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焦虑可能影响孩子病情 别当着孩子“神秘”讨论病情-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父母焦虑可能影响孩子病情 别当着孩子“神秘”讨论病情

父母焦虑可能影响孩子病情 别当着孩子“神秘”讨论病情

2020-08-21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尤其是患病的孩子,任何的疼痛或不适都让父母担忧和揪心。然而,对于病中的孩子,父母的焦虑情绪不仅对孩子的病情无益,甚至会加重孩子的病情。专家提醒,病中的孩子情感更为纤细,父母要学会控制和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尤其是对患有儿童哮喘、抽动症、多动症、抑郁症以及肿瘤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学龄前和学龄孩子而言,父母的焦虑情绪会加重孩子对疾病的担忧和恐惧。

案例一:只因女儿检查不顺利,妈妈要求做心理评估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钱兴国说,他上个月接诊的5岁小患者丽丽(化名)让他感触颇深。他说,丽丽最初是因为感冒住院,后又因为有点流鼻血,医生决定给她做个腔镜检查。可是,丽丽不合作,医生尝试了好几次,也没能让丽丽安静配合,最终检查也没有做成。丽丽的母亲于是就焦躁起来,先是责怪医生安抚孩子无方,认为整个检查过程已经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会给她带来心理问题,并影响她以后的生活。随后,她又带着丽丽到心理科做各种心理检查和气质评定。其实,在此之前,她就带着丽丽去做过包括儿童行为问题评定、感统训练在内的各种检查和治疗。

钱兴国:经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和交流,丽丽根本没有任何心理上的问题,只是因为她属于难养型气质,适应环境比较慢而已。像丽丽妈妈这样盲目地带孩子做各种气质评定和心理检查,并非上策。如果检测机构不正规,就有可能存在过度矫治的问题。最后受害的还是孩子。

案例二:多动孩子频换医院求诊,仅因母亲疑药有副作用

今年读小学四年级的10岁男孩小浩(化名)患有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多动症,需要吃药物提高注意力和减少多动。可是,当小浩服用药物几天后,他的妈妈却对药物的副作用担心起来。因为服用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以后,孩子的胃口差了一些。小浩妈妈担心孩子因此营养不良,长不高,于是选择了中止治疗。换了一家医院求诊,结果,医生开的药物也是差不多,仍然含有影响食欲的药物,于是小浩妈妈又换了一家医院焦虑万分的她带着小浩辗转于广州各大医院治疗,不停地换医生、就是不肯让孩子服药。几经折腾,小浩的多动症不仅没有任何起色,反而加重了。上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没能参加。

钱兴国:小浩妈妈也是典型的焦虑型母亲,对孩子的病情过分担心。这种焦虑不仅会表现在她带孩子四处求医的行动上,同样也会表现在她对孩子的态度上。这是很不利于多动症孩子的康复的。其实,国内治疗多动症的手段已经比较成熟,孩子如果坚持药物治疗,80%~90%的多动症核心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从而其社会功能的损害也能得到恢复。

影响:父母焦虑不利于孩子病情好转

病中的孩子情感更为纤细,父母要学会控制和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父母的钱兴国说,一般而言,患有慢性病以及肿瘤等重大疾病孩子的父母比一般患者的父母更容易焦虑。然而,父母越是焦虑,越是不利于孩子病情的好转。尤其是对患有儿童哮喘、抽动症、多动症、抑郁症以及肿瘤等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学龄前和学龄孩子来说,父母的焦虑情绪会加重孩子对疾病的焦虑、担忧,甚至是恐惧。婴儿反而还好一点,他们对父母的焦虑没有大孩子敏感,而大一点的孩子毕竟懂事了。钱兴国说,有的儿童心理疾病如儿童焦虑症、抑郁症都跟父母的情绪有很大关系;而像对立违抗障碍、品性障碍等疾病本身就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还有一种儿童抽动症,比如挤眉、眨眼,家长越紧张,越经常提醒他们,他们的症状就越严重。

专家建议:别当着孩子神秘讨论病情

钱兴国提醒,家有患儿的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疾病有所认识,也要认识到很多疾病都会有发作期、缓解期等过程,不能盲目焦虑;

其次,一定要了解孩子所患疾病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比如孩子哮喘发作时,家长应该学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的急救;

第三,家长要有对医生最起码的信任,并学会跟医生做良好的沟通,不要因为沟通问题而产生焦虑,最终影响孩子的康复;

第四,别在孩子面前低声、神秘地讨论孩子病情,渲染紧张气氛,以免让孩子感染父母的焦虑;

第五,本身患有焦虑症的家长,或者因为孩子患病而诱发焦虑症的家长,应该先治好自己的焦虑症。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父母焦虑可能影响孩子病情 别当着孩子“神秘”讨论病情”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父母焦虑可能影响孩子病情 别当着孩子“神秘”讨论病情”还看
温岭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反思
119岁长江大侠吕紫剑辞世:与霍元甲齐名踢过日本武馆
中国设立虐童罪 九成网友支持
中山大学开设富豪班有必要吗? 谁来给富豪们上课?
光明乳业最新事件:光明鲜奶现蓝色塑料颗粒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疆中小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开展冰雪运动
    现实版催人泪下 父亲骑行2.4万公里跨省寻子
    爱心捐助给6岁男童带来新希望
    西班牙华人中文学校联合当地学校举办"春节文化周"活动
    刚上小学就严加管教到底是否正确引热议
    西安10岁男孩主持父母婚礼 幽默风趣迅速走红
    江苏省试点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工作
    部分寒假作业超儿童能力范围遭吐槽:仍需家长代劳
    17岁少年15分钟蒙眼打通初代超级马里奥
    报告显示:西北地区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
    17岁少年谋划盗窃抢劫 划伤受害人并在其伤口撒盐
    吉林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中途作废引热议
    俄罗斯中小学生庆祝中国新年 喜迎春节到来
    《老师过年好》新年首发 穆维平给天下老师送新年祝福
    瑜伽运动从娃娃开始抓起
    "中国年味儿"在海外何以越来越浓
    演员李钟硕向联合国儿基会捐2亿韩元
    武汉一妈妈给孩子买士力架吃出一颗烂牙
    河南出新规:学生上下学时段要见警察警车警灯
    Julien Malland的街头艺术作品 儿童画新春天
    士力架中吃出牙齿 难道质检需亲咬一口
    中国教授助力缅甸学子 促进中缅友谊发展
    春节前夕 家长带孩子穿红军装爬雪山忆苦思甜
    香港教育局澄清:从来没有倡议以简化字取代繁体字
    专家支招 父母生二胎如何对不同年龄段的大宝开口
    浙江淳安发微博通报:3名学生殴打另一个学生 现已被刑拘
    高中生网上抢红包成瘾 扬言光靠抢红包就能养活自己
    上海迪士尼门票免费送?消费者小心上当
    家长发帖怒指老师"虐童"遭起诉 被判删除原帖并道歉
    老师布置微信寒假作业 专治学生拖延症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