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攀比”谁之过?-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攀比”谁之过?

孩子“攀比”谁之过?

2013-10-09

最近一段时间,玲玲从幼儿园回家之后,总是不开心,问她为什么,玲玲总是摇摇头。2月28日,幼儿园放学前,妈妈照例开着宝来轿车去接玲玲。玲玲坐上车,嘴噘得很高,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您能换一辆奔驰轿车来接我吗?那样我会很有‘面子’的。我同学爸爸、妈妈都开着好车,您开的这个车,在我班里是最破的。”

  玲玲妈妈沉默了。

记者日前走访北京市多家幼儿园,与前去接小朋友放学的家长攀谈,不少家长表示孩子都会在幼儿园里互相攀比,回家后,为满足虚荣心向家长提出各种要求:“我班里有家长买辆奥迪车,爸爸,您什么时候买一辆呢?”、“我班有几个小朋友的爸爸好有钱,家都住特别高档的楼盘”、“妈妈,我班有同学去过海南了,放假我也想去海南”……

现象:“斗富”在幼儿园普遍存在

26岁的张郝在北京市朝阳区颇具实力的凯博智能全纳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据她介绍,该园每月学费、伙食费共计在5000元左右,“在这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里条件都是十分优越的。”张郝总结说。

张郝所带班级的孩子都是四五岁,上班两年来,她经常听到孩子之间攀比的话题:家住哪个城区;多大房;假期去哪里玩;玩具在哪里买的;父母做什么生意的,赚多少钱;父母开什么车来接;妈妈用什么化妆品,都是他们比较的事情。

在北京市金色摇篮潜能开发婴幼儿园门外,记者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小朋友A:最近我爸爸车里有一股味道。

小朋友B:那就换一辆车呗,我老爸新买辆Q5。

小朋友A:你真傻,这个味道就是新车的味道,我老爸买的是S600,车里的味道一定比你爸车里的味道好闻。

小朋友B:为什么啊?

小朋友A:因为我爸的车比你爸的车贵,所以车里面的味道就比你爸车里的味道好闻。

此种攀比不仅仅在高档幼儿园里出现,在一般中档幼儿园里也比比皆是。

记者在东城区的和平里一区幼儿园门口碰到了一位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谈到现在的孩子之间经常互相攀比的情况时,王女士的脸上写满了忧愁,她给记者讲述一件辛酸的往事。

由于自己跟丈夫工作比较忙,接送儿子磊磊在幼儿园的上学、放学的事情就交给了孩子的爷爷。一天,磊磊跟同班的小朋友比玩具,看谁的最好。放学后,磊磊同学的家长开车来接,而磊磊爷爷却骑着自行车来接。磊磊同学爬上车后,拿出一个跑车模型,对磊磊大喊道:“你看,这都是从日本带回来的,你有吗?穷光蛋。”

这个得意的孩子虽被家长呵斥“不要欺负别人”,但他仍洋洋得意,还做起鬼脸。

磊磊当场大哭不止,并死活不上爷爷的自行车。回家后,磊磊闷闷不乐,说什么也不上幼儿园了,为此还生了场病。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攀比、斗富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个别孩子身上,而是十分普遍,只不过攀比的对象不同罢了。

东城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记者:这种攀比现象在一些幼儿园时常发生,作为一名老师,当她不经意听到孩子们在互相攀比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感觉现在的小孩子已经失去了这个年龄原有的童真。

  无奈:穷家长们“打肿脸充胖子

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苦了多少穷家长。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宋先生把大部分积蓄都花在他女儿朵朵身上。他不仅咬牙把朵朵送进一所每月收费5000元的双语幼儿园,还给孩子报了钢琴班、形体班等。

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这句话,宋先生半年后得到了印证。上了半个学期的幼儿园,宋先生感觉到孩子的明显进步,说话间有时夹杂英语单词,不用说,双语教育起了作用。

经过半年多的钢琴培训,朵朵也能磕磕绊绊地弹出比较简单的乐曲,“爸爸,今天我在班上给同学弹了首曲子,大家可羡慕我了。”朵朵兴奋地告诉爸爸。

喜悦之余,宋先生也感到很无奈。

为了给女儿交高昂的学费,宋先生一个月近8000元的工资几乎全投进去了。夫妻俩只能靠着宋先生妻子一个月近6000元的工资生活。

最近一个月,宋先生明显感觉到跟女儿谈话的时候,朵朵经常会说到别的小朋友家里情况:谁家有两个保姆、谁家有两辆汽车、哪个小朋友给灾区捐款一千元、哪个小朋友跟父母出国玩了……

宋先生虽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只能很勉强地笑笑,把话题岔过去。

由于朵朵练琴的地方离家比较远,每次去练琴宋先生只能骑电动自行车送朵朵去。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朵朵进步飞快,老师也夸朵朵很有天赋,宋先生夫妻俩很欣慰。

但是朵朵明显感觉到其他小朋友有意疏远她。一天,练琴的一位小朋友悄悄地问朵朵,为什么不让你爸爸开车送你呢?来琴行练琴的小朋友都是父母开车来的,父母不开车接送,小朋友看不起的。

朵朵回家后不再要求去练琴了,除非宋先生买辆车,自己才去练琴。

为了孩子,宋先生跟妻子东拼西凑,凑足10万元,买了一辆日本某品牌省油的车。“平时不开,只是送孩子时才开。”宋先生无奈地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穷孩子和富孩子从穿的衣物、玩的玩具到交通工具、居住环境,都有很大差别,孩子从小就开始有了潜在的“阶层意识”。况且孩子从三四岁起彼此就有相当的交流,议论起各自家里的情况口无遮拦。

宋先生是众多穷爸爸的代表之一,他和很多家长都担心: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穷,会不会丧失对未来的自信心?

