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

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

2015-11-09

孩子受教育,父母比谁都担心,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就是学习赢就得应在起跑线,别人得孩子上什么培训班,我家孩子就得上什么培训班。这种随大流的现象处处可见,家长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前途,却不想孩子被这无形的影子日日追赶,肩上的负担越来越重。

儿子潼潼上黑榜了!这几天,天津小学生家长陈晓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潼潼上小学一年级还不到两个月,课堂练习的成绩在班里竟然垫底了!陈晓娟赶紧找原因,发现问题出在了作业上!不写作业,课堂练习当然考不好!有位家长一语道破。

陈晓娟这才恍然大悟。孩子上学以来,学校一再声称严格遵守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教育部规定,没有书面作业,原来,这些话只能听听而已,不能当真。

近来,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北京、天津等地不少家长抱怨,与以前的留作业相比,如今小学的不留作业,不仅没有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反而让家长更加痛苦纠结。

明明说不留作业

少写一样都不行

潼潼的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布置些练习测试,然后很负责地把全部满分的卷子和部分低分的卷子晒到班级微信群里,让大家学习学习。

满分名单里总没有潼潼,陈晓娟安慰自己,小男孩粗心挺正常的。可这次,陈晓娟才瞄了一眼班级微信群,心里就咯噔一下,那个得77分的卷子上,不就是儿子歪歪扭扭的字吗?

随后,老师又补了一句:今天的卷子咱班12个满分,95分以上的占30%,近70%的孩子都在85分以上。其他孩子继续努力!希望就在眼前!

这话顿时让陈晓娟觉得无地自容。而老师下面一番话更是让她倒吸一口凉气: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为什么成绩差异那么大?主要就差在家庭教育上了!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校从几年前就开始实行严控中小学生作业量的减负令,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不得超过1小时。

潼潼的班主任老师也一再在班级群里反复强调,我们不留作业,陈晓娟起初还挺高兴,觉得减负落到了实处。

私下询问了几个相熟的家长后,陈晓娟这才醒过闷儿,原来老师每天发到她手机e校通上的学习目标其实就是作业。比如,请督促孩子练习并能写出今天课堂上学的3个复韵母和8个字练习并记住课上学习的英语对话有能力的孩子用一图四式来表达6+4=10的内涵

乍一看,好像哪一项都不是要写的作业,可实际上,要完成老师的每一个要求,都得下不少功夫。还以为不用写作业,原来少写一样都不行!陈晓娟说。

北京家长田晖在女儿上小学一个多月后也发现了不留作业的真面目,老师虽然说作业和练习都是自愿完成的,但孩子只要写了,第二天老师就会奖给小星星。数学、语文天天都有小测试,不管是默写拼音、生字还是口算,孩子平时如果不天天回家练习,根本过不了关,只能默默看着老师给得满分的同学拍照、晒在微信群里。

田晖说,老师还不如明明白白留作业呢,现在家长自行掌握作业量,难免有些好强的人会给孩子加码加量,结果把全班的负担都加重了。

田晖女儿的班里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国庆放假前,语文老师对孩子们说,自愿默写一页拼音就可以得一个小星星,假期结束,班里有孩子一下子领了20多个星星,田晖女儿只得了5个。小姑娘不服气,回家一口气默写了6页拼音。

为让孩子能领跑

每天过得像打仗

这些隐形的作业,让家长又爱又恨:一方面帮家长指出一条赢在起跑线的秘笈,似乎多写多练,成绩就好;另一方面也催得家长为之揪心不已、疲于奔命,因为总有人比你更拼!

女儿上小学这俩月,在班里得的表扬星能排到前5名。为这,北京小学生家长王丽卿感叹,每天的日子过得跟打仗似的。

早上6点起床给孩子做早点,然后叫孩子起床,洗漱、穿衣、吃饭趁孩子吃饭的功夫,插空随便收拾一下自己,胡乱塞几口吃的,就争分夺秒把孩子送出门。下班时间一到,她便第一个冲出办公室,把孩子从姥爷家接回自己家,做饭、吃饭、收拾碗筷之后,就开始跟孩子的作业玩命。

在她眼中,这时候一天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因为其他的忙碌都是体力上的;而孩子的作业,则必须集中一家人的智慧和心力才能做得漂亮。

