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科普:新父母必学的三种婴儿手语!-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育儿科普:新父母必学的三种婴儿手语!

育儿科普:新父母必学的三种婴儿手语!

2015-07-13


婴儿手语好处多

好处1.提升沟通便利性

婴儿手语可帮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享受沟通乐趣,减少因互动不良造成彼此的焦虑与挫折情绪。

好处2.增强口语能力

经研究证实,凡是学过婴儿手语的孩子,所能说出的辞汇数量、语言理解力及词汇组句能力都比同龄孩子要好一些。

好处3.增强幼儿自信心

当孩子通过手语表达心意时,如果他人能够正确满足其需求,将有助于幼儿建立自信心,促使他今后更加乐意表达自身想法。

好处4.快速正确表达

从小让孩子学习婴儿手语,有助日后语言的发展。根据相关研究及实际教学发现,凡是学过婴儿手语的孩子,已经对语言结构和语法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当进入语言学习阶段时,就能快速正确表达心中意念。

婴儿手语3大疑问

Q1:宝宝学起来会不会很难?

一谈到手语,我们记忆中仿佛都是眼花缭乱的手势,父母难免怀疑学习起来会很难,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婴儿手语大多只用1个手势表达1个概念,如将食指放在唇前表示“安静”,并不会连贯使用手势,也无需沿用手语语法,况且手势多半具有“象形”特色,不但容易学,理解起来的难度也很小。

其实,婴儿手语并非新发明。在刚开始学说话时,婴儿本来就会模仿大人的手势、动作来表达意思,例如点头表示“开心”。因此,善用手语只是进一步引导孩子发挥原有的潜能。

教孩子学婴儿手语就像讲话一样简单,初期只要先学几个和生理需求有关的单字,在和孩子说话的同时,将重点单字比画出来让孩子看到,只要时机成熟并重复几次之之后,孩子就能理解这些重点单字。

Q2:什么时候是学习的最佳时机?

婴儿手语适用于任何一个正在学习说话的孩子,但主要学习对象多集中在3岁以下幼儿。6~8个月期间是开始学习婴儿手语的最佳时机,此时父母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处理育儿事务,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导孩子,而孩子也已经渐渐能够坐稳,学习手语更加方便。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生理发展已逐渐成熟(包含手眼协调、理解、记忆能力),可以应付学习手势的需求。

除了根据年龄来判断之外,也可用以下3点表现做为观察指标。当孩子出现其中任何一种表现时,就表示孩子已经适合学习手语:

1. 幼儿常会东指西指,并向大人投以询问的眼光。

2. 已经懂得挥手表示“再见”。

3. 当东西掉落时,会低下头寻找东西。

Q3:用惯手势后,孩子是否变得不爱用口语表达?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凡是用惯手势的孩子,加强口语学习的动机反而更强。究其原因,就在于孩子通过手语提早体验到沟通的好处,所以他更加愿意尝试其他的有效沟通方式,也就是使用更正式的沟通方式——口语。

宝宝的生理发育是有阶段性的,当孩子六七个月大时,口腔发育尚未完全,但是已经开始用手爬行,此时用手来做一些简单又有意义的手势,远比要求他们“说”出来要简单得多、有效得多。自然而然,当孩子能够运用口语表达需求之后,并不会继续过多地使用手语,正如同会走的孩子一样,再要求他去爬也是不太容易的。

成功学习必备4元素

教导者要齐心协力

从实际的手语教学过程来看,多半是妈妈学习得特别积极。其实,最好是所有照顾孩子的家中成员都参与,比如爸爸、爷爷、奶奶、保姆等,这样孩子就有更多机会学习手语,而且一旦孩子出现正确的手语反馈时,也就是已经能了解手语含义并正确表达手势时,不会因为身边的大人不懂而影响交流效果。

教授时要眼光接触

无论是多么简单的手势,我们都必须确定孩子能够看到才行。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都比较短,父母常常感觉孩子对手语没有什么反应,这里面除了孩子尚未吸收、理解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孩子根本没看到父母的手语。因此,父母比画手语时必须和孩子有直接的眼光接触,以确定孩子正在接收讯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可用声音或其他有趣物品来吸引他的目光。否则的话,即使父母耗费再多时间,孩子学习手语的效率也不会高。

多制造表现机会

一旦开始学习婴儿手语,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够尽快用手语来表达。可是,最初2个月也许是最难熬的时期,因为孩子正值吸收阶段,基本没有任何反馈,所以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当然,如果确实想尽快看见成果的话,父母也可以适当制造一些表现机会,比如孩子饿了,无需直接满足幼儿,可引导孩子利用手语来把进食的需求表达出来。

