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家长为孩子入公办幼儿园排队20余天-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银川家长为孩子入公办幼儿园排队20余天

银川家长为孩子入公办幼儿园排队20余天

2013-10-09

家住银川市第三幼儿园附近的袁书坤是第一批参与排队的家长,拿到了13号。自6月26日起,家长们便开始排队,还自发组织按号排队,拿着标了号码的小板凳日夜轮班,号码已经排到了160多号。

“在大伙儿都没排队之前我们就天天关注,那天听说幼儿园要放假了,所以很多人就自发过来排队了。”袁书坤说,为了让孙子能上公办幼儿园,孩子父母又要上班,所以来这里排队的基本是爷爷奶奶。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家长轮流吃饭休息,幼儿园门口始终都有人排队。

记者了解到,银川市第三幼儿园属于公办,公办幼儿园因师资力量雄厚、硬件设施完善、价格合理而得到学龄前儿童家长们的信赖,三幼去年就出现过排队的现象。今年虽然园方早早贴出了温馨提示,但是由于家长们认为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和信息,心里还是没有着落。

在采访中,家长们认为,是政府工作不到位,建设的公立幼儿园太少,导致“入园难”现象愈演愈烈。“一方面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未能及时公布招生方案,大家只能通过排队来争取进入公办园的机会。”同样排队的市民谢京喜说。

据谢京喜介绍,虽然近段时间银川三幼、银川市兴庆区教育部门都曾与家长面谈,并告知7月份应该不会招生,劝导他们不要再排队,但家长都已经坚持20余天,不愿意放弃,故小板凳仍没有动,只是家长不再全天候排队。

据了解,银川三幼所在的银川市兴庆区约有人口80万,但公办幼儿园仅有4所。为解决入园难问题,银川市每年投资新建一批幼儿园,实行“公有民办”制度。由于家长对公办幼儿园的故有情结以及对新幼儿园的怀疑态度,这些“公有民办”幼儿园能否发挥作用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银川家长为孩子入公办幼儿园排队20余天”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银川家长为孩子入公办幼儿园排队20余天”还看
幼儿园3岁女童下体撕裂伤 家长质疑幼儿园疏忽所致
8岁女孩拾荒为白血病父亲筹钱治病
乐嘉发布《写给15岁的女儿》 父爱如山
中学生颁布早恋标准引热议,你早恋了吗?
幼儿园月收费上涨数百元 为何“越贵越抢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叮!孩子的“五一”假期健康提醒已上线
    孩子的健康指甲知道6大症状巧判断
    强势妈妈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与家庭支持感知度有关系
    熊黛林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两岁双胞胎女儿日常 笑称自己是"恶妈"
    小儿斜视四大原因需警惕,查字典网小编教你三招来预防
    孩子犯错后,父母的第一反应影响他一生
    您孩子的学习属于哪种优势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
    春暖花开,是时候要教孩子学骑车了
    为什么8岁以下儿童并不合适玩滑板
    宝宝午睡把握最佳时间 三大好处看得见
    创新居家学习思路 定制家庭主题课
    专注力差就是感统失调吗?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提升专注力,学习能力是关键
    中国航天日——给孩子从小培养一个航天梦
     你家宝宝吃糖吗?查字典小编告诉你口腔护理有多重要!
    两部门发文:严肃处理普惠性幼儿园不普惠等假治理行为
    幼儿园即将开学,查字典网小编为你提供一份“收心攻略”
    小小的儿童鞋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足部健康
    给孩子买鞋,千万别陷入这4大误区
    看屏幕超1小时 影响大脑发育
    疫情下的民办幼儿园:现金流难支撑 优秀师资流失
    讲述:2岁宝宝“西游粉”,文学名著如何启蒙
    宝宝脾胃好才能更健康 3个判断小技巧家长需掌握!
    国家卫健委:小学生每天线上学习应不超2.5小时
    儿童太阳镜戴着好看易伤眼 儿童最好不要戴太阳镜
    好嗨哦!神兽们陆续开学 孩子复课家长激动成表情包
    劳动与学习:劳动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身心
    婆婆欲当奶奶却拼二胎,儿媳陪产听到医生报喜,愤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