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好的习惯将会使人受用一生。
孩子小时候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怎样科学的引导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呢?就是今天查字典网小编要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的的内容。
A.
家长言传身教
孩子很多时候是模仿学习的,尤其模仿身边的成人,习惯的养成更是如此。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
比如,日常生活中生活习惯的养成,成人要首先做到并严格遵守。这样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家长希望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求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在生活中就要做到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对孩子说今天要做好某件事情,我就奖励你。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当孩子还没有完成预定目标时,往往因为家长的不耐心或者溺爱,就会让孩子终止行动,而且仍然会得到奖励。
这对于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坚持的,是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的。
B.
增加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
2岁左右时是孩子的第一独立期,什么都是我自己来。
这说明儿童有了独立的愿望,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是开始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最好时机。
但是,在孩子养成习惯、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对孩子重复的提醒教育。
家长不仅要坚持要求,还要增强趣味性,使得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比如,巧妙利用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可以在牙刷、牙杯上贴上一些卡通人物,早晚和它们一起刷牙、洗脸。比比自己和卡通形象谁的牙白,谁的脸干净等等。
又如,孩子不喜欢单独睡觉,可以用他最喜欢的玩具陪他,赋予玩具一个生动的角色。
熊熊要睡觉了,请你陪他睡,好吗?等你醒来,它就会来找你啦。
等到早上孩子看到它,心里就会充满了快乐和满足。
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要巧妙利用故事、童话,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轻松、愉快地践行。
慢慢地,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就得到了内化。
C.
家长及时鼓励孩子良好行为
在孩子表现了好的行为习惯后,家长要进行鼓励孩子做的好的行为。这时候引导孩子需要注意两个要点:
一、目标行为明确:培养哪种好习惯,要有具体的要求。
二、使用的奖励品是有利于孩子发展的。
如用糖果,则只能起到一时效果,而且过多糖果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用孩子喜欢的图书、外出活动作为奖励强化行为,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学习生活环境中实践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所以,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
正如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上一篇:想要宝宝脾胃健康,一周岁以内的辅
下一篇:出门“带不出手”的娃,大多出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