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在妈妈面前爱发脾气,根源在于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只在妈妈面前爱发脾气,根源在于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孩子只在妈妈面前爱发脾气,根源在于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2020-08-14

查字典网小编在妈妈群里总能看到这样的抱怨:

当自己愿意腾出时间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孩子经常会很任性并乱发脾气,很多时候明明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当妈妈在身边的时候,孩子非要妈妈去做。

而当妈妈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比如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或者当爸爸负责带孩子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同样的情况。

也就是说,只要妈妈不在,孩子就能像天使一样的「乖」,孩子就能一整天都会表现得很开心。

难道孩子不爱妈妈吗?难道孩子喜欢有意识地针对妈妈,故意地耗尽妈妈的耐心吗?为什么只要妈妈在,孩子就会表现得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孩子需要把自己的不良的情绪给释放出来

很多成年人都会在经过忙碌的一天之后,积攒了悲伤、沮丧、愤怒、羞愧、恐惧等负面的情绪。

同样的,孩子们也会有负面的情绪,尤其是当孩子们懂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时候,当他们在开心地探索的同时,也会因为与父母的短暂分离而产生恐惧、不安全的心理状态。

而孩子们由于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并不强,心理防卫机制也远远没有成年人那么成熟,所以他们会频繁地使用第一个学会的防卫机制「抑制(repression)」。

也就是说,孩子们会通过把负面的情绪暂时地压到内心深处,以此来调节自己的内心情绪。

而如果这时候,父母不懂得或者不知道怎么及时地、频繁地帮助自己的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这些负面的情绪就会一直在孩子的心里逐渐地积攒起来,直到忍不住的时候像气球一样炸开,一次性地全部泄露出来。

所以,孩子们之所以有时候会情绪暴躁,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在试图倾空自己的负面情绪,其实就是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健康而执行的「一键清理」呢!

这样说我可以理解~可是,为什么「针对」的总是妈妈呀?

原因很简单,妈妈才是那个能够让孩子真实地、自然地展现自己的安全港啊!

毕竟,当孩子在妈妈的子宫里「住了」9 个多月的时候,听见的第一个声音就是妈妈的声音。出生后得到的怀抱、需求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滋润,也是妈妈提供得最多。

这么长时间的、这么持续的母子亲密关系,正是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的来源。孩子不仅知道,他们可以跟妈妈倾诉他们今天过得有多辛苦,他们也知道,妈妈永远都可以为他们提供理解、支持和无条件的爱。

正是因为孩子深深地爱着妈妈,所以只有在妈妈的陪伴下,孩子才能够把自己最好的和最坏的都保留给妈妈;只有在妈妈的陪伴下,孩子才能显露出自己真实的那一面。

那我该怎么帮助孩子释放情绪呢?

一旦我们理解了孩子的这种行为的背后原因,很多妈妈们就能立刻发现,在孩子这么迫切地需要自己的时候把孩子推开是多么错误的行为!

虽然我能理解,妈妈们在经过筋疲力尽的一天后还要「应付」孩子的依恋和哭闹是多么的困难。但是,推开孩子不仅不会让孩子停止哭闹,反而会让哭闹变本加厉。

毕竟,这样做,孩子的情绪不仅不能得到释放,还会因此感到不安:

为什么妈妈推我?难道妈妈不要我了吗?难道妈妈不爱我了吗?求求你不要这样!

这时候,孩子再也顾不上自己的负面情绪了,孩子唯一希望的就是与妈妈重建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会不停地大声哭着、不停地大声喊着「妈妈,抱抱!」

因此,缓解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推开孩子,而是把自己所有其他的事情搁在一边,反客为主地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吻,并给予孩子几分钟的高质量的、全身心的陪伴

查字典网小编建议,当妈妈回到家把手机接上充电线后,就应该用自己的身体去抱孩子,用自己眼睛去注视孩子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只有当身体、思想和心灵都与孩子在一起,那才叫做高质量陪伴。

在妈妈的陪伴下,孩子也许会因此开心地哈哈大笑,也许会突然失控地大哭。妈妈要知道,无论孩子如何反应都没有关系,只要孩子能够把自己的积攒起来的种种负面情绪给倾泻出来,孩子就有空间来积攒更多的爱了。

所以,当孩子正在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的时候,千万不要推开孩子。请紧紧地抱住孩子并接纳他的情绪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与“孩子只在妈妈面前爱发脾气,根源在于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孩子只在妈妈面前爱发脾气,根源在于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还看
9个居家隐患盘点,没想到这些也危险
孩子老是爱“搞破坏”,家长该如何应对
这3种儿童食物,是儿科医生眼中的“黑名单”零食
《三十而已》:给我们上了一堂残酷的育儿课
每天给宝宝洗澡 你真的洗对了吗?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夏季溺水事件高发,国务院发布2020年第3号预警
    不良“饭圈文化”裹挟学生思想,治理“饭圈”乱象刻不容缓。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输赢,树立正确的输赢观
    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多数来源于这3种家庭!
    2周岁的孩子,应该学会这3种技能
    孩子有“情绪饥饿”要警惕,家长可以这样应对
    这些知识给孩子 关键时刻能救命
    武汉考场外家长散去没留一片垃圾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想成为好父母,首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可以从给娃吃手指食物开始
    孩子如何充电?玩耍还是上培训班?
    粘性泥土玩具 含有剧毒成分 家长慎买孩子慎玩
    班主任建议:暑假养成这7个好习惯
    自然缺失症:孩子与大自然沟通的缺失影响大
    生儿子幸福还是生女儿幸福?让大数据告诉你
    幼儿急疹不要慌 要做到四点正确护理
    孩子受欺负了,该不该还手
    生鲜食品还能吃吗?专家建议:煮熟煮透 不吃“生食”
    总结帖 宝宝餐桌上的“隐形盐”你能认出几个?
    会做家务的宝宝更聪明 带孩子开展厨房教育
    如果宝宝有这5大表现,是在告诉你他没吃饱
    孩子有这3个坏毛病,家长别盲目责骂,这是双商高的表现
    男子遭恶作剧电梯内暴打小孩事件反转 孩子打错了怎么办
    美国PBS出品动画《单词世界》第二季将于7月17日登陆腾讯视频
    幼儿园小朋友“亲嘴”家长该如何引导如何避免
    宝宝拉肚子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这些
    谈谈育儿观念差异;孩子穿袜子到底好不好
    如何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3大因素家长需要了解
    河南通报幼师发亲吻男童视频事件 家长该如何引导如何避免
    韩国一幼儿园发生严重食物中毒,预防食物中毒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