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及时给宝宝哄睡有多重要,你知道吗-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妈妈们及时给宝宝哄睡有多重要,你知道吗

妈妈们及时给宝宝哄睡有多重要,你知道吗

2020-09-09

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大脑和神经发育并不完全。不管是饿了渴了,还是拉了尿了,宝宝都会用哭来表达他们的诉求。在宝宝的概念里面,不管是出现了什么情况,只要自己不舒服,就需要用哭来告诉爸爸妈妈。

所以在宝宝感觉到非常困的时候,也同样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妈妈们如果能够及时捕捉到宝宝想睡觉的信号,在宝宝刚想睡觉的时候及时哄睡,对宝宝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发现宝宝的睡眠信号,可能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后果。

宝宝闹觉

到了过困阶段,宝宝即使很困,也会哭闹不止,家长再哄也不肯轻易入睡。计算下来,家长可能需要花费几十分钟才能哄她们睡着。

睡不踏实

即使成功哄睡了宝宝,但是入睡的他们还会频繁的醒来,醒来就哭闹,于是家长又要重新哄他们入睡如此循环往复,家长会被来回折腾,相信不少家长深有体会。

提高家长育儿的难度和压力

每次都不能很好的哄孩子入睡,总是错过哄他们入睡的时机,宝宝睡不好,家长自然就会睡不好。

久而久之,会让家长有一种养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从而增加自我的育儿压力。

日常留心观察

不同宝宝在犯困时有不同的信号,家长可以细细的观察自家宝宝每天犯困的信号,从而总结出宝宝犯困的规律。

做好宝宝睡眠记录

每天做好宝宝什么时候入睡、什么时候醒来、一天睡了几次等记录,然后从中找出他们的睡觉特点。

参考大数据

新生儿一天之中需要45分钟-1个小时的清醒时间;2-3个月宝宝需要1-2个小时;4-6个月需要1.5-2.5个小时;7-9个月宝宝需要2-3个小时;10个月-1岁宝宝需要2.5-4个小时。

家长可以根据上述的大数据,记住宝宝睡醒的时间,大致对宝宝下次睡觉的时间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遵循宝宝睡前适宜平静规律

一般来说,宝宝从睡醒到再次犯困,精神会经历平静、亢奋、再次平静的过程。

因此,可以在宝宝睡前的15-30分钟,采用让他们听舒缓的音乐、按摩等方式,让他们的情绪平静下来,从而让他们更容易入睡。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与“妈妈们及时给宝宝哄睡有多重要,你知道吗”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妈妈们及时给宝宝哄睡有多重要,你知道吗”还看
中国厦门国际童博会获"厦门市题材创新展览会"称号
13岁网瘾少年两年时间犯下200余宗盗窃案_儿童业界资讯 - 5068儿童新闻中心
2016中国国际电商博览会 充满浓浓"国际味"
17岁女生离家出走到男网友家过年 警方以拐卖立案
5岁男孩不慎跌入30米深洞 救援人员合力救出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如何让孩子不再怕黑?
    11个月大的宝宝有哪些性格特点?
    宝宝偷拿东西父母怎么办?
    依色彩来判断孩子的个性
    时刻保持孩子心理健康
    什么导致了孩子的恐惧心理
    留守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害羞心理?
    孩子压力大,父母怎么办?
    如何让宝宝“万众瞩目”?
    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要点
    儿童焦虑症的几种类型
    孩子的素质教育从家长做起
    家庭的极端教育会引发孩子的“心病”
    从宝宝的举止分析宝宝的性格心理发育
    孩子压抑是的表现是什么?
    不同血型不同性格的孩子
    如何正确对待性格倔强的孩子?
    如何让宝宝性格更合群?
    3岁孩子撒谎的6大原因早知道!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
    应对宝宝哭闹有技巧
    培养孩子的正直品质有法子
    3-6岁宝宝的情绪特点
    孩子害羞父母应该怎么办?
    父母不要轻易扼杀孩子的质疑精神
    孩子任性也是心理需求的表现
    针对性解决孩子说谎
    如何帮助宝宝戒掉“恋物情节”?
    怎样缓解宝宝的嫉妒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