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月7日 报名人数连续第四年下滑录取率为75%-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高考7月7日 报名人数连续第四年下滑录取率为75%

高考7月7日 报名人数连续第四年下滑录取率为75%

2013-10-09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今日起举行,将有915万考生走入全国7300多个考点内的31万个高考考场。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等原因,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第四年下降。为保证考试秩序,维护考试公平,官方今年以空前力度整治考场环境,严防舞弊。

高考报名人数连续数年下滑 录取比例走高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比去年减少2%。自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达到最高峰时的1040万之后,这已是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趋势。

在全国高考报名总数减少的情况下,12个省(区、市)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报名人数占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比例,与前几年大致相同。

近4年来,全国高考人数下降近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分析认为,造成报考人数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出生人口数的快速下降。另一原因,则是高中即赴海外留学者骤增。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将超43万人。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部分学生认为现在上大学回报率太低,三本或者是高职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也不高,所以就选择放弃参加高考。

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时至今日,为求学者提供了越来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考报名人数虽已连续数年下滑,但录取比例却呈大幅走高之势:2010年全国共有95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平均录取率为68.7%;2011年报考总数约为933万,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2.3%;2012年915万人报名高考,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85万名,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

  官方加大对作弊惩处力度 今年高考“史上最严”

今年高考将全面适用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修订后的办法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而各地启用新办法的实际操作中,针对作弊情节特别严重者,除取消高考成绩外,最高可被暂停3年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

新办法细化了考试违规行为的划定并加大了处理力度:考生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即便没用也将被认定为作弊;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此外,根据近年来高考考试中出现的新问题,修订后的办法还明确了“‘非法获得加分资格’推定为考生实施作弊行为的认定”等条目。

近年来,在处理考试违规的过程中,各地相继出现一些考生因对考试作弊的处理不服、提出诉讼或者行政复议的案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新办法在对作弊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加强了有关程序设计,保证有关考生陈述、申辩和得到救济的权利。

结合修订后的办法,教育部部署要求通过组织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将新规告知参加考试的每一个考生,在广大考生中进行诚信考试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营造“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

与此同时,各地在新办法基础上相继出台了更严厉规定:摄像头360度监控,手机手表禁入考场,水杯笔袋必须透明,一些地方规定考生只能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裸考”……因此,今年高考的规定也被认为“史上最严”。

  多部门联合开展考试环境整治 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高考纪律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的实现,需要有关部门、考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除了严格管束考生之外,肃清高考考试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有些不法分子为谋取不当利益,传播虚假信息,组织团伙舞弊,甚至窃取考试试题,严重损害了考生利益,直接威胁到国家教育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指出,“今年高考在即,必须早做安排、周密部署、严密防范,确保万无一失。”

针对考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保密局等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进行综合治理,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考点周边环境整治等三项集中整治行动。

据了解,这一集中整治行动将重点清除各类网络传播方式所涉及的疑似考试泄密、团伙舞弊等有害信息,打击无照经营、销售涉嫌考试作弊用途的“三无”电子产品等违法行为,保障考点及周边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工作,加大对考点周边涉嫌考试作弊的无线电信号的检测和处置力度,严厉打击高科技作弊。

日前,教育部再发通知要求做好2012年高考执法监察工作,再度强调从严治考。相关部门将着力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加强防范打击高科技舞弊工作体系运行情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及对监考人员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加大教育考试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效防范打击高科技团伙舞弊行为,营造公平的考试环境。

今年高考禁用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答题

繁体字、甲骨文、火星文、网络语言……近年,非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见诸考卷的事件屡见不鲜,有些考生也因此尝到不少甜头。

四川考生黄蛉2009年用甲骨文写作高考语文作文而一鸣惊人,高考成绩平平的他却凭此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凭借甲骨文,他在两年内实现了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得以在四川大学接受一对一教学。2010年江苏考生王云飞通篇用文言文兼冷僻古字写就语文作文,他在高考中显示出的扎实古文功底,使他赢得了东南大学抛出的橄榄枝,最终也获得了破格录取。

