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儿童吃白果后中毒身亡是真的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2岁儿童吃白果后中毒身亡是真的吗

2岁儿童吃白果后中毒身亡是真的吗

2015-10-11

孩子的安全问题父母一直都非常的重视,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营养父母会让孩子吃些水果补充维生素,这对于孩子的身体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可是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据悉一名2岁儿童,吃了几颗白果 (银杏)后中毒身亡。果子不是营养物品吗?怎么会有毒呢?关爱儿童,下面赶紧来看看了解下吧。

最近,中山朋友圈的家长被一条帖子吓坏了。一名2岁儿童,吃了几颗白果 (银杏)后中毒身亡。记者朋友圈的家长们,一边转发该微信一边说,以后不能给孩子吃白果了。

吃白果真的会中毒吗?听到这个消息,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林茹珠整个人都不好了。从医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接诊过吃白果中毒的病人,让人对这个报道的可信度产生怀疑。

祖籍潮汕地区的林医生,非常熟悉白果 这种常被用来煮糖水的食物。潮汕人特别爱吃白果,逢年过节都是一大碗一大碗地吃,中毒的案例很少听到。说明只要烹煮得当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自身的饮食体验,近日,林医生还专门查阅了中医书。据教科书记载:白果内含有氢氰酸毒素,遇热后毒性减弱,故生食易中毒。中毒剂量存在个体差异,一般为10~50颗,中毒症状多发生在进食白果后1~12小时。林医生说,事实上,没煮透的白果口感不好,有股金属味,更别说生吃了。

白果本身是一种药用食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食用时做好预处理,首先剥去二层皮,然后置于清水中煮沸,浸泡过夜,中间更换几次水,最大限度地将白果中的毒性成分溶解出来,煮熟煮透,一次不过量食用,一般不会中毒。5岁以下的孩子建议不吃或少量食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与“2岁儿童吃白果后中毒身亡是真的吗”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2岁儿童吃白果后中毒身亡是真的吗”还看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转给家长)
最伤孩子胃的8种行为,大部分家长都在做
《开学第一课》重量级嘉宾为大家送来开学寄语
国家新增3项福利,生二胎也能“挣钱”
孩子的智力在3岁之前就确定了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中国父母三大焦虑原因出炉 对自己和孩子期望高
    教育部:要高度重视学生长期居家学习等对视力影响
    宝宝抚触的好处竟然这么多!查字典网小编提醒你早点行动!
    黄多多戏剧课作业“模仿秀”,演员的孩子有表演天赋
    后疫情时代 中小学生开学季防护指南
    未成年时遭性侵18岁后仍可诉 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即将问世
    没准备怀孕的小姐姐看过来:盘点不同国家主流的避孕方式
    日本小学午餐 注重科学的营养配比,从“食”到“食育”
    网易丁磊:将少儿编程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父亲的陪伴,给孩子带来生命的重量
    育儿知识:怎样早期发现孩子患有小儿脑瘫?
    重视过敏问题,但不过度焦虑
    李翠枝:建议折射跨境电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现实隐忧
    预防手足口病 避免4个饮食误区
    中国首个儿童零食标准出炉 儿童零食或能平衡营养
    孩子的文具“玩具化” 其实暗藏危险会引发意外
    宝爸宝妈做好守望者,拒绝不必要的焦虑
    孩子挑食可能是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
    放下手机,家长也要把游戏玩起来
    多问孩子“为什么” 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家长在日常点滴做到这6点
    孕期购物为防被坑,这些东西不要买
    查字典网小编4招教你解决孩子吐奶的问题
    育儿知识:家长要牢记这7种奶粉喂养错误方法
    孩子身高一年长多少才算达标?
    宝宝夏季多喝水?NO,喝水也要讲究科学性
    听音乐4大好处 不同年龄的孩子听不同的音乐
    懂得感恩才是孩子最美的教养 做父母要有底线
    关注两会:联名提案建议加重严重虐童者刑责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 四个方法对待“幼儿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