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资讯 >新生聋儿四成是由于环境因素
2020-08-19
在耳鼻喉科门诊,会遇到这样的病例:孩子两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或者说出的话让人听不懂,这时候家长才想到来医院就诊,这样的孩子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而此时治疗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有3.6亿人双耳患有中度以上听力障碍,占全球总人口的5.3%,其中成人为3.28亿,儿童为3200万。中国是世界上听障人口最多的国家,耳聋患者人数位居各类残疾人群之首,其中每年出生近3万名听障儿童。
上海市自2002年起率先在全国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达到98.3%,发病率约为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上海市人口出生率为7.52,年平均人口数量(常住户口)为2415.27万人。据此推算,上海市2015年新出生听障人数约为500名。0-6岁先天性听障儿童约3000余名,后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病率远高于新生儿的听力障碍发病率。
浦南医院听力门诊医生、留美博士田岚指出,60%的新生聋儿可能由遗传因素所致,40%由环境因素引起。环境因素引起的耳聋通过预防感染、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改善产科和新生儿医学的整体医疗水平、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可以有效预防。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耳聋防控需要依靠耳聋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遗传性耳聋不一定都表现为先天性听力障碍,遗传性耳聋还能以迟发性听力障碍的方式表现出来。迟发性耳聋的特点是:患有迟发性耳聋的人往往有很好的言语能力;迟发性耳聋的过程是渐进的;迟发性遗传性耳聋通常与遗传基因有关。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并及早确诊出其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及早进行听力补偿(助听器或电子耳蜗)和听觉康复。
田岚医生强调,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如果我们从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那么根本也不可能学会说话。所谓的聋哑,不是因为发音器官(声带)有问题而不会说话,而是因为听不到声音,不能正常地接收声音及对声音作出反应,所以就不能学会说话。
研究表明: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3岁以前,若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轻者会导致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将导致聋哑。因此对于患有耳聋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能够早期发现、早诊断及早期干预尤为重要。田岚医生说。
只有尽早发现听障儿童的听力状况才能在第一时间针对情况采取相应的听力补偿措施和教育干预计划。美国婴幼儿听力筛查联合委员会规定:所有婴幼儿应在出生1个月内进行听力筛查,最迟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评估及诊断,6个月内接受早期干预。田岚医生说。
上一篇:就近入学政策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下一篇:预防手足口病避免4个饮食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