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首次实行剧目按年龄分级制-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首次实行剧目按年龄分级制

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首次实行剧目按年龄分级制

2015-07-20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近日拉开帷幕,在48天的时间里,来自中国、美国、罗马尼亚、日本、芬兰、瑞典、韩国7个国家的43部国内外优秀剧目将演出194场,将为暑期的小朋友们奉上丰盛的戏剧大餐。而且此次戏剧节首次实行剧目按年龄分级制,所有剧目都将标注适宜几岁儿童观看,这对于家长和小朋友们来说,无疑更方便观剧选择,是一件值得叫好的大好事。

记得女儿小的时候带她看儿童剧,《马兰花》《二小放牛郎》《快乐的汉斯》《月光摇篮曲》等看得津津有味,只是当年某著名导演执导的号称3至70岁的人都爱看的那部儿童剧,女儿因看不懂而闹腾,只好中途带她退场。可见儿童剧也是分年龄层的,小幼儿看大孩子的儿童剧,易烦躁、哭闹。大孩子又不愿意看低龄幼儿剧,认为其幼稚。如今每部儿童剧都标注了适宜观剧年龄,家长为孩子挑选适龄的剧目可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和中途退场的尴尬。

在国外,儿童剧分级相当普遍。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表示,长久以来,儿童剧演出都会面对观众的年龄层次问题,家长购票时经常会问是否适合自己孩子年龄观看;而国外儿童剧演出惯例几乎都会注明适合某年龄段儿童,让观众在购票时心中有数,因此中国儿艺借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之际,首次针对不同年龄层儿童观众将节目“分级”并且进行最佳推荐,以此方便观众选择。虽然这样做在市场方面会冒一定风险,对演出营销也许会有影响,但作为国家艺术院团,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供给孩子们最适合他们看的演出,比票房和经济效益更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儿童剧发展迅速,现代科技声光电的运用为孩子们营造了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舞台空间,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艺术想象力。但在很多地方,儿童剧多是学校包场演出,不同年龄的孩子观看同一部剧,必然不会适宜所有的孩子观看,效果当然大打折扣。而且有的儿童剧制作粗糙,说教味道浓厚,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殊接受心理,有的甚至有成人化倾向。如今实行儿童剧分级就是对艺术的回归,它要求我们的儿童剧创作者们不要只是把儿童剧当作教育的工具,而是艺术真谛的表达,以优秀的剧作让孩子们体验到真善美。

优秀的儿童剧都是在尊重儿童需要的前提下产生的,只有符合儿童思维方式的儿童剧才能真正发挥艺术感染、情感教育和智慧启迪的作用。实行儿童剧分级制也要求创作者们要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观剧需求,认真创作适宜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作品,这是儿童剧创作者共同的责任和挑战。也只有在分级细化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才能使儿童与戏剧结缘,以达到点亮童心、塑造未来的目的。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与“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首次实行剧目按年龄分级制”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首次实行剧目按年龄分级制”还看
东礁幼儿园:幼小衔接,观摩小学
浏阳单亲母亲打麻将留幼儿在家 孩子死亡生父索赔
日本北海道幼儿园校车与轿车相撞致多名儿童受伤
3千学生赶考奥数决赛 学生倒苦水
9岁孩参加成人高考 监考老师被惊吓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癌症妈妈写日记告诫女儿: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
    初一男生疑因老师责备负气出走 家人悬赏20万找孩子
    云南某中学教师涉嫌侵吞学生生活补助数十万元
    香港迪士尼乐园五年首次亏损 游览人数持续下滑
    少年法庭正式启用 以圆桌审判方式不公开审理
    高中毕业后最遗憾的事情前七名
    深圳湾口岸迎来跨境走读学童返校高峰
    福州9岁男孩压岁钱被父母没收 讨要未果离家出走
    广州新学期增添新亮点:非户籍生定位考
    有ta陪伴 孩子童年更美腻
    "太阳花学运"编入台湾教材遭痛批:违法暴力
    调查显示:超半数丈夫与妻子认为孩子比伴侣重要
    开学倒计时:"熊孩子"收心大法集锦
    疫苗投入使用后仍存在风险 鉴定报告中立性受质疑
    时评:惟"共同生活"能解救留守儿童
    深圳中学自主招生模拟课程2.16启动 限招600人
    9岁女儿闹情绪 爸爸独自乘高铁离开
    实拍:女子在家生产 老公当产婆
    夫妻因奶粉钱赌气遗弃5月大女婴
    16岁中学生因偷手机被4名同学囚禁殴打
    教育前沿:鼓励有抱负的校长老师办小微学校
    蚂蚁爱上耳朵 女童耳中住千只蚂蚁
    开学季拉梦护眼台灯伴孩子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近三成网友春节账单超万元 感叹春节变"春劫"
    揭秘动辄几十万的国际学校学费都花在哪儿
    猴年迎"婴儿潮" 猴宝宝扎堆金牌月嫂身价飙涨
    重庆市体育中考将于4月举行 中长跑不计入总分
    教育时评:小学校长当教授奈何成新闻
    开学倒计时 怎样让孩子远离假期综合症
    5岁娃娃偷拿妈妈手机一晚讨要200多元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