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分不同类型 科学识别很重要-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压力分不同类型 科学识别很重要

压力分不同类型 科学识别很重要

2020-08-1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越来越常见。压力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什么?压力与情绪有哪些联系?近日,新华网邀请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兼司法鉴定中心主任陈清刚做客健康大讲堂,一起聊聊压力与情绪的相关话题。

人们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压力。陈清刚认为,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认知和行为体验的过程。举例来说,给两个人布置同一个任务:走很长的夜路,过山路把货物送过来。一个是有20年驾龄的老司机,另一个仅仅只有一个月驾龄的新手,哪个人面对的压力更大?肯定是新手面对的压力大。同样一个任务为什么他的压力更大?因为他对任务(压力源)的认知和体验不同。陈清刚说。

压力分为三个类型,即单一的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极端破坏性压力。

单一的生活压力,即日常遇到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职业、学业的选择都可能面临压力。叠加性压力,这是生活中需要预防的压力,它分为同时性叠加压力和及时性叠加压力。陈清刚表示,同时叠加压力可表示为四面楚歌,继时性叠加压力就是祸不单行,即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减压的原因,因为压力叠加后不但会出现心理反应还会出现生理反应。

极端破坏性压力,指面临重大的危机事件,包括地震、火灾、人身伤害等灾害时的情绪反应,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异乎寻常的打击,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出现反应。

谈及压力与情绪的关系,陈清刚表示,过度的压力就会产生情绪反应,在压力之下可能反映出焦虑、烦燥等症状。当然这种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对压力的间接的反应。陈清刚说。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与“压力分不同类型 科学识别很重要”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压力分不同类型 科学识别很重要”还看
哺乳期妈妈们注意了,这几种食物要坚决说不!
怎么判断母乳的质量好坏?其实看宝宝的表现就知道了
宝宝出现秋季腹泻时,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
在幼儿园不易被欺负的孩子,有哪些特征?
当宝宝从医院回家时,屋里的这些东西一定要清理掉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4名留守少年疯狂行窃40余起 最大18岁最小仅13岁
    9月23日京正孕婴童展华南盛会与您相约广州
    10岁留守儿童独居70天 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吃饭
    6岁男孩坠海获救 家人寻找跳海救人好心人
    毛坦厂中学回应:"高考工厂"说法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山东再曝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 两名考生志愿被改
    重庆2.7万册作业本被召回 因纸张太白伤眼睛
    杭州2岁男孩抓破皮肤竟引发脑炎
    莫说这些“胡话” 孩子饮食习惯会变差
    龙清泉举重破纪录 无路可退咬牙终夺冠!
    广西教育厅发通知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网曝江苏一初中让学生在家补网课 教育局回应
    暑假成儿童发福季 有孩子一个暑假长胖20斤
    安徽一小学9月开学新校区仍未完工 官方决定推迟启用
    少年3岁时惨遭吸毒母亲遗弃 12年历经4个家庭收养
    安徽一考生以嘴代手参加高考 被淮北师范大学录取
    女教师扎根山村28载 班级常被家长塞到"爆棚"
    二孩时代到来 脐带血到底要不要存
    福建一名9岁女孩玩耍时失踪 目击者称被人骑摩托车带走
    吉林16岁男孩躺睡自助取款厅 系与父亲吵架离家
    暑期家长带孩子上班 有人支持有人直呼受不了
    救母心切大打出手 二胎孕妇先兆流产
    父母攒钱准备生二孩 10岁儿子花1.5万元买Q币
    李娜怀二胎身姿矫健 三年抱两穷养娃
    男孩跌入豆浆锅全身八成皮肤烫伤 多次植皮防止骨骼变形
    暑假补习班乱象盘点:水平参差不齐"名师"身份扑朔迷离
    奶奶不满上户手续将孙女丢派出所:孩子不要了
    黑龙江省将全面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3岁男孩逛仰口走失 景区工作人员帮忙找到父母
    教育部发通知:将学生防溺水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