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孩后一年要花20万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生育压力大-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生二孩后一年要花20万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生育压力大

生二孩后一年要花20万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生育压力大

2016-05-17

今年元旦正式落地的二孩政策,给不少家庭带来了福音,一方面,家长们沉浸在二孩到来的喜悦之中;另一方面,却也为残酷的现实深深苦恼。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还都和养孩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生二孩后一年花费竟高达20万元,让人不敢想象。这样,你还敢要二孩吗?

二孩政策放开对于母婴市场消费的无疑是起了带动作用,可在市场消费的背后,却又六成多人直言压力山大。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有63.7%受访者认为结婚生育压力很大。有济南市民向女报记者表示,若生二孩后,一年要花20万元。

数据 女性想28岁结婚 男性期望30岁

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中,有2005位受访者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65.8%的受访者认为26-29岁是结婚生子的黄金时段,其中38.1%的受访者选择26-27岁,27.7%的受访者选择28-29岁。济南市民苏女士就职于驻济某医院,虽然刚毕业不到两年,她已经感受到婚配的紧迫性。

虽然说女子最佳的生育年龄是23岁到30岁之间,但从医学角度出发,23岁到28岁之间生产,无论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还是自身的影响,都是最小的。苏女士说,她今年26岁,目前还没有男朋友,如果现在马上出现一位合适的男士,两人谈一年恋爱,然后结婚,再备孕半年要孩子,孩子可以正好赶在医学上的最佳年龄出生。这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可是日久才能见人心,如果交往一段时间发现不合适,然后再寻觅其他对象再发展,很快就会错过生孩子的黄金年龄。她告诉记者,即使第一胎在黄金期顺利生产,二胎延期对孕妇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仅对自身的产后恢复不利,连孩子出现不健康状况的风险也会上升。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苏女士这种有专业医学知识的人群除外,很多适龄婚育的济南女性,却并不着急考虑这些问题,而且男性群体认为的婚育年龄与比女性要晚。采访中大部分女性认为,28岁婚配是比较适宜的年龄,而男性却认为30岁时更适合成家。

案 例

生完一孩不再想要二孩

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数据显示,63.7%的受访者认为结婚生育的压力很大。国家放开二孩政策之后,对于母婴市场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带动作用,但同样带来一个问题年轻人的婚育压力。

济南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和老公谈恋爱时就幻想着以后可以有两个孩子,但自打去年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后,要二孩的想法日渐寡淡。原来没养过孩子,不知道这里面的辛苦和压力。现在,光我女孩的花费一个月就要将近一万元,如果再要二孩,简直养不起了。她给记者算了笔账,保姆的费用一个月3千元,刚给孩子报名的早教班花了2万元,平摊到每月差不多1千元,加上吃、用、玩的东西,一万元并不宽裕。市民刘女士称,前不久刚给1岁的孩子买了凉席、衣服、尿不湿等用品,花费了1千多元,每次进母婴超市,花的钱就没有低于1千元过,我一个月的工资全花孩子身上了。她说,一双婴儿鞋就要二、三百元,穿不了多久就会小,到时候要再买新的。

其实网上的一些婴儿用品价格都不贵,但是不敢买,孩子用了含有某些化学物质的东西,会影响发育。所以奶粉只能托人从国外买,用的玩的就到母婴超市,虽然价格贵点,但用起来放心。市民张女士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再要二孩就必须请保姆,24小时的保姆的花费大概一个月四五千元,我们家四个大人加上两个孩子,光吃的费用就要三四千元,再加上孩子的早教课、衣服这些必须的,一年差不多要20万元。

分 析

父母间攀比增加养孩成本

很多已经生育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二孩不是不想要,而是要不起。市民娄先生说:我们80后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很希望孩子能有个兄弟姐妹做伴。可现在的问题是,要孩子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没这个实力压根别想。

娄先生的妻子孙女士说:其实只要生了,怎么都有办法养,就是穷养富养的问题。可谁不想把最好的给孩子?看见人家孩子穿的用的都是大牌产品,你就会想给自己孩子也买这样的;看到人家的孩子上早教培训,咱就怕自己孩子落下。这比来比去,养孩子的费用就多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都市女报》专栏作者依菲认为,父母间的育孩攀比心理,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在孩子今后的成长中,也会将这种攀比心理移植到孩子身上,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对于别人家的孩子这种传统式的攀比心理我们都不陌生,让孩子一生的快乐固着在比较中。其实,对于孩子的教养问题,不必向周围人比较。给孩子最需要的比给孩子最贵的,不仅减少家庭经济上的压力,也能让孩子在一个宽松预约的环境中成长,更利于他们健康人格地建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与“生二孩后一年要花20万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生育压力大”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生二孩后一年要花20万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生育压力大”还看
补习班的魔抓伸向幼儿了
婴幼儿奶粉标签管理办法即将出炉
严格执行婴幼儿配方乳粉法规标准
湖南大学生村官为留守儿童打造“黄埔义学”
寒冬腊月观察虫子成长 家长很苦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石家庄举行"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留情书当作业 "单身汪"古文情书能否打动靖王
    家长微信群里发红包 老师左右为难不知该抢不该抢
    上海2岁女童身患罕见病仅13斤 脐带血不远万里来救命
    理性看待家长帮孩子做作业 争当孩子学习的小帮手
    甘肃省质监局监测出超三成儿童玩具属三无产品
    霸道总裁康康秒变村干部 冬至暖心送祝福
    山东10岁女孩刷新世界记录成年龄最小的世界记忆大师
    倡议:为叙利亚地区儿童寒冷而募捐
    广东多地深陷雾霾 儿童哮喘比例翻一番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
    一孩福利末班车!办独生子女光荣证可获35天额外产假
    东莞一学校食堂惊现霉大米烂土豆 校方公开道歉:加强监管
    网爆贵阳一小学生因未完成作业遭老师猛扇耳光
    台州一中学惊现《琅琊榜》版语文试卷 "胡椒"老师蹿红
    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时间盯着视屏增加抑郁风险
    北京教委再发紧急通知: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
    成都一小学校长给家长写信"倾诉"学校的那点儿事
    盘点留守儿童最企盼的新年礼物
    东莞某小学惊现"爱心长廊" 下雨天家长玩"雨伞接龙"
    男幼师成稀缺"大熊猫" 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脚步
    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显示:近一半父亲"缺位"
    调查显示: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啥招儿
    山西某高校食堂挂风趣宣传标语引导学生有序就餐
    老婆子遭吐槽太抠门 每天带孙女去超市免费试吃
    姑父铤而走险绑架8岁侄儿做婚姻谈判的价码
    盘点2015年最新版平安夜祝福语短信
    太阳岛雪博会拟将于2016元旦起对冰城中小学生免费
    高校特殊类型招生违规将被取消试点资格 替考追究刑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