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要严管 长大后要智取-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小时候要严管 长大后要智取

孩子小时候要严管 长大后要智取

2020-08-14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要分年龄段的,且顺序绝不能颠倒。具体来说,小时候要斗勇,善用严厉方式教育孩子;十一二岁以后就要斗智,懂得用策略与孩子交流。

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提出,儿童的认识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第四个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解释说,孩子在十一二岁之前,认知发展过程是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开始辨别外界的手势、标记等符号,进而逐渐内化在行动上,具体表现为对规则的遵守,但还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十一二岁后,是孩子成长的青春前期和青春期阶段,逐渐具备成人一样的系统思维能力,有了自我中心,开始非常关注自己。

鉴于孩子这样的成长变化,家长就要采用两套策略教育孩子。对十一二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主张家长采用我说了算的方式。这个时候,孩子对家长管理的认识,更多是规则认识,即使被约束了,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规范、错误举动可以更强势一些,多数情况可采用剥夺一部分福利的方式,比如取消孩子的一份礼物或玩耍机会等;过于严重的,比如打架伤人等,可适当体罚。

十一二岁是孩子人生中的反抗期,孩子心里开始想事儿了,逐渐有了一套自己的思维逻辑,情感上更敏感。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懂得小心翼翼。一方面,要尊重孩子,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判断,帮孩子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总是一味地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另一方面,要把握安全、道德的原则,如果孩子的行为和意愿直接与之相悖,就要果断告诉孩子不良后果并制止。批评孩子要采取家庭一致性原则,即家长及长辈们的观点要一致,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懂得揣摩人心,会主动去寻求保护伞来维护自己,一旦大人们在孩子面前出现分歧,批评教育就大打折扣了。另外,有的孩子因性格内向,即使到了十一二岁后,依然对家长很顺从听话,这类孩子的家长尤其不能独裁,而要更加有耐心地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多做选择。

受访专家: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杨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与“孩子小时候要严管 长大后要智取”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孩子小时候要严管 长大后要智取”还看
家长怀疑幼儿园让孩子吃拖鞋索赔23万
江苏五年内拟建100所足球幼儿园 重点扶持女足
开封SOS儿童村受捐60台学习机为何闲置了1年多
亳州:幼儿误服鼠药 警摩飞驰送医
第6届安徽孕婴童产品博览会回馈新老客户活动圆满结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查字典网关注两会:带大家看学前教育“好声音”
    快速解读“宝宝好营养 关键三岁前” 爸妈必看
    民法典将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跟小编一起了解七大看点解析
    4—7月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要科学预防和早发现
    育儿知识:家长要牢记这7种奶粉喂养错误方法
    性格色彩:通过孩子喜欢的颜色判断性格特征
    玩具质量不合格很危险 下列玩具不要再买了
    女婴掉进热水锅休克,微博网友讨论质疑
    孩子胆小又害羞?教你三招养出勇敢宝宝
    孩子挑食可能是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
    阅读分4阶段 你家宝宝在哪时期?
    关注两会:政协委员朱晓进——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
    “伪独立”培育的孩子 会造成爱和安全感的缺失
    网课学习成果学生被划分为五类 家长须严加管教
    ”幼升小的牛蛙战争“ 不要把能力测试当作应试
    张文宏谈如何正确使用空调 权威专家意见来了
    关注两会:人大代表建议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职安保
    三岁童模被母亲踢踹 看未成年人从事商业活动权益保障
    宝宝说脏话家长很尴尬 这可能是语言诅咒的敏感期
    没准备怀孕的小姐姐看过来:盘点不同国家主流的避孕方式
    人大代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建议
    育儿知识:怎样早期发现孩子患有小儿脑瘫?
    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 特殊时期实用的班级管理
    奶奶用米糊喂养孩子,体检后被医生批评
    当孩子进入“识字敏感期”,我们能做点什么?
    夏季食欲不振 如何增进儿童的食欲呢?
    宝宝奶粉最好喝到几岁?这个年龄千万不能停
    李晟儿子学妈妈说话 模仿敏感期的可爱表现
    马伊琍发文获网友17万点赞,一条微博引发网友讨论
    博士生毕业成巨婴,孩子心理健康需要家长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