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必读的新生儿哺乳知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妈妈必读的新生儿哺乳知识

妈妈必读的新生儿哺乳知识

2015-05-15

产后1~2天,产妇挤压乳房时有浑浊,淡黄色的液体流出,到产后3~4天乳汁转为较稠的清白色乳汁。不少产妇以为初乳颜色发黄清稀,不像乳汁,也不干净,是“陈奶”或“没营养”而挤掉不用,这非常可惜。初乳营养丰富,所含的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能抵抗疾病的一种蛋白质)比过渡乳和成熟乳都高,其中的蛋白不但量多,而且盐分较高,在胃里形成的奶块小,容易被消化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量比成熟乳高出五六倍,可使新生儿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免受大肠杆菌沙门菌呼吸道病毒等的侵袭;初乳中脂肪含量较低,所以更易于消化。

初乳所含成分十分宝贵。产妇应尽早开始哺乳,使新生儿吃进全部初乳,这对孩子的发育和健康非常有益。

在分娩后1~2天,产后妈妈乳房便开始分泌乳汁。妊娠期间卵巢和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和和孕激素,前者刺激乳腺导管生长,后者刺激乳腺泡增殖。但这两种激素同时还抵制脑下垂体所分泌的生乳素的释放,因此这时乳房虽然增大,却不分泌乳汁。孩子出生后,胎盘排出体外,因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陡然下降,解除了对生乳素的抑制,于是生乳素就使乳腺腺泡分泌乳汁,同时脑下垂体又分泌催产素,引起乳腺管壁的肌细胞收缩,将乳汁输送到乳头。孩子吸吮奶磁浮的刺激由神经传到大脑,也使脑下垂体不断分泌生乳素和催产素,乳汁就源源不断地产生了。

乳汁分泌也受大脑活动的调节。孩子的哭声对母亲是一种良性精神刺激,可以促进乳汁分泌;精神不好、劳累、疼痛、焦急、忧虑都可以延缓下奶,减少泌乳量。

部分孕妇在妊娠晚期可以从乳中挤出少量清稀液体,它属于初乳的成分,是正常现象。妊娠期应注意不要过多按摩乳房、触摸乳头或试挤奶汁,这些刺激可诱发脑下垂体分泌催产素,激发子宫收缩,对子宫保持稳定的环境不利,甚至导致流产或早产。有过流产或早产现象的孕妇尤其要多加注意。

早给孩子喂奶好处多。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号召,刚分娩后就应开始哺母乳。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孩子吸吮乳头是刺激下奶的有效方法。同时,足够和反复地吸吮刺激可以长时间维持泌乳,保证婴儿全天的乳量需求。早哺乳,乳汁就能早分泌,即使开始时奶水不足,但若坚持哺喂,加强营养,充分休息,奶量也会逐渐增加。吮吸乳头还可以使子宫肌肉收缩,促进产后子宫复原,恢复生殖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这就是吸奶时经常感觉子宫阵阵收缩痛的原因。

对于体弱、有病或手术分娩的产妇,如贫血、心肾疾病、产后出血、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手术等,要根据产妇身体恢复情况合理延迟喂奶时间。早产儿吸吮能力差,有的叼不住奶头。可用吸奶器吸出母乳喂养,母乳比牛奶更适合早产儿的需要。

目前,经剖宫产娱乐出的新生儿占有较大的比例。按照医院的常规做法,新生儿需在婴儿室观察3天后才抱给母亲。很多妈妈因此而失去了早哺乳的机会,加之活动不便,缺乏信心和奶量不足,常常导致母乳喂养的失败。

随着母婴同室的推广,产科常规做法也在改变,医生可根据术后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喂奶的时间。大部分生后无窒息、无特殊难产经过、一般情况良好的新生儿,可在出生24小时后由母亲喂奶,并实行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剖宫产妇开始哺乳时需要他人的帮助、指导,自己也应树立信心,克服行动上的不便。勤哺乳可促进下奶和子宫的复原,又可防止伤口粘连。

每位哺乳母亲都要学会挤奶,因为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把乳汁挤出,例如,母亲或婴儿患病暂不能哺乳和吃奶,为保持奶量就需按时把奶水挤出来;缓解奶胀或漏奶;每次哺乳后排出剩余的乳汁……

用手挤奶应讲究一定的方法。事先消毒一个收集奶水用的广口杯子,将双手洗净,杯子放置在乳房下方,身体略前倾,用手将乳房托起。大拇指、食指分别放在上、下、乳晕处,将乳头夹在两指之间,用大拇指和食指内侧向胸壁处挤在乳晕下方之乳窦上,然后放松,这样反复数次,乳汁就会滴出。用同样的方法,再从左右两侧挤压乳晕。要使所有乳房小叶中的乳汁都排出来,以利于下次的泌乳。

经常按摩和挤奶,可使乳房保持松软,乳头伸展,既有利于下奶,又便于婴儿吸吮。如果乳房很胀,乳头疼痛,可用吸奶器来挤奶,吸奶器使用前要消毒。使用方法是先将橡皮球内空气挤压出去,将玻璃罩口对准乳晕周围,紧贴皮肤不能漏气,放松橡皮球,将乳头和乳晕吸进罩内。挤压和放松橡皮球几次后,乳汁便会流进吸奶器的膨大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与“妈妈必读的新生儿哺乳知识”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妈妈必读的新生儿哺乳知识”还看
救母心切大打出手 二胎孕妇先兆流产
幼儿闷死校车内悲剧连发 黑幼儿园隐患重重
李娜怀二胎身姿矫健 三年抱两穷养娃
天津十岁男孩发现古生物化石 父母支持其兴趣从小培养
幼儿园分级弊大于利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夏季出汗多 新手爸妈要正确护理
    妈妈路边教训女儿,“罪魁祸首”其实是她自己
    告别夜间把尿,还孩子完整睡眠
    受欢迎的孩子,可以这样培养
    江西德泰 | 厂家、渠道争论升级:你的产品是否有一套完善的进场方案?
    女老师为打盹女生扎头发 温柔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端正
    孔雀公主被人diss,烟火气的生活或更幸福
    查字典网小编带你认识孩子的9种气质
    3岁小朋友开始说谎 家长需了解说谎背后的动机
    你的宝宝坠床过吗?做好防护措施预防孩子坠床
    夏天给宝宝吹空调,做到这些不怕“空调病”
    孩子作业完不成,家长可以试试这几招
    送孩子上幼儿园经常迟到,迟到对孩子有8大影响
    荔枝吃多了不仅上火 宝宝要警惕“荔枝病”
    五种夏季小儿常见病 你知道吗?
    应采儿忙二胎陈小春带jasper游泳 如何平衡家里孩子的陪伴?
    不能依靠痱子粉、最好光脚不穿袜 夏天带娃注意四点
    女子用自行车撞击并掌掴女童,系母亲体罚女儿
    疫苗接种更规范,2020年有新变化
    梅雨季宝宝湿气重 如何给宝宝祛湿
    培养孩子的领导气质 父母要坚持这7件事
    良好的伙伴关系,影响儿童6大发展
    宝宝形象不可草率 美好外表让孩子更自信
    辅食添加有“四大禁忌” 牢记辅食顺口溜
    宝宝夏季感冒别中招 8点日常护理家长要记牢
    查字典网小编推荐亲子阅读 国际安徒生大奖作品《我爸爸》
    精英教育:新加坡为何中小学基础世界第一
    父母总爱拿孩子跟别人比较怎么破?
    “可怕的两岁”实际不可怕 陪伴叛逆期安全第一
    上海发布新版《非接触眼保健操》 全国孩子都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