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2015-05-22

好苹果原来是好苹果,坏苹果原来也只是坏苹果,彼此相互独立,可是若把坏苹果和好苹果放在一起,那么好苹果也会变坏。在生活中,如果把给个体带来或积极或消极效应但本来相互独立的各个事件硬牵扯到一起去处理,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负面连环效应,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坏苹果效应”。在亲子教育中,尤其应该避免这种现象。


显性要挟带来“坏苹果效应”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如果你不……,我就不给你……/不带你……”。如果说孩子不愿意干的事情是坏苹果,愿意干的事情是好苹果,家长把这两样事情捆绑在一起,以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要挟孩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孩子可能对“好苹果”也不感兴趣了。原因就是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要挟,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体验通过家长人为缔造的好苹果和坏苹果之间的心理链接,侵蚀感染到孩子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且孩子也只是会表面上屈服顺从,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你希望他做的事情,但内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纳家长的本意。久而久之,长期处于这样的“坏苹果效应”下的孩子会意志消沉,缺乏自主追求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的内在动力,表面顺从,但其实对家长有抵触和不满。

隐性要挟也会带来“坏苹果效应”

有些家长嘴上会说自己是非常民主和尊重孩子的意志和想法的,绝对不会做出要挟孩子的事情。但其实在不经意之间也会出现隐形要挟的现象。比如我们绘画心理乐园的一个家长就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说到:孩子不愿意去学习古筝,觉得太累了。然后家长就对孩子说不去学古筝也行,那是不是可以在课余时间把钢琴的级别练的更高一些。之前孩子本来是会主动练琴的,可是最近反而莫名的懈怠了。正是因为家长并没有照顾到孩子想要休息和放松的真实愿望,而是继续看似柔软,却实则给孩子施加压力,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爱是有条件的,内心一定不会好受,而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干扰到孩子的钢琴学习。

挫折感泛化带来“坏苹果效应”

有些父母是这样的,看不得孩子身上出现一丁点的失败、错误或者不足,否则就很容易紧张和焦虑,认为是很严重的问题。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家长本身很容易出现挫折感泛化的心理模式。也就是说,一件孩子身上的事情引发了家长自己的挫折感,家长就会把这种挫折感泛化到很多其他的事情上,从而用与这件事情本身完全不匹配的重视程度来对待这件事情,“坏苹果效应”就产生了。乐园里就有一些这样的孩子,稍有差池就会崩溃式地大哭,可想而知,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是经不起一丁点的挫折的,因为哪怕一丁点的挫折,就被他们的家长扩大了N倍。久而久之,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怯于尝试,过分自我否定。更遗憾的是,他们以后也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父母那样的家长。

那么,如何防止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那就是要学会就事论事,把遇到的问题当成独立事件来看待和解决,不要掺杂其他的问题,不要过分夸大。另外,不要试图用条件去裹挟孩子达到某种外显的顺从,而是请多用爱去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获得内在真正的成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与“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还看
台湾阅读推广人张大光:不教孩子 只说故事
英国再发空气污染预警 建议老人小孩减少外出活动
上海车展主办方:携儿童参观车展须签安全责任书
批判性思维:给孩子打上创新的底色
孩子晚上“鼾声如雷”?莫把打呼当“趣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认生期如何度过?
    优秀的孩子为什么大多很脆弱
    孩子会喜欢什么样的家庭环境
    父母经常打宝宝 容易造成心灵创伤
    如何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
    宝宝3岁前必须纠正的性格
    孩子为什么会“没大没小”?让孩子有礼貌的3个方法
    幼儿性格教育:别把任性当性格
    注意:7秒钟没收到回应,孩子就会有受挫感!
    儿童人格家庭教育十戒
    揭秘!孩子们最想听到的十种赞美
    揭秘!孩子最喜欢父母的5种语气
    孩子玻璃心?如何变豁达?
    让孩子吃点苦有什么好处
    小小胖子隐患多 代谢症候群不容忽视
    知己知彼,共同成长——教育孩子要懂点心理学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五个原则
    儿童自卑心理的十种表现
    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给予鼓励
    父母教育严厉有度 BB更易接受
    做事心不在焉的孩子智商高
    预防儿童依恋症的五个方法
    宝宝情绪变化多端 宝宝心理大剖析
    孩子孤僻性格的养成,谁之过
    探究为何国外孩子笑的比我们多?
    婴儿表现分离焦虑怎么办
    孩子的4种“高危性格”家长应干预
    提高宝宝情商的几个方法
    如何培养宝宝六种黄金性格?
    孩子不自信怎么办?试试这28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