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孩最怕没人带 仅一成多妈妈愿辞职-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生二孩最怕没人带 仅一成多妈妈愿辞职

生二孩最怕没人带 仅一成多妈妈愿辞职

2016-02-22

二孩政策全面实行,有关二孩的问题仍在持续发酵当中。在一部分家庭欢欢喜喜迎接二宝到来的时候,不少家长还都处在生与不生的两难当中。为何各位家长会如此纠结,无非是经济压力大?生了孩子谁来带?据闲逛调查显示,近八成靠老人,仅一成多家长愿意辞职。

生不生二孩?听听二孩家庭怎么说

全国首个222二孩家庭日暨二孩家庭关键数据发布会昨天在广州举行。这项题为我要生二孩的调查对24000多户二孩家庭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显示,养育二孩的压力,并非人们传说的1+1,而是1+1。生育二孩最重要的因素,七成人选择要有钱,其次是良好的夫妻关系(65%),再次是身体健康(63%)。二孩给父母带来的最大焦虑在于谁来照顾,近八成受访者只能依靠老人协助照料孩子。

文/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

经济压力大?月均一两千其实不大

困扰二孩家庭的最大因素并非是经济压力,有67%的二孩家庭表示,二孩带来的经济压力是一般或很小。

调查显示,多出一个孩子之后,40%的二孩家庭月均多支出1000~2000元人民币,主要花费集中于最基本的食品和尿布等日常用品,同时,65%的家庭表示,两个孩子的花费低于家庭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3。

二孩的花销主要集中在吃喝拉撒等基本需求上,但养二孩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贵。在此前媒体的预计中,仅学前教育一项花费,二孩就要花费5万~10万元。实际上,多数家庭并不会让二孩上早教,因为与大孩子的相处就可以充分锻炼二孩的智力发展、动作发育、社交能力等,是最省钱的早教。负责我要生二孩调查的广东广播电视台制作人朱昱子本身就是一个二孩妈妈,两个孩子相差5岁,小女儿刚满半岁,对此深有体会。她指出,一孩照书养,二孩照猪养。一孩用耐克,二孩用匹克,是许多家庭务实的选择。

母乳喂养也有助于节省二孩养育的开支,除了尿布之外几乎没有花费,月均消费仅三四百元。《二孩妈妈必修课》制作人、广州母乳爱志愿服务队队长徐靓表示,母乳喂养的孩子要比奶粉喂养的孩子少过敏、少生病,也减少了医疗方面的支出。

调查显示,二孩带来的最大经济压力是换房、买车。近八成二孩家庭正考虑换房或换车。

最愁没人带

仅一成多妈妈愿辞职

高达70%的二孩家庭将没有人带列为二孩带来的最大负担。尽管生育假已经延长,但80%的受访者表示不够。为了照顾二孩,部分妈妈不得不辞职回家,但愿意做全职妈妈的母亲比例,仅有12.2%。

二孩出生后,70%的老人亲自参与带二孩,另有8%的老人不能来带,但是会出钱雇人,也就是说,近八成的老人密切参与了二孩的养育。与之形成比照的,是仅仅有一成的家庭表示通过雇保姆的方式来解决二孩的看护问题。

身边的朋友都不信任保姆,老人也反对让保姆看孩子。 二孩妈妈肖萧表示,她只能辞职带二孩,虽然累点,但是放心。我们最缺的是饱含亲情的时间。 二孩妈妈陈姗姗表示,人们认为金钱可以买来时间,但是亲情却很难用保姆来替代。

抢妈妈、跟谁姓

家庭矛盾大爆发

关于二孩家庭的另一常见传闻是1+12,也就是说,因为有了经验,养育两个孩子并不会特别辛苦。对此,调查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果,81%的二孩家庭表示,1+12,仅有一成受访者表示1+12。二孩妈妈卓妮就表示:如果养一个孩子的难度是100的话,养两个孩子的难度就是100乘100。光处理两个孩子公平的问题就已经很伤脑筋了。

朱昱子表示,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完全不是加多一双筷子那么简单,二孩家庭不仅要面临一孩家庭面临的绝大部分问题,而且会产生新的问题,小到老大老二争风吃醋、两个孩子睡前抢妈妈,大到出现争姓争养等情况,家庭矛盾大爆发。

一位来自河北的二孩妈妈反映,娘家和婆家争夺二孩跟谁姓的问题,娘家称如果二孩不跟外公姓,就要将女儿逐出家门;而婆家也表示,如果二孩随外姓,也要将媳妇和二孩逐出家门。出现此类问题的家庭多数是娘家的独女,非常盼望女儿能够再生一个延续自己的姓氏。

父亲参与越多

二孩家庭越幸福

此次调查显示,70%的二孩家庭将良好的夫妻关系列为要二孩最重要的因素。数据显示,在已经生育二孩的家庭中,最突出的家庭矛盾是夫妻关系紧张,而不是常见的婆媳矛盾、大孩二孩矛盾。