晚上7点开始,孩子一笔一画地在本子上默写今天课堂学的拼音和汉字;王丽卿则一边给孩子做明天上课要用的字母卡,一边绞尽脑汁按照老师要求编小儿歌帮助记忆。

抄完生字,王丽卿赶紧检查,都对了!明天上课别写错了啊!她嘱咐道,在生字本上签了名字。又让孩子把卷子上的错题做一遍,签名。然后拿出新做的字母卡,用自己刚编的儿歌,教孩子每个念了5遍。

随后她掏出手机,扫出老师发在群里一个二维码,这是今天要求听的英语录音。她让孩子跟读了两遍,又让孩子把书上一小段歌谣背诵下来。老师还要求要边唱边表演,特别指出:把动作做漂亮!看着孩子边咿咿呀呀念叨,边乱比画动作,王丽卿有点茫然,怎么才算动作漂亮呢?

还有一页数学作业,都是计算题,孩子完成得挺快。王丽卿看了一遍,错了两道,改!这时候,孩子爸爸已经把课堂测试的错题抄好了,让孩子重做,签字。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作业总算写完了。

接着,陪孩子练琴一小时,已经9点了。孩子打了几个哈欠,说,妈妈,我还想玩会儿手工。

王丽卿有点心疼,但还是点了点头。才不到7岁的孩子,总得有点自己玩的时间吧。

等把孩子的事情都安排好,收拾完毕,王丽卿也困得不行了,有时候自己没刷牙没洗脸就跟着一起睡了。王丽卿说,自己每天都挺焦虑的。虽然老师说很多作业都是自愿完成的,但是大家都在做,谁敢落下?她生怕因为自己疏忽,让女儿失去领先的优势。现在拼的就是家长,谁盯得紧、咬得住,谁的孩子成绩就能上去!

黎媛媛在一家机关单位工作,自从儿子上了小学,她和孩子每天晚上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要完成老师发的作业要求,一晚上就全搭进去了。她坦言,老师在留作业时往往会指出,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有能力的孩子选做的。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比别的孩子差,人家做了我们也应该做,造成孩子的作业似乎总也写不完。

学校真的没作业

家长心里更没底

这种攀比和焦虑像一种传染病,在家长之间快速蔓延。

天津小学生家长李倩,女儿刚上一年级。这些日子,她总是问自己,当初给孩子选择这个学校到底对不对?

孩子上学前,李倩曾想着把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卖了,再贷点款,买个热门小学的学区房。

可今年起,天津严格执行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也就是说,无论上哪所小学,升初中时都是通过电脑摇号。李倩认为,那就没必要择校啦,在哪儿上都差不多!

她家片内学校是一所很普通的小学,前年换了个年轻校长,提出的口号就是快乐学习,李倩挺欣赏这一理念的,孩子的天性不就是玩吗?

上学这俩月,孩子放学回家真的没什么作业,一些抄写的作业通常在学校就完成了,唯一一次让家长协助完成的英语作业是唱一首英文歌并录成微视频。

最近,她和孩子几个幼儿园同学的父母聚会聊天,发现几乎每个刚上学的孩子回家都得完成半小时到1小时作业,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立刻煎熬得她坐立不安。

没作业确实不行,大家都学那么多,我们也得赶上大流啊!她赶紧给孩子报了英语和国学的课外班,心中的大石才算是落地。

和李倩一样,一旦老师真不留作业了,不少家长心里更不踏实。

北京一年级小学生家长吴越,已经给孩子买了语数外三科的练习册,每天回家督促孩子做做练习,得把基础打扎实了。她跟一些高年级学生家长沟通后得出结论,一、二年级必须得给孩子培养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写作业的习惯,要不三年级以后作业一下子多了,孩子根本不适应。

吴越说,自己去学校附近的教辅书店买练习册时,书店老板还笑话她太后知后觉了,这么晚才来买。据说,像《黄冈小状元》这样的经典练习题,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做,就你不做,肯定不行啊!

评价指挥棒不改

孩子就玩不起来

每天围着孩子的作业忙得团团转,家长们私下里怨声载道:这些作业分明是给家长留的啊!现在的老师什么都不管,把教育的责任都推到家长身上了!

