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

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

2020-08-14

食品安全一直是宝爸宝妈揪心的问题,而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不尽如如人意,也让这种揪心越发严重,前不久网上热搜的用饮料当成奶粉喂孩子的事情言犹在耳,这两天查字典网小编又看到新闻报道了哈尔滨一位13岁的男孩,上着网课就昏厥呕吐,原因竟是他常喝饮料吃零食。

父母给孩子买零食是出于爱,而这种爱使用不当却会成对孩子的害。

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明确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以下6类更是被国家列入黑名单,一定要杜绝!

1,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一些肉类、母乳或奶粉中,都含有天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无害。

但是,人造反式脂肪酸,是在油脂的加工烹调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无利。

蛋糕(植物奶油和人造奶油类)、奶茶、西式糕点、面包、薄脆饼干、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凡是松软香甜,口味独特的含油食品;以及像薯条,炸鸡等一炸再炸的煎炸食品,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食物更美味,延长保质期。

千万不要小看了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每年有50多万人因反式脂肪酸而死于心血管疾病。

世卫组织早在2018年,就提出计划五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全面禁用人工反式脂肪酸。

对于孩子来说,长期进食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更是数不胜数。

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让孩子变胖变傻,这种笨蛋脂肪,会造成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长期食用反式脂肪酸,还会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

那么,怎么判断零食是否有反式脂肪酸呢?

我国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标出反式脂肪酸,但并不强制,但是所以很多商家玩起了文字游戏,给反式脂肪酸披上外衣,更换名称如下:

精炼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精、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等。

专家建议:

1. 零食配方含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精代可可脂等的,不建议购买。

2. 零食配方中饱和脂肪含量超过3%的,不建议购买。

3. 零食保质期越长的,猫腻越多,不建议购买。

2,经过辐照处理的零食

有的孩子喜欢吃蜜饯,家长也买的挺勤,认为可以补充维生素,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了!

蜜饯属于辐照食品,对孩子来说营养价值远远不够。

辐照是指为了达到杀菌,延长产品保质期的目的,用一定剂量电离对食品进行辐射,多用于水分较多的食材的杀菌处理。

比如蜜饯、水果干、方便面的蔬菜包等, 都属于辐照食品。

辐照方式处理过的食品,不会有放射性的危害。

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几乎都被破坏,完全不能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

换句话说,除了吃撑肚子影响孩子饭量,没一点好处。

3,含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的零食

《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

有9种孩子常吃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包括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淇淋饼干、奶茶、口香糖和薯片。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只有营养知道》主编谷传玲表示:

1. 含各种添加剂的零食一般都是高油高盐重口味,不利于孩子清淡饮食习惯的养成。

2. 更可怕的是,研究显示,这类零食会加速体内锌的流失,进而导致孩子食欲不振、挑食、偏食,甚至出现多动症这样的问题。

4,糖、盐、油超标的零食

2020版《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明确指出:

重糖、高油盐、玩套路,是儿童零食三大痛。

重糖、高油盐类的产品,以饼干、膨化食品、糖果等零食居多。

玩套路,例如儿童饼干、儿童饮料、儿童面条、儿童酱油,多有儿童之名无专用之实。

我们以为孩子吃下去的是营养,其实都是各种添加剂。

而且,孩子长期吃这些盐超标的零食,口味会越来越重,食欲会越来越差。

营养专家表示:

长期食用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5,无过敏原信息的零食

正规的食品,都会在包装袋里注明原料,以及接触到的可能导致过敏的原材料。

但很多三无产品,是没有这项说明的,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孩子一旦过敏,轻则染病身体红肿,重则会致死。

家有过敏体质孩子的父母,真的一定要特别注意看配料表,没注明过敏原的,不要购买。

6,有安全隐患的零食

对幼儿来说,像坚果、果冻这类细小食物,如果不小心噎到,是有窒息风险的。

除了容易噎到的零食,还有尖锐牙签串,以及各种噱头的网红零食,父母也要注意。

很多父母会说: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不吃的话肯定会馋。

其实,正餐之间适当给孩子吃一些零食,是没问题的,但父母得选健康的零食。

营养专家建议父母选择的标准是:

天然食物,低糖、低钠、低脂的零食,糖盐油在配料表位置越靠后越好,不添加最好。

比如新鲜蔬果、鲜奶、原味酸奶、奶酪、馒头、全麦面包、鸡蛋羹、煮鸡蛋等,都可以给孩子当零食。

最好的爱,并不是父母一味满足孩子的口欲;

而是以身作则教孩子懂得:健康的饮食理念,以及自律的饮食习惯。

当孩子长大,懂得节制的享受美食时,他会深深理解当年父母不纵容他乱吃零食的那份爱。

给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父母们最好以身作则,少在孩子面前吃垃圾食品,一日三餐正常规律,孩子胃口也会特别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与“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还看
家长注意!宝宝眼睛有这8种症状赶紧去医院
对暴脾气的孩子真的就没招了吗?
心理教师建议:三招化解学生居家学习负面情绪
小学生兄妹牵手跳楼疑因玩游戏 专家呼吁父母多陪伴监督
女性孕期缺碘 或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想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要避免做这4件事
    幼儿园开学,面对“不想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怎么办?
    有远见、有格局的家长会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
    两个月大的孩子被水温过高的奶粉烫伤,最后被父母遗弃
    早教机构现倒闭潮,托育机构未来命运如何
    朋友圈晒娃有隐患,这些信息不要暴露
    孩子入园哭闹,家长们怎么办?
    怀孕到卸货最容易胖的三个阶段,妈妈们要注意啦!
    怎么给宝宝挑选磨牙饼干
    孕期能不能少量喝咖啡?别傻了!
    你给孩子喝的是假牛奶吗?
    奶奶用“土方子”给娃治黄疸,导致娃身上长出硬硬的“黑毛”
    萌娃哭诉名字太难写想叫小花 妈妈趣答当时考虑欠佳
    杭州小学误开紫外线灯灼伤学生眼睛 官方:电工操作失误
    秋天被蚊子咬了怎么办?尽量不要带孩子去草丛
    双胞胎家庭的压力,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心理学家总结,孩子的颜色偏好体现他的性格特征
    为什么越不幸福的宝妈,越喜欢向外人炫耀幸福?
    给孩子听音乐的家长要注意,“变味”音乐在毁娃
    儿科医生绝对不会给孩子买的几种食物,你家孩子经常吃吗?
    好奇害死猫,贵阳一小男孩把手指插进墙洞拔不出来
    “慈母”真的“多败儿”?只是你的方法没用对
    孩子总是不爱吃饭怎么办?小妙招告诉你
    通过孩子的这几种行为,家长可以判断他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
    小孩儿在游泳池里大便,熊孩子都是熊家长造的
    怎么让宝宝正确睡午觉?
    如何科学坐月子?
    宝宝遇上秋季腹泻,妈妈们应该这么做
    了解《小孩的神秘生活》,让你知道在幼儿园的社交规则
    育儿知识:出牙期的宝宝有哪些常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