追究方面来看,如果是父母将孩子遗忘在车内而致死,基本上不追究父母的法律责任,只有非父母将孩子遗忘在车内而致死才会被追究责任,比如幼儿园老师、幼儿园司机等。

对疏忽的父母予以刑罚,在中国难以实施

从法律上来说,孩子的死亡是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导致的,所以家长的行为已经具备过失致人死亡的条件。但由于这种过失是亲人之间导致的,在实践中,家长的过失会因为亲人这层特殊关系而被放弃追责,比如,孩子的父亲疏忽大意导致孩子死亡,母亲尽管伤心,但一般不愿意将丈夫送进监狱。如果公诉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也会因为这种特殊的关系,有别于其他犯罪,从亲情的角度出发,酌情量刑。父母也几乎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职被剥夺监护权。

在中国,未成年人监护一直被认为是“家事”而非“国事”,对于家庭内部一些造成“严重后果”的伤害事件,法律尚体现着“和为贵”的初衷。今年3月,广东女士梁某为“管教”8岁大的女儿,将孩子捆绑在树上并用木棍抽打致孩子死亡。法院判处梁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的父母,只是一时疏忽大意,并非有意伤害孩子,更何况孩子发生悲剧,最伤心的当然莫过于父母,他们已经遭受了巨大打击和痛苦,陷入无限追悔与自责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父母很容易被舆论、社会,甚至政府纳入“受害方”加以同情和慰问,几乎没有舆论和执法部门去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做父母的如此安全,孩子们难免遭殃。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7%的受访者身边发生过因家长疏忽造成的儿童安全事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与“孩子被锁车内闷死事件父母如何反省”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孩子被锁车内闷死事件父母如何反省”还看
2岁前的孩子玩iPad会引发交流障碍
4岁女娃婴儿用品店内烫10级伤残 商家要负全部责任
因患肾病综合症 9岁男孩被撇街头
伊可新维A超标?还能不能吃?
幼儿园高收费何时解决?物价局也没底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不能接受批评就一定需要逆商培养么?
    在路上遇到老人的孩子,就问他一定要吃!思虑可怕!
    小小的儿童鞋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足部健康
    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从观察大自然开始
    温暖的爸爸为两个女儿拍的照片充满了爱,网民们反应是想骗我女儿
    16个关于生命安全的教育清单,要反复学习
    宝宝脾胃好才能更健康 3个判断小技巧家长需掌握!
    看过电影《弱点》,我看到了母亲的修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夏天来了:顽固的湿疹,就是宝妈心里“打不死的小强”
    幼儿园即将开学,查字典网小编为你提供一份“收心攻略”
    3岁是宝宝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千万别忽视宝宝的心理变化
    发展式教育的理念 培养“全脑儿童”
    如果发现孩子反应慢,可能是铅中毒了
    短视频时代 :95后宝妈抖音直播带货
    成了妈妈后,我的脾气变差了?
    坐不住的孩子怎么办?小编教你几招!
    人大代表建议 降低未成年人刑责年龄起点
    什么时候给孩子用枕头比较好?听听专家怎么说
    你给孩子报兴趣班了吗?兴趣培养受益一生
    宝宝使用筷子可以开发智是真的吗
    父母怎样才能教育一个不操心的宝宝!
    你到底知不知道孩子为什么顶嘴,你该怎么办?
    一女6年间嫁2夫生4娃 ,生而不养坑了孩子
    劳动与学习:劳动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身心
    医生提醒:学生千万别戴这种口罩上体育课 损害不可逆
    小宝宝第一次如何认识到自己是男还是女
    霍启刚带儿女给郭晶晶买花 堪称“模范爸爸”
    你喝的酸奶是真的酸奶么?
    Papi酱母亲节感慨 啥都不如当妈累
    小孩子8岁不换牙,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