  反思:谁教会了孩子们“攀比”?

记者通过近期的采访,发现孩子斗富的内容大至家中住所环境、汽车品牌,小至衣服、玩具,无所不包。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比”。那么是谁教会了他们比呢?

家长往往对孩子之间的攀比感到既无奈又不解。一位幼儿园园长指出,其实家长恰恰是孩子攀比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地说贫比富时,不能分辨是非的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如“妈妈说这样最漂亮”,“爸爸说有钱人开奔驰”等。孩子们就学会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孩子最亲密无间的伙伴。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可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这位园长建议,作为教育孩子的父母,必须小心检视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在家中经常有类似和同事、朋友攀比的倾向,那么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会在无形中养成这种攀比心理。”

此外,目前有些幼儿园老师的师德存在问题,作风不端正,对一些家境比较好的孩子特别关注,对他们百般照顾,而对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比较冷淡,不理不睬。作为老师,同样要注意言行,不能作一些不恰当的比较,促进孩子的攀比心理。

另外,记者发现,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学费比较贵、门槛比较高的幼儿园中,这种现象的发生几率要远远大于一些普通幼儿园,家庭经济收入上的差距成了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导火索。

  声音:“拼爹”折射出人生理想的错位

天真的孩子在校园里应该接受文化知识的浇灌,接受真理正义的熏陶,接受心灵的洗礼,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为自己走上社会干事创业打好基础。

爹是当官的、有钱的,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但把自己一生都交给爹,都靠钱,实在让人有些担心。

学生应该比学习、比成绩、比体魄、比德行。这样比的结果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勤奋努力学习,学到真本事,拿到好成绩,才是安生立命之根本。拿爹说事,靠钱买未来,折射出下一代人生理想的错位,是把当权和钱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本来当官也没错,当官能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社会造福,为老百姓办更多的事情,但毕竟能当官的人不多,社会也不需要那么多当官的。再说,当官不容易,当个好官更难,需要多方面的能力,不是谁都能当的。学生羡慕当官,比爹官位,说明内心深处已经播下了要当官的理想种子。无疑,这是人生理想的错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与“孩子“攀比”谁之过?”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孩子“攀比”谁之过?”还看
矿主为14万孩子送礼物 真人版圣诞老人再现
一天接诊700多名孩子 雾霾具有传染性?
中小幼安全督导办法出台 重点治理校园欺凌暴力
天津留守儿童新政策 将其父母纳入保障范围
妈妈一巴掌8岁女儿没了 打真的管用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厦门的这些入学政策肯定要变了!没有独生子女证
    有灵性流浪狗叼弃婴向附近住户求援 感动网友
    图说:贾乃亮恶搞甜馨大头照 网友评其为坑娃爹
    法国防部新大楼外墙可抵挡导弹 内设幼儿园(图)
    重庆| 农村贫困户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全有补助
    西安儿博会组拜访各大幼儿园,体验式儿童欢乐成长嘉年华
    补助2.4万!四川招募100名留守童伴妈妈
    【育儿问答】小孩子多大适合上幼儿园?
    曝幼儿园老师用力拽扯4岁男童 致其摔倒下体受伤
    广东河源公园2名儿童为何会被杀
    学普通话成风 英国首现中英双语幼儿园
    1800多名河南特困幼儿教师获资助
    幼儿园请俄罗斯人教英语 家长吐槽有口音听不懂
    图说妈妈的基因很重要 超q萌娃已有20万粉丝!
    幼儿园数名幼童被老师扎针:不听话扎嘴唇舌头
    孩子3岁上幼儿园合适吗?
    幼儿园2名六岁男童被开水烫伤 家长索赔545万
    北京市民办教育参与中小学教学改革项目
    “最小诗人”铁头9岁写诗走红:妈妈是小贱猫 总是粘着我
    分享蛋糕 成都中小学开设民主实践课
    儿童海报募捐 展出画作600幅帮助乡村小学
    环卫工人 幼儿园里当“老师”
    北京一幼儿园家长发帖“老师对孩子粗暴”遭起诉
    宝宝什么时候上幼儿园比较好呢?
    学者建议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防二孩遇冷
    孩子眼睛出血疑被同学欺负 园方:监控已被覆盖
    助力乡村儿童读书梦走进蔡甸区利济中心小学
    幼儿阶段应更多顺从孩子意愿培养兴趣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 我国母婴家电产品迎来春天
    是什么让人贩子如此猖獗? 幼儿园门口抢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