都说婚姻最困难的一年是生完孩子的第一年,有两个孩子之后,如果父亲仍旧保持了对育儿不积极、不参与的态度,很容易遭遇婚姻最困难的第二年。朱昱子认为,实际上,在还未生育二孩的人群中,51%的母亲将伴侣不参与育儿列作不敢生育二孩的主要纠结因素。受访者认为:父亲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是在育儿上不积极、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以及挣钱不够多。

调查显示,父亲参与度与二孩家庭幸福度成正比。二孩妈妈李梅就表示:爸爸每天晚上负责给两个孩子冲凉,可以让我暂时休息一会儿,哪怕是休息半小时,也会觉得轻松很多!二孩爸爸张先生则表示: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参与不多,等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后,老婆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睡,非常辛苦,情绪很糟,家里搞得鸡飞狗跳,后来我陪着老大睡,才平息了下来。

活动组织者呼吁爸爸们做到三个一,每天给孩子洗一次澡、每天陪孩子玩一次、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专家:

解决70后的生得出问题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指出,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进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新时期,进入二孩生育行为、养育行为的新常态。

在多子女的家庭养育方法上,传统家庭富有经验。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了多子女养育经验的传承,现在新一代二孩家庭面对的是老问题在新时期的新表现。董玉整指出,双独家庭生育二孩,面临的压力更大。他建议年轻父母多向老人学习,但由于时代的巨大变化,又不能照搬传统育儿经验,应结合现代的科学育儿理念和知识。

董玉整指出,全面两孩政策对个人、家庭和全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牵涉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养老、医疗等社会资源该如何配套,政府要更给力。国家应按照优先顺序,尽快完善支撑政策。例如,首先解决70后的生得出问题,助他们赶上生育的最后一班车。

其次,解决80后人群的生得起问题,包括进一步延长产假,不仅针对妻子,丈夫的产假也要延长。对于二孩政策会造成女性就业歧视的担心,董玉整呼吁,要把人口国策和男女平等协调起来,例如通过对企业聘用生育期女性实施政策补贴、提高生育保险等,避免女性因生育而影响就业。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运彬指出,单独二孩时期,出生率并没有迅猛增加,但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医院观察到的情形已经出现了变化。

我们发现,在生育二孩的愿望方面,70后妈妈和80后妈妈是不同的。陈运彬表示,70后妈妈因为赶最后一班车,生育欲望更强烈,考虑的是能不能生;而80后妈妈考虑的则是养育负担和压力。

二孩时代,儿科医生面临的压力随之增加,希望国家能改善儿科医生的执业环境,增加收入,留住在职医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与“生二孩最怕没人带 仅一成多妈妈愿辞职”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生二孩最怕没人带 仅一成多妈妈愿辞职”还看
2016上海国际学前教育用品及装备展览会期待您的参与
妈妈注意!冬至吃汤圆:宝宝怎样吃才健康
倡议:为叙利亚地区儿童寒冷而募捐
第九届欧亚·中国郑州国际幼儿教育博览会6月开幕
乐动亚洲,2016亚洲乐园及景点博览会(AAA)3月亮相广州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当宝宝从医院回家时,屋里的这些东西一定要清理掉
    花季少女洁身自好却未婚先孕, “一碰就怀孕”女生要注意了
    家长这2种错误的行为,是在消磨孩子的“天赋”
    女童滞留电梯找家长时坠亡 家长须教给孩子的安全求助信息
    这几种类型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更受老师们的欢迎
    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两类千万别错过!
    在幼儿园不易被欺负的孩子,有哪些特征?
    孕期喝水有讲究,孕妈妈们知道吗?
    唐嫣母爱满满首次晒女儿玩具 当妈妈的幸福感爆屏
    恶露期这几件事要放心上,不然后果很严重!
    给宝宝多吃些这两种食物,宝宝聪明长得高
    这种辅食老人们经常给孩子吃,没营养还会伤害孩子
    白露到了,你得给孩子这么吃
    婴儿吃维生素AD有技巧,你给宝宝吃对了吗?
    用药不当 3万儿童陷入无声世界,家长们对孩子谨慎用药
    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奶粉结块了之后还能不能喝?听听专家怎么说
    大头儿子就一定聪明吗?小心是得了这种病!
    带生僻字的新生名字难坏老师,家长取名需要慎重
    宝宝吃奶的时候为什么总推妈妈
    哺乳期妈妈们注意了,这几种食物要坚决说不!
    4个月女宝因接种疫苗致残,6种“亦正亦邪”的疫苗需要关注
    家长们注意了,幼儿园衔接没做好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疾病
    秋季如何给孩子护肤
    成都通报幼儿园师生发热腹泻事件
    这几种情况下,宝宝睡得太香并非好事
    坐月子到底坐多少天?大部分人都回答错了
    澳洲第二次疫情爆发 因墙上涂大便的熊孩子引发的...
    第一次带宝宝出门,妈妈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幼儿园里一个月1000元的伙食费,引发家长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