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艾滋病姐弟上小学竟被安排三年毕业-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活久见!艾滋病姐弟上小学竟被安排三年毕业

活久见!艾滋病姐弟上小学竟被安排三年毕业

2016-02-19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共有6年,只有完成了这6年的教育才能顺利的从学校毕业,但是近日,河南南部一患艾滋病的姐弟竟然享受三年毕业的特权,可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儿,一时之间,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对于这个家庭条件极度困难的姐弟俩来说,上学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姐姐小琳(化名)15岁,弟弟小天(化名)13岁。这样的两个孩子,对于大多家庭来说,这都是一种幸福的组合。

然而,对于小琳和小天这对来自河南南部农村一户艾滋病家庭的姐弟来说,却完全不同。

在本就艰难的生活当中,还因为艾滋病人这个特殊身份,他们还面临着来自学校的巨大压力。

包括他们的父亲与去世的母在内,一家四口,都是艾滋病感染者。

与小伙伴们关系都很好

13岁的孩子,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已经上了初一。如果到了15岁的年纪,那就意味着即将迈进高中校园。

然而,小天和小琳现在却还是在村上的小学读五年级,而且这是他们在学校里的第二年。实际上,直到2014年秋天,小天和小琳才一起进入了村上的小学。当时,他们被直接安排进了二年级。

在学校的头一年,小天和小琳过得还算顺利虽然由于没上过一年级的课程,他们各科的成绩都不是很好,但在学校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已经让两个孩子感到开心和满足。

在学校,两个孩子最喜欢美术课小天拿出了自己的图画作业本,展示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几张作品。站在一旁的小琳有点不服气地看着弟弟的本子,她说自己的本子虽然找不到了,但自己有信心,画出来肯定要比弟弟的更好看。

一般来说,患艾滋病的孩子或许会体弱多病,但两个孩子身上却一点看不出这样的痕迹。在小天和小琳的的家里,墙上还贴着去年小天在跳绳比赛上赢得的奖状。跳绳是两个孩子平时在家最喜欢的活动,在场院里,小天一分钟可以连续跳上150个。

小天说,自己一开始其实挺喜欢上学的,自己和姐姐也并没有因为病情而在学校遭遇小伙伴们的特殊对待:我跟他们关系都特别好,平时我还会去一起踢足球,就在学校的操场上。

然而,过了一年,姐弟两人却双双被人抽离了这个他们刚刚有一点熟悉的班级老师让他们直接插班到了五年级。

就是想让我们赶紧毕业

这并不是学校老师的一时兴起,也不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基于他们上学年龄的考虑其实,父亲和两个孩子都反对这种安排,也试着找过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但当他们找到学校的校长,得到的答复却是不这样读就直接走人,别上了。

这是小天和小琳的老师在得知他们的病情后才做出的决定。孩子患病的事实,在老师的心中笼罩上了一层恐惧的阴影。

读完五年级,剩下的六年级便是最后一年。也就是说,再过两年,两个孩子本需六年的小学课程,就会缩短一半提前结束。

从二年级直接跳到五年级,仅仅从孩子的学业出发就已是困难重重,这让本就成绩不好的小天和小琳更加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第一个学期下来,两个孩子的成绩相比之前,又是雪上加霜。

然而,小天和小琳的学业已经不是学校老师考虑的首要因素。小天说,在跳级之后,即使知道他们跟不上,老师也从不会来过问他们的课业,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得到关照。

就是想让我们赶紧毕业,不想让我们在学校呆那么长时间了。

姐姐小琳说,每每想到老师这样对待自己,就会在心里反感上学。说着说着,她竟开始哭泣,也不愿再去回忆在学校的故事,只是流着眼泪,嘴里一直喃喃地重复着不知道。

回去读四年级也行啊

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年龄的增大,父亲老秦的身体越来越差,出现了视力下降,左耳的听力也在衰退。他发现自己已经很难负担起地里繁重的农活。

这一家人的屋子里,三个房间的中间是厅堂,东边的房间是三口人的卧室,在西边的就是羊圈了。今年在过完年之后,羊圈里还养着两头羊。

不过,门外的鸡窝倒是早已空空如也,在屋子的大门口,挂着最后一只杀好的鸡。

此外,家里前些年申请到了低保,每月每人有将近100元。而智行基金会在当地设立的办公室,每个月还会给两个孩子每人发放100元的补助款。

可是,由于孩子们的营养状况很是一般,智行基金会还会定期给两个孩子配送补充营养的三段型奶粉。在匮乏的物质条件下,这种奶粉也会被孩子们当成平时的零食在去年11月份,工作人员给两个孩子送来了四箱奶粉,如今却只剩下了两罐。

