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好好睡觉别着急 爸妈记住学会动动手指-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宝宝不好好睡觉别着急 爸妈记住学会动动手指

宝宝不好好睡觉别着急 爸妈记住学会动动手指

2020-08-24

哄孩子睡觉是一场艰苦的战役,和小怪物们过招,对情商和智商都是大考验,分分钟父母自己也会变成大怪物。查字典网小编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专科主任罗向阳接受采访了解到,这时候需要家长多用用拇指和食指,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专家指导。

建立入睡和醒来的生活规律

小青对她一岁多宝宝的睡眠就很头疼。她给自己一岁多的宝宝订好了时间表,到了晚上9点讲故事10分钟后马上关灯,要求睡觉,但在床上滚来滚去大半个小时总是很难睡着。等到她耐性耗尽的时候,就会忍不住责骂甚至打宝宝,往往得折腾一个小时宝宝才睡着。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重演一次,到最后连她自己都觉得带宝宝入睡是一件痛苦的任务,而宝宝则不喜欢上床睡觉,每次妈妈关灯时都表示出强烈的不满。

罗向阳称,刚出生的宝宝需要通过一系列良性的刺激建立规律的生理节奏,将要入睡和刚刚睡醒是宝宝接受刺激的两个敏感的时间点。这个时候受到恶性刺激或冷漠待遇,日后很容易产生不安、易激惹、狂躁、睡眠障碍等心理行为问题。

动动手指对宝宝表达赞许

如何平静安顿宝宝入睡、激情迎接宝宝醒来,会对宝宝的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罗向阳给出以下建议

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逸的睡眠环境是对孩子的基本关爱。睡前充满爱意的眼神凝视,镇定安详的表情,轻吟的童谣,击节的柔拍,是对宝宝的催眠,更是对宝宝能按时入睡行为的赞许。赞许时不妨竖起大拇指,用食指来表示反对。对宝宝的困意,用语言予以赞许,啊,宝宝乖,宝宝要睡觉了,随之给孩子带来宁静的视觉和听觉环境。

对孩子一时不能入睡要予以理解,不要焦躁。千万不要因为大人赶着要做某件急事,孩子又迟迟不能入睡,而责怪孩子。其他事情可以急,睡觉这事可急不来。要有充分的耐心。宝宝困了,宝宝要睡觉了啊。或者尝试轻摸孩子的脸颊,或轻吻孩子的额头,或有节奏地轻拍襁褓,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安宁。

他最后提醒,孩子一醒来,要热情相迎,这是对孩子好好睡眠的肯定和奖励。不要让婴儿醒来看不见亲人的面孔,这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Tips 宝宝睡觉注意这些

●尽量让孩子按时睡觉,千万不要因为大人的事情随意改变孩子的睡觉时间。

●尽量让孩子躺在床上入睡,开始时大人可以傍在身旁,或者可以用一只手臂轻轻搭在宝宝身上,这样随后要脱身也容易;不要让孩子习惯搂抱着入睡,更不要抱着在不停地摇晃中入睡。

●可以让孩子抱着一样物品入睡,如布娃娃,但不要让孩子含着食物、奶头、奶嘴入睡。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与“宝宝不好好睡觉别着急 爸妈记住学会动动手指”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宝宝不好好睡觉别着急 爸妈记住学会动动手指”还看
婴儿睡觉时有这些小动作,说明他的大脑在发育
熬过带娃第一年,每个母亲都是超人
孩子犯错,家长总是忍不住“吼叫”,3招轻松化解情绪失控
防汛期间儿童安全不松懈,注意事项要牢记
查字典网小编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人贩子的5种新型骗术,暑假里请看好孩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性格脆弱,父母如何做?
    3岁宝宝逆反期原因有哪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你相信害羞会遗传吗?
    孩子任性也是心理需求的表现
    幼儿经常吮手指可能是心理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不合群?
    3-6岁宝宝的情绪特点
    三类害羞宝宝,相应“改造”小妙招
    孩子的心里话,你听过多少?
    剖析幼儿崇拜奥特曼心理
    留守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
    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个逆反期
    如何正确对待性格倔强的孩子?
    怎样缓解儿童的心理焦虑?
    宝宝情商的培养
    如何应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能力
    如何把握好幼儿最早的交际欲望?
    能带给婴儿安全感的声音
    4个方法,让孩子不再怕黑
    如何让慢性子的宝宝“提速”?
    父母不要轻易扼杀孩子的质疑精神
    孩子哪些行为是压抑的表现?
    老师应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浅谈孩子的气质类型
    3个月大的婴儿就有嫉妒心
    孩子压抑是的表现是什么?
    早日帮助孩子走出自卑区
    宝宝为什么爱生气?怎么应对爱生气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