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新市民"都要跨哪些"坎" 进城上学为何那么难-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成为"新市民"都要跨哪些"坎" 进城上学为何那么难

成为"新市民"都要跨哪些"坎" 进城上学为何那么难

2016-01-2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得思维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进城寻求务工的机会,但是,户籍、住房都成了他们进城的一道道门槛,家长操心,孩子们上学也不安心。可是,孩子的教育却又是不能耽误的。那么,问题来了,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为何那么难?

2015年开学季,在四川华蓥工业新城铜堡农民工子弟学校,孩子们领到了新课本。人民视觉

教育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可眼下,农民工子女想随父母到城里读书还面临许多难题,有些孩子因此被迫留在老家,成为令人揪心的留守儿童。这既是家庭之痛,也是时代之殇。对想扎根城市的新市民来说,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甚至比解决户籍、住房问题更为迫切。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到底难在哪儿?请看本报记者的调查。

编者

农民工子女在城里读书,不仅成本很高,也感觉低人一等

来天津十多年了,报纸上称我们是新市民,可我总觉着自己是外人。别的方面都凑合,就是孩子上学的事儿,卡得人心里堵得慌。从内蒙古来天津打工的艾向志对记者感慨。

艾向志说, 2014年女儿想来天津上一年级,他带着居住证、劳动合同、合法居所证明、原户籍证明和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到住所附近的河北区某小学办理入学手续,但是被告知还要提交缴费期半年以上的社保证明。

农民工找工作,能签劳动合同就不错了,公司不给交社保啊,哪来的证明?艾向志跟对方解释,不顶用。

我们两口子在天津的工作都挺稳定,老家挣钱没这儿多。闺女回去也没人带,不放心。左思右想,艾向志让女儿再等一年。他找了一份有社保的工作,女儿终于能上学了。新工作挣得少,就算将来能领退休金,算大账我还是亏的。

孩子们想跨过重重门槛进城上学,与父母团圆,代价可不低。采访中,很多农民工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老庞从山东老家来天津打工20多年,他女儿正读初三。按天津市教委规定,非户籍人口子女要想在天津读高中,小学、初中学籍必须是本市的,家长则需要交齐五证,如果是个体户的话,还得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社保证明。老庞是个体户,之前没有交过社保。为了让孩子上高中,他不得不每年再交1万多元的社保金。

我这做小本买卖的,1万元可不是小数目。而且我在老家是参加了新农保的,有必要再交一份吗?让老庞宽慰的是,天津已经出政策,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考本市的职高和高职,以后能让咱娃在这高考就好了!他憧憬。

孙芝莉是湖南人,在北京打工10多年一直租住在通州区,2013年她给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时,被告知没有通州区的社保缴纳证明不能办理借读手续。可我在西城工作,社保都交到了西城区。孙芝莉夫妻俩权衡之下,还是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很多同事把孩子送到河北念寄宿学校,半个月见一次,他们劝我也这么办。可孩子成长需要陪伴,这不是办法。我俩打算过一段时间都回老家。没想到在北京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还是不能扎下根儿来。孙芝莉对此很无奈。

解决城市管理和教育资源分配失衡难题,不该以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代价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一直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他认为,2008年保障随迁子女就近上学的相关政策出台之后,几年内各地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条件放宽了不少。但最近两年,各大城市又开始普遍收紧政策。

《北京市教委2012年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明确,非京籍学生在京借读需具备五证,即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五证的规定由市教委文件统一发布,具体的工作证明界定由各区结合情况具体来定。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成为"新市民"都要跨哪些"坎" 进城上学为何那么难”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成为"新市民"都要跨哪些"坎" 进城上学为何那么难”还看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转给家长)
最伤孩子胃的8种行为,大部分家长都在做
《开学第一课》重量级嘉宾为大家送来开学寄语
国家新增3项福利,生二胎也能“挣钱”
孩子的智力在3岁之前就确定了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幼儿园:“身心健康、科学认知、社会情感”疫情课(可收藏)
    幼儿园在疫情期间的收费和退费,上海等地已发布相关通知
    霍思燕家学霸养成,科普从小开始
    2岁的宝宝发展指标:要get这3项“本领”
    香港消委会近日公布,境内15款婴幼儿配方奶粉全部有问题!
    中国父母育儿应该学会狠心,适当自私才是更好的办法
    少年因嘴臭被同学嫌弃,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防晒的指南” 防晒需遵循的原则
    辨别“假游戏”,让“真游戏”裨益孩子健康成长
    被拐卖32年的孩子找回来了,家长警惕心不容松懈
    6月1日将严查“一盔一带“ 你选购的儿童头盔是否达标
    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扬长”还是“补短”?看老师们怎么说
    孩子溺亡事件接连发生 第2号预警强化防溺水工作
    半岁宝宝吃“辅食”中毒,这5种食物真不能当辅食吃
    孩子性格深受母亲影响,合格妈妈应该这样做
    九类未成年人遭不法侵害情形须立即报案
    为什么孩子听老师的话却不听家长的话 看心理专家的总结
    突然有一天宝宝特别爱发脾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超过174万 特朗普却终止与世卫组织关系
    给予宝宝积极关注与回应尤为重要 2岁前宝妈要这样做
    三门峡6岁男孩高空“抛砖”5岁男孩被砸身亡
    4岁小女孩为蜗牛撑伞 网友称赞“太温暖”
    控制欲强的家长,毁了孩子也葬送了自己
    准妈妈必看:夏季科学坐月子对自己好 对孩子好
    一位妈妈这样说,“好想再生个孩子,天天辅导他写作业“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给孩子这三样东西
    在公立幼儿园上课一周,我给孩子转去了私立
    习爷爷寄语全国少年儿童 望少年儿童刻苦学习知识
    父母捧杀和过度干预,五道杠少年伤仲永
    学生伤害事件多发,人大代表对学校安保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