就这样,一家人艰辛的生活,倒也摆脱了温饱上的担忧。老秦说,政府和慈善机构发放的补助款都被他存了起来。今年70岁的他,过了一辈子赤贫的日子,如今垂垂老矣,他想以这样的方式,在最后能够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微薄的积蓄。

不过,对于自己这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老秦觉得,孩子上学的事情还是最要紧的。老秦说,在孩子们被强行调到高年级之后,自己虽然着急却没有太好的办法。过了年,我再和学校的老师商量一下,看看哪怕让他们俩回去读个四年级也行啊。

新的一年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孩子顺顺利利完成学业,如果有可能,他也想让小天和小琳小学毕业后,去镇上的中学继续念书。只要能读,老师和学校接受他们的话,那就接着读下去。

接受,对姐弟俩来说谈何容易?而且,在这件事情上,两个孩子有着和父亲不一样的考虑。

想早点出去找个工作

继续念书,能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但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经济成本:花家里更多的钱。而出去工作,则是赚钱而非花钱。

这种情况在艾滋病人的家庭中也很常见。在慈善机构和政府的资助之下,来自艾滋病人家庭的孩子们,如今完成学业已经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可是一些孩子的家长(微博)因患病而失去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来源变得很紧张,懂事的孩子就想要接过家长身上的重担。

本应努力求学的岁月里,一些孩子就这样自行离开了学校。有的家长并不反对孩子早早出去工作,一些家庭坐在一起时,还会互相比较,谁家的孩子出门更早、赚钱更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许多人都在努力,这里就包括给孩子们提供了学费资助的智行基金会。在豫南这片艾滋病患者集中的地区,当前接受智行基金会资助的学龄孩子多达数千。他们当中,恰恰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放弃学业的人数最多,比例最高。

尽管只有13岁,而且还在上小学,但小天已经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小学毕业以后,还要接着读书吗?

不,我想早点出去找个工作。

小天觉得继续读书真的没用。虽然父亲想让他读完初中,可是家里还是需要钱来改善生活。

小琳也打算寻找可以打工的地方。她说,本来上学就很晚了,可是在学校每天又不开心,还不如早点离开。

采写:南都实习记者 刘旭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与“活久见!艾滋病姐弟上小学竟被安排三年毕业”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活久见!艾滋病姐弟上小学竟被安排三年毕业”还看
孩子老是爱“搞破坏”,家长该如何应对
这3种儿童食物,是儿科医生眼中的“黑名单”零食
《三十而已》:给我们上了一堂残酷的育儿课
每天给宝宝洗澡 你真的洗对了吗?
立秋过后 换季带来的儿童疾病要注意防护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婴儿出生后心跳停止8分钟 在降温毯中"冷冻"三天奇迹生还
    河南17岁少年持刀劫持银行保安 因与工作人员发生口角
    特大跨国拐卖婴儿案女主犯伏法 12名婴儿仍下落不明
    应试教育撞上青春叛逆 学校该如何解决学生头发问题
    儿子患病未治愈 母亲又得重病几近失明
    广州一培训机构开3岁幼童CEO培训班 一年学费5万元
    在紫外线灯下数小时杭州一幼儿园20余孩子眼睛被灼伤
    中学老师当"网红" 使出洪荒之力开公众号
    重庆一派出所门口发生执法冲突 幼童被弃一旁无人照看
    湖南武冈多名儿童被注射过期生理盐水 医院回应:存放不当
    奥数让暑假成"第三学期" 孩子直言:比上学还累
    高三写《物理笔记》卖上万本 学霸要捐5万元售书收入
    山西忻州幼儿园现28岁"高龄幼儿" 官方回应:未设年龄上限不实
    两学生考上名牌大学 村民给每人送上10万元奖学金
    北京幼儿园用餐不再提供勺子 孩子心生畏惧
    年轻夫妇私刻公章售假证 称被逼生二胎压力大
    李娜挺孕肚带花环 怀二胎三年抱两
    22层空调外挂机掉落 砸伤楼下8岁小女孩
    男孩“幼儿园”回来满身瘀青 老师嫌笨用衣架打
    2016长春孕婴童产品博览会将于9月9日盛大启幕
    夫妻医院门口1.8万元卖掉亲生儿子 孩子已3天没吃奶粉
    小姑娘济南游玩被电晕 店家称走法律程序解决
    13岁男孩因学习压力大离家出走 在医院住多日
    南京一幼儿园老师用晾衣架打孩子被拘留(图)
    广州教育格局或将大变 学位房可以不用买
    6岁男童在幼儿园烫伤 家长称不给200万就堵门(图)
    10岁以下网民超2000万 网络安全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国务院提出两免一补 困境儿童可免费教育
    重庆48岁妈妈背9岁脑瘫儿子求学 两人成同桌
    暑期近五成中小学生消费高于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