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5
“国际劳工组织《生育保障公约》规定,妇女产假应该不少于14周,中国刚刚达到最低标准。”近日,一则《各国产假时间大不同》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引来不少沈阳妈妈点赞,表示希望自己的产假也能延长:“求多点时间陪娃”、“如果产假延长到一年,我马上就去生二胎”。数据显示,辽宁“单独二孩”政策实施首年,申请量低于预期。沈阳妈妈们生二胎的意愿强烈吗?如果产假延长,妈妈们愿意生二胎吗?1月13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数据:今年预计生2万例“单独二孩”
据媒体报道,辽宁省自2014年3月28日开始受理“单独二孩”的申请,截至2014年12月末,全省共有17424对单独夫妇生育二孩申请获批,沈阳市共有3668对夫妻获批。根据申请情况推算,预计2015年全省将有约2万例“单独二孩”出生。这与政策实施前预计的“在2015、2016年大约每年会增加10万-15万人”存在一定差距。
从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单独二孩”获批数据来看,2014年四五月份的获批量为5050例,平均每月获批2525例;六七两个月新增获批量为4263例,平均每月获批2131.5例;八月新增获批量为1755例;九月十月新增获批量为3041例,平均每个月获批1520.5例;十一月十二月新增获批量为3315例,平均每个月获批1657.5例。每个月新增的获批量呈下降趋势,到年底略有回升。
调查:带孩难、养孩贵成“二孩”阻碍
记者走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解放军第202医院、沈阳市妇婴医院等市内多家大医院的产科发现,政策放开后,生二胎和想生二胎的人确实比往年增多,但由于羊年生肖影响,2014年下半年开始怀孕人数整体减少,预计从明年中期开始将回升。同时,不少家长表示要生二胎得“好好考虑考虑”。
“女同事之间经常讨论要不要生二胎的问题,但还是不愿意要的居多,主要是生养一个孩子压力太大,时间、经济、人力都感觉供应不上。我孩子现在2岁,保姆的月薪比我的月薪还高,要是再生一个我只能辞职回家带孩子了。”在和平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于女士表示。
在记者随机访问的10位职业女性中,确定想要二胎的仅有1人,表示“不一定”的有5人,“不想要”的有4人。其中“不一定”和“不想要”的人给出的理由大多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养一个孩子太贵了”、“还没准备好”。对于记者提到的“产假时长对比”微信,多位妈妈表示看过,并“点赞”了,“如果带薪产假能延长到一年,我会考虑生二胎。”但也有妈妈表示:“不现实,产假休个一两年听上去挺好,但事业肯定受影响,等于让女性牺牲事业奉献家庭。”
政策:生“二孩”可享受与一胎相同产假
事实上,目前“单独二孩”的妈妈们产假已经获得了延长。《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规定,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享受生育第一个子女时的相同待遇。也就是说,23周岁以上的晚育妈妈再生“二孩”,产假将由国家法定产假的98天增加到158天。
很多人还不了解的是,做节育手术同样能享受到休假待遇。《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职工,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休假3日,7日内不安排重体力劳动;放置皮下埋植避孕剂的,休假5日;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休假2日,取出皮下埋植避孕剂的,休假5日;施行输卵管结扎术的,休假21日;施行输精管结扎术的,休假10日;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未满4个月流产的,休假15天;满4个月流产的,休假42天;经批准施行输卵管复通术的,休假21日,施行输精管复通术的,休假15日。上述待遇中,在产假期间实施手术的,产假顺延。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提高生育率 单靠延长产假不好使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省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辽宁已经连续多年人口负增长。辽宁社科院研究员张思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青年人承受的家庭、工作及社会压力都比较大,生活成本较高,生养孩子的成本更高,因此许多人对“单独二孩”政策反应平淡,这既是理性判断,也是面对社会现状的无奈选择。因此,要提高生育率,仅靠放开“单独二孩”或延长产假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要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户籍制度及医疗、卫生、教育等多方面全面提高。
人大代表曾建议产假延至三年
2014年9月,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幼君曾提出建议:“将女性产假延长至3年,由财政或社保提供津贴。”建议一出,就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王幼君表示,2013年他就提过该建议,得到的回复是“和国家上位法不匹配”。而2014年该建议得到北京市妇联的回复,称“不能解决,需要协调其他部门”。王幼君解释说,他并不想改变基本的法律原则,只是希望给愿意专注育儿的女性提供一些政策福利,使其能够自愿选择。对于产假延长至三年的建议,不少妈妈表示欢迎,但也有不少妈妈担心职业生涯受影响。有专家认为,单纯延长产假至三年,不但容易使女性与社会脱节,而且有将育儿责任全部推给女性的倾向,可以提倡男女双方享有适度的弹性工作时间,即“育儿假”,并不断完善各类社会保障,使社会、家庭共同承担起育儿责任。
上一篇:食堂价太高初中生1天50元吃不饱
下一篇:绝症男孩:外婆,好想您再抱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