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初中生写古文检讨书 老师惊叹:要多读书-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长沙一初中生写古文检讨书 老师惊叹:要多读书

长沙一初中生写古文检讨书 老师惊叹:要多读书

2016-04-01

学生在校期间难免会有一些调皮捣蛋的时候,老师们好意提醒的同时,学生们自己应该摆正态度,学会自我反省。日前,长沙一初中生因与同学嬉戏打闹被老师口头教育了一番,本想这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没想到该学生竟然诚意满满的递交了一份古文检讨书,引发大家的围观和热议。

长沙一初中生写古文检讨书 老师惊叹:要多读书1

你见过最有情怀的辞职信、最甄嬛体的请假条,可你见过最有古文韵味、能让老师从雷霆之怒化成春风细雨的检讨书吗?近日,长沙市一初中学生小姜(化名)给老师递交了一封诚意满满的检讨书,让老师大感惊叹之余还发出了要多读书的感慨。这封检讨书在众多家长群和朋友圈内广为流传。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小姜上晚自习不守纪律,一开始班主任丁老师没有点名批评只是点出,小姜却没有改正而是继续与同学窃窃私语,老师再次点名批评。这在中学生的课堂中是常见的现象老师点名违纪的学生。之后小姜给丁老师交上了一封道歉书,这封道歉书则让丁老师大呼意外。

小姜以古文体写道:时二日前晚读毕之,与同桌好友祺嬉戏打闹,败坏班级纪律,更于恩师之不敬也。亏的恩师海纳百川之量,以指槐骂桑之法厉声道破,遂使学生脸面尤存。然学生心知肚明后,仗恩师之量,执迷不悟,以俯首而低语以瞒恩师,然恩师何等聪慧,安能为此等小计所欺?顷刻点名道姓,严声叱咄,卑劣行径遂东窗事发,为全班笑之。学生即面红耳赤,诚惶诚恐,虚汗渗之,心烦气躁,如阴如霾,如荼似毒。亦思恩师何感?遂坐立不安,思量良久,觉前后行事不一,犹伪君子矣,不觉汗颜

这是一篇能让人从雷霆之怒化成春风细雨的诚意满满的道歉书,丁老师称:其实我并没有很生气,只是在晚自习发现他与周围同学打闹,口头提醒而已,这在学生中很常见,第二天都忘记了,没想到他还特意写了一封道歉书,这让我非常意外和惊讶!

记者联系到该生的语文老师田老师,她点评说:中间有个别词运用有点小问题。但是尽、以这些词都用的很准确。文中所使用的叱咄出自《东阳马生序》,顷刻出自《狼》,这都是教材中刚刚学过的词。田老师总结夫以孔子之圣,尤须好学,小姜能学以致用这点是值得肯定的,这篇道歉书目前没有发现从哪篇文章或者小说中演变而来,最近和他讨论得比较多的是《水浒传》,可能受了这方面影响。这封道歉书在教师群里流传,老师们纷纷点赞文采了得,还有老师以古文回应之:想拜会下这位通晓古言今语的丁营俊杰,可否赐予时机?老夫绛帐充师已久,未曾获此至宝。

丁老师表示,学生因小事自我反省,将小事化了、持之以恒的欣赏学生、发掘学生的优点,这是她的出发点,希望学生信心日增,也希望这类的另类作品多多益善。 (编辑:朱姝)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与“长沙一初中生写古文检讨书 老师惊叹:要多读书”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长沙一初中生写古文检讨书 老师惊叹:要多读书”还看
破坏孩子安全感的5件事,北师大老师提示不要再做了
妈咪爱提醒:幼儿园开学在即,这些准备工作需提上日程
新生聋儿四成是由于环境因素
预防手足口病 避免4个饮食误区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 四个方法对待“幼儿园暴力”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STEM教育成为新潮流,重在培养孩子思维模式
    梅雨季宝宝湿气重 如何给宝宝祛湿
    三岁女萌娃爱玩塑料蛇 根据宝宝喜欢的玩具看宝宝性格
    孩子开始有自我意识了 女儿太臭美我要怎么办?
    1周半岁的孩子在家中卫生间溺亡 婴幼儿呛水很严重
    孩子犯这7种错误,家长必须要及时教育
    家园共育:家长要了解参加家长日的7个重点
    《如何科学护眼》口诀简单 保护视力需孩子自我监督
    面对爱哭的孩子咋办呢 家长请尊重女孩的情绪
    安以轩宣布一胎宝宝“搬家” 教你宝宝分房睡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