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添加辅食,家长要记得避开这4大误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为孩子添加辅食,家长要记得避开这4大误区

为孩子添加辅食,家长要记得避开这4大误区

2020-08-17

宝宝6月龄以后,就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了。辅食添加的好坏,能不能满足他们发育需求的营养,对宝宝的一生健康都有重大作用。

但是说起辅食添加,很多爸爸妈妈都非常头疼。理论知识都了解的不错,实际操作却很困难。尤其是1周岁内的辅食添加,不仅要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还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单一到复杂的原则,经常让妈妈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面对这种问题,应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查字典网小编就和大家聊聊添加辅食的事。

辅食添加的3个理论

1.为什么要添加辅食?

婴幼儿时期,母乳/奶粉才是宝宝的营养来源,但是随着月龄增加,宝宝的发育越来越快,对营养的需求越来越高,纯母乳/奶粉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尤其是4-6个月以后,宝宝从母体带来的铁元素基本消耗殆尽,需要通过辅食来补充,否则很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影响健康发育。

再加上出生后的6-8个月是宝宝学习咀嚼、吞咽的关键期,如果他们能够喝奶过渡到吃饭,不仅能让咀嚼、吞咽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还能促进宝宝颌骨的发育和乳牙的萌出。

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在4-6个月左右添加辅食。

PS:具体哪一天还得看情况,如果宝宝满4个月,且满足下面这几个信号,就可以添加了:

可以自己控制上半身的活动或者靠着椅背坐稳;食量大增,刚吃完250ml,没多久又饿了,或者晚上夜奶频繁;看到大人吃东西,宝宝非常感兴趣,或者喜欢抓大人正要吃的东西;宝宝手眼口协调能力不错,能够准确地把食物放进嘴里;宝宝的吞咽功能发育完善,挺舌反射已经消失。2.宝宝辅食怎么吃?

第一口辅食,推荐强化铁米粉,而且最好是口味清淡,不加糖的(市面上有很多加糖的米粉,吃起来甜甜的,美其名曰让宝宝爱吃饭,但是吃的久了,不利于宝宝健康饮食的培养,甚至影响健康)。

宝宝适应辅食以后,很多妈妈贪图方便仍然给宝宝吃米粉。其实6-12个月宝宝添加辅食,米粉并不是最佳选择,这4类食物比米粉更营养,可以经常吃!比如水果、蔬菜、蛋黄、瘦肉,添加也比较简单,对顺序没什么严格要求,只要注意食物的性状要就可以了。

正常来说,宝宝6-7个月可以添加泥糊状辅食;8个月可以添加软烂碎末辅食;9-10个月可以添加颗粒状辅食;11-12个月可以添加较大的颗粒状或较软的小块状辅食。1周岁以后,基本可以吃大人的食物了,但是口味必须要清淡。

3.辅食添加注意什么?

易过敏的辅食延后吃,比如鸡蛋,很多宝宝对蛋白过敏,安全起见建议先加蛋黄,1周岁以后再加蛋清;带壳类海鲜,过敏几率很高,也不建议太早添加。

每次只添加一种新辅食,观察3-5天,没问题以后再添加别的辅食。而且添加时,建议选择上午,一旦过敏,就医比较方便。

1周岁以内不需要额外加盐,不可以喝蜂蜜,食用油可以少加点,2周岁以内不能喝牛奶。

1周岁以内以奶为主,辅食只是辅助作用,绝对不要喧宾夺主;1周岁以后辅食有所增加,但是奶的需求仍然存在,每天不能低于500ml。

辅食添加的4个误区

1.宝宝没出牙,辅食越碎越好

宝宝出牙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五六个月,有的十一二个月,不管哪种都是正常的,都跟辅食添加没有直接关系。千万不要因为宝宝没有出牙,就长期让他们吃泥状或者特别碎的辅食。

因为6-12个月是宝宝学习咀嚼、吞咽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再学习就会变得很困难。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阶段,即使没有出牙,只要出现上下咬的动作,就表示宝宝已经具备咀嚼食物的能力,可以根据他们的进食能力,逐渐调整辅食的性状。

