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宝宝易燥热 贴心呵护巧降火-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入夏宝宝易燥热 贴心呵护巧降火

入夏宝宝易燥热 贴心呵护巧降火

2013-10-09

转眼间,大部分城市已经正式入夏,气温也纷纷上升到30℃以上。天干物燥,烈日炎炎,很容易使人燥热,宝宝也不例外。专家提醒父母们,婴幼儿的身体尚处于发育初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弱,进入夏季后,容易受暑热之邪的侵袭。很多宝宝在夏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燥热、上火症状。例如:脾气急躁、哭闹不止、难以入睡,容易患痱子、湿疹等皮肤疾病,严重的还会出现口舌生疮,中暑等现象。

面对这种现象,爸爸妈妈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育儿专家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是初生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坚持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宝宝的呼吸道抵抗力,防止上火。

第二:合理添加辅食。4个月左右的宝宝要开始适时添加辅食,如米汤、红薯泥、菜泥、肉泥、水果汁等极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而宝宝到了6个月后,除母乳喂养外,还应合理补充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等营养物质较丰富的食物,可起到预防上火和便秘的作用。

第三:多喝白开水。除了要增加宝宝平时的饮用水摄入量外,每天早上醒来后也要多给宝宝喝一些白开水,这样可以补充其夜晚睡觉时流汗丢失的水分,还能有效清理肠道、排除废物。

第四:营养元素的及时补充。由于宝宝在夏季出汗较多、饭量减少,对营养物质的摄取会随之下降,同时大量的营养素随汗液排出体外,营养素流失量也就相应增加。此外,为了防止晒伤和中暑,宝宝的室外活动时间缩短,从而导致晒太阳的机会减少,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也下降了。

并且,夏季宝宝的燥热现象可能不光是由于气温太高导致的。研究表明,婴幼儿宝宝每日应摄取维生素D 400-800IU,而普通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有限,夏季烈日当头,宝宝不适宜长时间接触日光,而错误的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到了夏天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很多妈妈一到了夏天就选择了给宝宝停服伊可新,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夏天不及时补充维生素D更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缺钙或患佝偻病。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佝偻病也会导致宝宝出汗多,脾气急躁等现象,并且,小儿缺钙不仅会影响骨骼发育,而且还会引起多汗、啼哭、易惊醒,烦躁,坐立不安等现象。很多妈妈就认为宝宝出现这些表现是由于天气热、上火造成的,而忽略了维生素D缺乏的因素。

因此,专家提出,为了预防夏季维生素缺乏症,保证钙质吸收,应及时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鱼肝油产品。同时,专家提醒大家,鱼肝油要选择伊可新等药准字号且市场口碑良好的产品。在选择时,要注意其中维生素A、D的配比是否为3:1,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每日的推荐摄入量也有所不同,爸爸妈妈们要根据宝宝的年龄进行鱼肝油产品的选择。

夏季宝宝易燥热,在这春夏之交,父母们要做好预防宝宝燥热上火的准备,注意多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让宝宝健康地度过夏天!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与“入夏宝宝易燥热 贴心呵护巧降火”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入夏宝宝易燥热 贴心呵护巧降火”还看
新生聋儿四成是由于环境因素
预防手足口病 避免4个饮食误区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 四个方法对待“幼儿园暴力”
中国首个儿童零食标准出炉 儿童零食或能平衡营养
中国父母三大焦虑原因出炉 对自己和孩子期望高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生聋儿四成是由于环境因素
    宝宝奶粉最好喝到几岁?这个年龄千万不能停
    网课学习成果学生被划分为五类 家长须严加管教
    宝宝说脏话家长很尴尬 这可能是语言诅咒的敏感期
    初秋贴膘急不得,孩子进补注意事项要知道
    黄多多戏剧课作业“模仿秀”,演员的孩子有表演天赋
    放下手机,家长也要把游戏玩起来
    婴幼儿体检:1岁前宝宝发育指标评估
    李晟儿子学妈妈说话 模仿敏感期的可爱表现
    人大代表建议将儿童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 什么是"罕见病"?
    民法典将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跟小编一起了解七大看点解析
    手足口病传染系数是新冠病毒3倍 患儿照顾要点掌握起来
    中国首个儿童零食标准出炉 儿童零食或能平衡营养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迫在眉睫
    日本小学午餐 注重科学的营养配比,从“食”到“食育”
    破坏孩子安全感的5件事,北师大老师提示不要再做了
    育儿知识:怎样早期发现孩子患有小儿脑瘫?
    网易丁磊:将少儿编程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孩子挑食可能是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
    妈咪爱提醒:幼儿园开学在即,这些准备工作需提上日程
    如何帮助母乳宝宝接受奶瓶 逐步训练且坚持
    ”幼升小的牛蛙战争“ 不要把能力测试当作应试
    人大代表:家庭教育尽快立法 父母需持证上岗
    孩子身高一年长多少才算达标?
    家长放手 三步可提升孩子抗挫能力
    重视过敏问题,但不过度焦虑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 四个方法对待“幼儿园暴力”
    博士生毕业成巨婴,孩子心理健康需要家长注意
    “伪独立”培育的孩子 会造成爱和安全感的缺失
    中国父母三大焦虑原因出炉 对自己和孩子期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