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首次将体育纳入中考 学生寒假恶补体能-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长春首次将体育纳入中考 学生寒假恶补体能

长春首次将体育纳入中考 学生寒假恶补体能

2016-03-07

近年来,学生们的体质健康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重视起体育锻炼,改善薄弱的体质现状,长春首次将体育纳入中考。这项计划的实施,一下点燃了学生们的斗志,整整一个寒假,学生们都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恶补体能上。

长春3月6日专电(记者李双溪)对于很多长春市的初三学生来说,刚刚过去的寒假成了他们运动量最大的假期。2016年,长春市将体育纳入中考范畴,主要测试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耐力跑、跳绳以及立定跳远、坐位体前驱等项目。过去初三被主课霸占的体育课,现在成了香馍馍,学生恶补体能,开始还起过去的欠账。

过去初三体育课总是被中考总复习占用,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也不高,这回可不一样了,一周三节体育课都能开全,学生都是全勤出席。长春市永春镇实验学校体育教师徐涛说。这一年最能体现出他的工作价值,长春市将体育纳入中考项目后,体育课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为了提升学生体能,很多城市的中学也增加了晨跑和课间跑。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校长王春锋介绍,现在每天毕业班的学生利用上下午操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学校召开家长动员会,针对体质薄弱的学生,教师专门为其量身打造了训练方案,并给学生布置了体育作业。

学生肖博瑞的妈妈表示,原来 孩子 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上,没有时间运动,现在面临体育加试,每天增加了不少运动量。但由于孩子身体太胖,不知道能不能补上过去的欠账。

吉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刘强表示,体育没有纳入中考前,城乡学校对于体育课都重视不够,学生体质得不到提高,中考增加体育科目可以让学校真正重视起学生体质,将体育课堂还给学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与“长春首次将体育纳入中考 学生寒假恶补体能”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长春首次将体育纳入中考 学生寒假恶补体能”还看
河南针扎幼儿被拘幼师负刑事责任 该幼儿园正整改
幼儿频繁被虐,扎到了谁的痛点?
国办发文:建立防控校园欺凌有效机制
幼儿园教师因学生不听话 用注射器扎伤4幼儿
教育部:2016年我国受助学生超过9000万人次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北京已拆除4所小学塑胶操场 全市在建操场停工
    瑞典难民儿童卖淫 因无经济来源成牺牲品
    广州一小学又现“恶臭”篮球场 11名学生病倒
    学生假日帮忙干农活遭老师嘲笑:休学回家插秧算了
    高考后现离婚高潮 父母不再为孩子维持和美"假象"
    武汉幼儿园六一汇演围墙倒塌
    广西规定中小学生平均每天校内劳动不少于半小时
    宁夏为农村学前教育补短板
    中国军团第八金 石智勇喜获男举69公斤级金牌
    两天内未缴培养费 近百名新生被取消入学资格
    四川将立关爱领导组 协调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西安探索中小幼教育共建共强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哈尔滨幼儿园食用霉变大米续:4名负责人被处理
    康复中心设奥运课堂 助于恢复童表达力
    熊孩子不分国界 里约奥运五环惨遭破坏
    哈尔滨吊销“霉大米事件”幼儿园办学资格
    这间破旧幼儿园没有老师 只有被放养的孩子
    江西小学生身穿中国古代汉服学习传统礼仪
    12岁女孩失联6天被找到 同行男子被警方控制
    暑期儿童安全事故频发 6岁儿童剪纸剪断手指
    西安对校园及周边食品从业人员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重庆市监局召回上万作业本 亮度超85%伤眼睛
    奥运纪念邮票发行 剪彩活动圆满完成
    哈尔滨幼儿园霉米事件:检测合格但4人仍被处理
    教育部:督学每年参加集中培训累计不少于40学时
    广州增城疑似问题跑道白云疑现“问题篮球场”
    12年奥运轮回 “坏”孩子成长为举重冠军
    中国诞生两个同名同姓举重世界冠军
    “最小背包客”背后的教育焦虑
    "双非儿童"难入读香港名校 深圳正研究返回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