注意搭配言语和实体

在教授手语时,父母必须伴随手势说出动作的称呼或拿出相应的实体物品来。千万不要以为手势才是婴儿手语的惟一重点,其实“口语”更是主角。通过口语的反复强化,可帮助孩子了解手势含义,也有助于日后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而实体物品不但能够帮助孩子了解手语,也是加深印象的绝佳方式。

TIPS:婴儿手语学习4不要

1. 不要过度期盼

至少需要等待2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看见成效。

2.不要失去信心

只要持之以恒,每个孩子都能比画出具有意义的手势。

3.不要进度太快

一开始只教3个手势,每过两个星期再增加1个手势。

4.不要强迫学习

不需要过度强迫自己和孩子,弹性教学和快乐学习才最有效果。

必学3种婴儿手语

以下3种手语是幼儿最常使用的表意手势,能有效提升亲子之间的沟通效率,是初学手语父母的必备实典。另外这3种手语也正是孩子最有兴趣学的单字,而且手语比画的方法差异较大,即便第一次接触手语的幼儿也不会感到混淆,学习起来的难度小得多。

“吃”的手语简单易懂,这个动作(把东西放入嘴巴)对孩子而言几乎是与生俱来。当宝宝对“吃”和食物间的关连性有所理解之后,就会在肚子饿时用“吃”的手语来取代哭闹。

比法

手做拿食物状,放入口中或是靠近嘴巴。

喝奶

在孩子要喝奶之前,可先问孩子:“要喝奶吗?”一边说一边比画出手势,重复几遍后再开始喂食。

比法

双手握拳,做出反复挤捏的动作,就像挤牛奶一样。

小提醒

如果希望孩子尽快学会使用手语,就必须让其对需求和手势之间的关系有更好的理解,这样才能更积极地比画出手势来。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让孩子肚子饿,就可以一直诱导他做出手势,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满足生理需求更加重要。如果一味让他饿肚子,只会让他更加专注于饥饿感的表达——哭闹,反而不利于手语学习。

我还要

和前2个手语动作相比,“我还要”属于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指导,孩子才能够学习得更有成效。建议父母先营造学习气氛,例如明知道孩子还想要,但是仍旧故意延迟一下,继续询问幼儿意见,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能够体会这个手势的含义。

比法

双手手指并拢,并反复触碰。

小提醒

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小肌肉发展尚未完全,或许无法百分百相似地完成这个动作,有可能变成双手击掌或是拳头打拳头,此时无需过度要求幼儿,毕竟手势只是沟通工具,只要亲子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就可以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育儿科普:新父母必学的三种婴儿手语!”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育儿科普:新父母必学的三种婴儿手语!”还看
幼儿园请专家开讲座 家长逛厨房发现过期食品(图)
网传海口两岁幼童幼儿园遭虐待 教育部门介入调查
陕西:严禁小学以任何形式组织入学选拔考试
孩子上学前要学拼音吗? 园长和校长“掐”起来
新疆面向全国招录1.18万名学前及中小学教师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乡县总工会召开"迎新春"关爱困难中小学生座谈会
    实拍:女子在家生产 老公当产婆
    18岁艺考小鲜肉黄元写真曝光 阳光帅气笑容迷人
    早衰女孩形似老太 轮椅上迎成人礼
    郑州日初商贸树立朝阳爱心 争当行业先锋
    重庆市体育中考将于4月举行 中长跑不计入总分
    深圳湾口岸迎来跨境走读学童返校高峰
    婴儿抚触是个技术活 5分钟教会你
    日本萝莉被赞“蜘蛛人” 飞檐走壁小case
    一分钟学会 如何给北鼻换尿布
    爸妈送大女儿爱疯 弟弟妹妹痛哭
    夫妻因奶粉钱赌气遗弃5月大女婴
    调查显示:超半数丈夫与妻子认为孩子比伴侣重要
    开学前赶作业遇尴尬 家长要贴"压岁钱存单"
    全球儿童房对比 看完很心酸
    大写的佩服!犀牛准妈妈勇敢击退3狮子
    逗笑三胞胎 爸妈出各种招
    超Q宝宝便当 口水流下来
    初一男生疑因老师责备负气出走 家人悬赏20万找孩子
    最强壮爸比:抱残疾儿乐享淋雨
    "太阳花学运"编入台湾教材遭痛批:违法暴力
    秀身材 快看那些穿泳装的明星辣妈们
    坑孩新花招走红 BB一秒变饭团
    蚂蚁爱上耳朵 女童耳中住千只蚂蚁
    带你去看 长颈鹿妈妈生仔全过程
    俩宝初次见面 那画面太美
    俄罗斯幼儿园孩子集体赤身挑战冰桶(组图)
    深圳中学自主招生模拟课程2.16启动 限招600人
    宝宝抱兔纸入睡 睡姿萌爆
    9岁女儿闹情绪 爸爸独自乘高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