PS:辅食太过精细,不仅不利于咀嚼能力的锻炼,还不利于牙齿的萌出和萌出后的排列。

2.辅食要以面食为主,比如面条、米粥

有些妈妈总担心宝宝吃不饱,特别喜欢让宝宝喝粥,吃面条。但是辅食添加的作用并非填饱肚子,而是辅助宝宝获取全面均衡的营养。要知道,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只有饮食全面、荤素搭配、尽可能的多样化,才能让宝宝获得身体发育所需的全面营养。

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虽然能够提供能量,但是其它营养严重缺乏,长期进食,必然会让宝宝营养不良,影响健康。

3.辅食多样化,就是每顿少量多样

很多妈妈都知道宝宝辅食应该尽量多样化,于是在制作辅食时,经常把五六种食材搭配在一起,同时给宝宝食用。

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一般来说,一次两三种食材就可以了,不要需太多!

因为每种食材的口味、营养都不太一样,有的食物单独吃营养高,一起吃却会破坏营养,甚至相生相克,宝宝食用后轻则消化不良,重则危害健康。而且,食材太多混在一起,味道也会变得很奇怪,无法让宝宝体验每种食物的特有味道,时间久了,很可能会让宝宝出现偏食、挑食的坏习惯,不利于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所以说,宝宝饮食多样化没问题,但是一次不要吃得太杂,可以一次吃两三种,然后经常更换食谱。

4.辅食添加,一吃就吐是不喜欢

有些宝宝添加新辅食时,经常把吃到嘴里的食物马上吐出来。对此,妈妈总以为是宝宝不爱吃,于是就会放弃这种辅食。

其实不然,这只是厌新现象在作祟,是宝宝的本能。

专家表示,宝宝接受一种新食物,可能需要尝试10-15次才能确定。也就是说,当遇到宝宝不接受新辅食时,妈妈不要完全放弃,可以暂停几天再重新尝试,或者改变食物的烹饪方式,或者搭配新的食材。

查字典网小编提醒,作为家长,我们要有充足的耐心,让孩子接受一项新的食物,循序渐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为孩子添加辅食,家长要记得避开这4大误区”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为孩子添加辅食,家长要记得避开这4大误区”还看
育儿知识:怎样早期发现孩子患有小儿脑瘫?
“伪独立”培育的孩子 会造成爱和安全感的缺失
日本小学午餐 注重科学的营养配比,从“食”到“食育”
人大代表:家庭教育尽快立法 父母需持证上岗
聚焦两会母婴关注 让女性儿童保障更完善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集宁区幼儿园进行消防逃生演练
    幼儿园“小学化”,“抢跑”伤元气
    武侯区将新建19所公益幼儿园
    “迪士尼宝宝”婴幼儿洗护产品正式发布
    两个小能豆溜出幼儿园探险一帮大人经历“惊魂3小时”
    莞特殊幼儿中心学生 参加省级绘画比赛获佳绩
    青羊区公办幼儿园明年增至20所
    东莞:市属公办幼儿园生均培养成本堪比大学
    明年底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将达80%以上
    如何组织好幼儿早期活动
    幼儿园开电影院,孩子们自己做主
    甘南藏区幼儿入园记
    民和让幼儿享受更好学前教育
    南昌700余所幼儿园难觅男幼师
    新建保障房幼儿园空置两年
    幼儿园演练提高儿童防灾害能力
    让幼儿在小种植中学会自主
    幼儿“宅家” 玩游戏现象严重
    选取18家幼儿园综合干预防控手足口病
    奇迹!坠楼幼儿昨日出院
    小区垃圾场为何搬到幼儿园旁边?
    深圳幼儿园兴起足球热 专家:应“游戏化”
    新希望“踢馆”高价洋奶粉拟推99元进口婴幼儿奶粉
    孕晚期营养补充对胎儿的影响
    个人手机号码莫名被标记为“某某幼儿园”
    布朗幼儿园 传递爱心与正能量
    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
    市教委通知:18日起幼儿园面向本区常住儿童招生
    选购婴幼儿服装应仔细查看标签标识
    巡回检查,能否治愈幼儿园“小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