据媒体报道,江苏等地几乎每年都有考生用古文答卷。考生们用此类别出心裁的方式吸引阅卷老师以谋取高分,这在之前也是极富争议性的话题。5月11日,教育部公布《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改为“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这意味着,考生以另类博出彩的答卷方式从今年起或许将被“彻底封杀”。

有些舆论认为这一规定扼杀了部分考生古汉语创作激情的迸发,扼杀了丰富多彩的文字表达;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样规定更有利于保证高考公平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更进一步表示,从评分操作看,目前这一规定还太粗放,需要进一步加以细化。

历史回眸:中国高考制度建立60周年

今年是恢复高考35周年。但其实中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已经走过60个年头,期间有过反复和中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微博)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日前在媒体发表文章,回顾了高考六十年的历史。

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所有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这是在前两年分区联考和统考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采取的重大改革。

1952年8月15至17日,举行了中国招生考试史上第一次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

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占40%;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采计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正好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1977年12月,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570万名应考者走进考场。

刘海峰的文章说,高考制度的建立,部分是受传统文化中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和抗战初期统一招考的启示,部分是由于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从分散走向联合,以达到高效、公平和具有可比性。1952年中国建立高考制度,在世界各国中最早主要采用统一考试成绩来录取高校新生,是世界高校招生考试史上的一大创举。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与“高考7月7日 报名人数连续第四年下滑录取率为75%”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高考7月7日 报名人数连续第四年下滑录取率为75%”还看
中国厦门国际童博会获"厦门市题材创新展览会"称号
13岁网瘾少年两年时间犯下200余宗盗窃案_儿童业界资讯 - 5068儿童新闻中心
2016中国国际电商博览会 充满浓浓"国际味"
17岁女生离家出走到男网友家过年 警方以拐卖立案
5岁男孩不慎跌入30米深洞 救援人员合力救出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哈尔滨吊销“霉大米事件”幼儿园办学资格
    哈尔滨吊销“霉大米事件”幼儿园办学资格
    青岛一学校与精神病院隔窗相望 共用大门无隔离措施
    熊孩子不想写作业 伪造家中被盗携2000元离家出走
    康复中心设奥运课堂 助于恢复童表达力
    10岁小学生丢手机怕父母责备 报假警谎称手机被抢
    女婴降生"姗姗来迟" 恰好赶上与父母同月同日生
    哈尔滨幼儿园霉变大米事件负责人被处理
    熊孩子不分国界 里约奥运五环惨遭破坏
    中国诞生两个同名同姓举重世界冠军
    高考后换身份证恐影响高校录取 招生办老师回应
    哈尔滨幼儿园霉米事件:检测合格但4人仍被处理
    "双非儿童"难入读香港名校 深圳正研究返回机制
    15岁女孩受责骂离家出走 父亲下跪请求回家
    2岁男孩右手绞进糖果机 4根断指历经7小时成功接上
    杨志彬:应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甘肃教育厅: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推进不力将被问责
    中学不给学生上学籍 学校回应:被他校录取无法调学籍
    23年轻妈妈怀人鱼宝宝 罕见畸形已终止妊娠
    哈尔滨幼儿园食用霉变大米续:4名负责人被处理
    初一女生因不愿借钱遭霸凌 打人者未满14岁不予处罚
    美国神童2岁掌握两种语言 12岁被康奈尔大学录取
    西安幼儿园教师疑似虐童涉事教师称遭胁迫写说明
    青岛5岁女童爱偷吃头发 胃里取出大量毛发结石
    第十届欧亚幼教展洪荒之力来袭 只为11.18等你来
    四川将立关爱领导组 协调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北京部分中小学生欢聚中国园林博物馆参加夜宿活动
    妈妈不让吃肉胖女孩离家出走 专家揭秘"熊孩子"出走之谜
    老师还原"高考志愿篡改事件" 并非蓄谋已久
    中国军团第八金 石智勇喜获男举69公斤级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