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出台加强师德建设实施意见 教师职称与师德挂钩-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广东佛山出台加强师德建设实施意见 教师职称与师德挂钩

广东佛山出台加强师德建设实施意见 教师职称与师德挂钩

2015-12-08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良莠不齐,致使学生接受的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成为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为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广东佛山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于老师的师德进行严厉的考核评判,并且明确表示学生以及家长对于老师反师德行为有投诉申报的权利。希望在严厉的改个措施下,与教育制度更加的规范。

佛山市教育局近日制定了《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后,老师的师德行为将会与职称聘用挂钩,而且家长(微博)和学生还会参与测评。7日,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作出详细解读,明确表示对违反师德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据介绍,学校将建立师德档案,每年对老师师德进行考核。学生和家长可以参与对老师的测评,测评情况将会作为老师在职务(职称)晋升、绩效考核、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和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

记者翻阅《师德建设实施意见》发现许多禁令,其中包括严禁利用工作时间炒股、娱乐,酒后上课;严禁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严禁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严禁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等。市教育局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于失德行为要严厉惩处。

学生和家长如对老师有任何异议可通过市政府、区政府、教育部门等渠道进行投诉,学校方面也应公开其监督电话,畅通举报渠道。据悉,佛山目前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形成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对触犯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的禁止性行为的教师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视情节轻重按规定给予相应处分。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者,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则要向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问责。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与“广东佛山出台加强师德建设实施意见 教师职称与师德挂钩”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广东佛山出台加强师德建设实施意见 教师职称与师德挂钩”还看
民和让幼儿享受更好学前教育
个人手机号码莫名被标记为“某某幼儿园”
甘肃:今年全省招录5000名幼儿教师
新建保障房幼儿园空置两年
孕晚期营养补充对胎儿的影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民办学校学费一年5万 收费连上涨
    孩子无故喊疼 先别太紧张
    孩子爱零食寒假期间如何吃才营养
    儿童免票看身高不看年龄引质疑
    儿童社保卡,都能干点啥?
    中小学校里为什么会有“特权校”?
    又到寒假补课时“烧钱补课”该不该
    湖北新规:未满六周岁也可上小学
    自今年2月1日起- 进出口儿童车用椅须法检
    甘肃省316所幼儿园今春将投用
    三岁童将纽扣电池塞进鼻孔险送命
    百余名学生被忽悠至福清打寒假工
    3岁男童门牙被剪? 幼儿园:系虫牙,报道不实
    禁考令让广州迎来史上最累小升初
    寒假来临,请为孩子系上“安全带”
    小学生“寒假托管班”变身“补课班”
    《爸爸2》播出 “抓羊比赛”引争议
    江苏景区儿童免票线“长高”20厘米
    37市县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家长会成“妈妈会”爸爸们去哪儿了
    北京随迁子女五证审核进一步完善
    6所幼儿园被评为成都市一级幼儿园
    五岁半娃娃放假要写12页拼音作业
    家长谨防“退还义务教育费”老骗局
    甘肃省今年将实现86个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
    石家庄62所学校将实行错时上下学
    武媚娘传奇不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规范儿童用药需要政策发力
    母亲的六大品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谁来为未成年人撑起安全“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