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亲子运动会现场氢气球爆炸致6名小朋友被灼伤-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湛江市亲子运动会现场氢气球爆炸致6名小朋友被灼伤

湛江市亲子运动会现场氢气球爆炸致6名小朋友被灼伤

2015-12-31

原标题:运动会氢气球爆炸 湛江10家长(微博)6小朋友被灼伤

亲子运动会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促进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亲密度。但是不想危险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好事变坏事。这不,湛江市在举行亲子运动会的时候,不料发生了严重的氢气球爆炸事件,导致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孩子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所以在开展任何一项活动的时候,都要将安全放在首位。

南都讯 记者周松柏 今日上午9时许,湛江市霞山区运动场发生氢气球爆炸事件,造成10名家长,6名3至4岁的小朋友受伤,送医紧急治疗。

氢气球爆炸 救护车接走重伤人员

据现场一位家长介绍,今日上午9时左右,华南教育集团在霞山区运动场搞一个亲子活动,一串氢气球突然发生爆炸,旁边聚集的一些家长和小朋友被灼伤。

受伤轻一点的自己打车去医院了,重伤的救护车接走了。现场家长们说,伤者送往农垦医院和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有小朋友和家长头发被烧焦

在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科,一些家长和小朋友在这里救治。其中一些小朋友和家长脸部红肿乌黑,有的头发都被烧焦了。

今日上午11时30分,霞山区政府就此突发事件通报称,今日上午9时许,华南教育集团在霞山区运动场搞一个亲子运动会,由于有家长抽烟,导致一窜小氢气球爆炸,致使10名家长,6名(34岁)小朋友被灼伤,已送往湛江农垦医院等医院治疗,全部无生命危险。目前,湛江市有关部门已到现场处理,并叫停主办方活动。公安部门已将主办方3名负责人控制,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与“湛江市亲子运动会现场氢气球爆炸致6名小朋友被灼伤”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湛江市亲子运动会现场氢气球爆炸致6名小朋友被灼伤”还看
用餐礼仪是孩子内在修养的试金石
还在为孩子和你争辩生气?小编告诉你争辩的好处!
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爸爸带娃,妈妈潇洒
夏天来了,宝宝防晒用防晒霜好还是防晒帽?
母亲节到来!今天,最想对妈妈说的话!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国际不打小孩日 如何“制服”家里的急脾气宝宝?
    短视频时代 :95后宝妈抖音直播带货
    喝粥没营养?专家告诉你有关喝粥的几个真相
    儿童太阳镜戴着好看易伤眼 儿童最好不要戴太阳镜
    孩子把说脏话当趣味,父母不要着急责备,寻找解决根源是关键
    国家卫健委:小学生每天线上学习应不超2.5小时
    幼儿早期大脑潜能开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Papi酱母亲节感慨 啥都不如当妈累
    小小的儿童鞋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足部健康
    小孩子8岁不换牙,正常吗?
    幼儿园即将开学,查字典网小编为你提供一份“收心攻略”
    训练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的五个办法
    孩子不愿打招呼怎么办
    孩子爱上电子产品有哪些危害 5岁前改掉爱看电视的习惯
    一女6年间嫁2夫生4娃 ,生而不养坑了孩子
    能力养成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温暖的爸爸为两个女儿拍的照片充满了爱,网民们反应是想骗我女儿
    宝宝的魔法世界,让父母更了解0—6岁宝宝
    发展式教育的理念 培养“全脑儿童”
    医生提醒:学生千万别戴这种口罩上体育课 损害不可逆
    你给孩子报兴趣班了吗?兴趣培养受益一生
     你家宝宝吃糖吗?查字典小编告诉你口腔护理有多重要!
    霍启刚带儿女给郭晶晶买花 堪称“模范爸爸”
    宝宝脾胃好才能更健康 3个判断小技巧家长需掌握!
    强势妈妈对孩子的影响
    想要宝宝聪明健康 准爸准妈不要酗酒
    不能接受批评就一定需要逆商培养么?
    人气主播薇娅,偏心“老二”遭女儿埋怨
    小儿斜视四大原因需警惕,查字典网小编教你三招来预防
    叮!孩子的“五一”假期健康提醒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