朱颖当了10多年小学老师,在她眼中,十几年来,作业其实并没有太大变化,变的只是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以前我们每堂课后,也要求孩子回家复习旧课、预习新课,并请家长督促。朱颖说,只是从前,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方式比较单一,有的时候只有通过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家长才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学内容。

其实每次家长会后一段时间,往往会感觉到学生有些改观,能看出是家长回去督促学习的结果。但这种改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现在不同了,有了QQ、微信、校讯通等即时通信方式,老师每天都能将教学的进度、学生的表现等全部反馈给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其他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天都有通知和反馈,大家全都能看见,家长也喜欢比较,就会感到紧迫和焦虑。

那么,到底有没有可能让孩子完全不写作业,又能学到知识呢?

在天津一所知名小学当了十几年班主任的王老师说,现在教育部门规定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对老师确实提高了要求,到底能不能让孩子在课堂上就把知识全部学会?

人的记忆是有曲线的,这是教育规律。王老师说,课上学会了并不代表孩子真的掌握了,学习应该有个反复的过程,因此每天家长陪孩子回顾一下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特别是在孩子刚上小学的前两年,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他说,父母和孩子一起复习,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另一方面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复习旧课、预习新课的学习习惯。

作业的形式有很多种,孩子也各有差异,不该一刀切。王老师说,比如今天教了5个生字,有的孩子全记住了,有的孩子回家就忘了2个,那么家长可以问问孩子记住了多少,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抄写多少遍。

但家长不这么认为。田晖说,从评价方式上看,老师还是鼓励学生回家多写多练,练得越多,老师给孩子的奖励就越多。而且,表面上看,小学一二年级考试不许打分,不允许搞成绩排名,但事实上,老师会暗示家长,多少分以上算优、多少分以上算良,每次单元测验的成绩都要计入期末成绩,只有每次考试都是优的学生才能参评好儿童。

一位教育专家表示,说到底还是指挥棒的问题,只要成绩仍是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指标,老师和家长就不可能真正放松。

北京一位家长则感叹,连习主席都说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可见在中国让孩子玩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还看
幼儿园楼顶违章搭建?
幼儿园一个班十几个娃腹痛呕吐 家长怀疑孩子食物中毒
儿童不用安全坐椅周四开罚
6岁孩许愿:希望回到没妹妹的时候
黑龙江取消小学一二年级期末考试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广州小学生30秒跳绳220下破世界纪录 快如闪电
    兴趣班成中小学生的主战场 超6成家长称根据孩子兴趣选择
    调查显示超8成家长选择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
    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12月11日统一恢复上课
    杭州一男童因父母只顾玩手机不陪他打110报警
    济源市下冶二小再敲平安警钟
    盘点80后90后们小时候常写的作文必杀句
    四川一幼儿园被校外人员占领 几十个娃娃无法入学
    仁寿县8岁"板凳男孩"患病5年 首次背上书包行走
    北京东城15所小学共享547门课 学生可以跨校选课
    广马上一女跑友和6岁儿子走失 称娃跑太快我跟不上
    香港或将于2017年开始推行15年免费教育
    3岁双胞胎弟弟没了右手哥哥每天睡在他的左边
    深圳福田少儿体操赛开赛 182名小选手以操会友
    孩子的教育不能都押宝在学区房上
    北京首启重污染红色预警 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组图)
    父母因抚养费起纠纷 雪夜街头抛弃8岁女童
    徐庄中学开展感恩励志主题演讲 传统文化教孩子学会感恩
    2016京正孕婴童展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盛大举办
    武汉中小学推进学区制 鼓励薄弱学校"傍大款"
    西安9岁小学生被疑偷老师50元钱遭老师殴打
    强行带气球上船遇阻 蛮横家长动粗成孩子的黑榜样
    香港建议全额资助非牟利幼儿园 逾7成学生有望学费全免
    深圳福田一小学多名学生流鼻血 学校刚铺完塑胶跑道
    咸阳一中学教师因两个学生犯错罚全班举凳深蹲
    湖南"熊爸爸"拿证十天上高速吓哭10岁儿子
    北京一中学教师发文引导学生正视雾霾 阅读量超10万
    丰台二幼办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孩子奠定积极人生
    儿童读物内容惊悚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看
    年轻妈妈带2岁小孩坐地铁 让其尿在车厢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