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可以从给娃吃手指食物开始-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可以从给娃吃手指食物开始

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可以从给娃吃手指食物开始

2020-08-07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大火剧《安家》,里面有一个喂饭的场景,让查字典网小编印象特别深刻。

孩子拿着平板看动画片,老人在一旁一口一口的追着喂饭,为了能让孩子多吃一口,用了各种办法,费尽了心思。

查字典网小编非常不认可这样的喂饭,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就该从小抓起!

今天查字典网小编就来给大家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最初阶的引导吃饭小技巧给娃吃手指食物。从宝宝能自己抓取食物到能够自己稳稳地握住餐具再送到嘴里,这中间少不了用手指食物的功劳。

什么是手指食物?

所谓手指食物,就是宝宝用手就能自己抓着吃的食物啦小到块状、大到长条状,大小适合宝宝啃咬、能自己拿着吃的食物,像是红薯条、水果条等,都可以给宝宝试试。

喏,可以参考下咱们 7 月+的发糕小朋友嘴里的这种南瓜条。

宝宝能够稳稳地握住餐具再送到嘴里,这期间少不了用手指食物的功劳。手指食物不仅能帮助娃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咀嚼能力,还能促进大脑发育。

而且让宝宝自己吃手指食物,还可以大大增加宝宝对于自主吃饭的兴趣。

多大能吃手指食物?

先用一句话总结:一般来说,7、8 个月时就可以开始给娃吃手指食物啦!

可以看看你家宝宝有没有发出以下信号:

小手会主动去抓握物品;

对碗里或桌面的食物有兴趣;

愿意将手中的食物往嘴里塞,尽管有时不准确;

学会熟练地吃泥糊状食物;

有些妈妈可能又要问了:我家宝宝没长牙啊,能吃这些东西吗?

emmm,没长牙不代表没有咀嚼能力啊!更何况还有牙床和舌头啊!这完全不会影响宝宝吃软质的手指食物。

如果因为没长牙,家长就不给孩子嚼食物,反而会使口腔肌肉没有得到锻炼,影响宝宝咀嚼能力的发展。

给宝宝吃手指食物的注意事项:

1

软硬适中

刚开始给宝宝吃的时候,手指食物不能做的太软,不然被还不会控制小手力度的宝宝一抓,食物就被捏碎了;当然,也不能做的太硬,否则宝宝也咬不动。

手指食物的软硬度,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来慢慢变得由软到硬。一开始可以给稍软的蒸熟的南瓜条,等宝宝再大些,咀嚼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后,可以尝试萝卜虾糕、虾肉肠等等。

2

长度、形状适中

手指食物太短的话,宝宝抓握时不容易吃到;太大块的话,不容易啃咬和吞咽。

最好是选择符合宝宝手和嘴大小的,能让ta顺利拿起、塞进嘴里的,像长度 5 cm左右的食物条,喏,就像是发糕手里的南瓜条

(多多尝试,吃个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什么样的食物适合自家娃了)

* 特 别 提 醒 *

1. 像是做鱼肠等手指食物时,记得要先仔细排查下有没有小鱼刺,避免伤到宝宝。吃的时候,家长也一定要在身边看住。

2. 给手指食物前,一定要先洗干净宝宝小手。

3. 不要怕脏!宝宝吃的时候可能会把食物弄得满桌都是,但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给宝宝吃的时候,把周围环境擦擦干净,然后给宝宝多多尝试、多多锻炼,等ta学会后自然就好了。

讲了这么多,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咱们家长要有锻炼孩子主动进食的意识。从手指食物入手,逐渐培养孩子自主进食的意识,让娃自己吃饭也不再是一件难事啦!

多给宝宝做点尝试,多花点耐心,一步一步慢慢来,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家娃的方法的。

如果觉得自己做手指食物太麻烦、怕不成功,妈妈们也可以考虑买市售的溶豆、手指泡芙条、米饼等,这些也都可以拿来当做手指食物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与“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可以从给娃吃手指食物开始”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吃饭习惯,可以从给娃吃手指食物开始”还看
龙门举行关爱残障儿童活动 获捐1.5万元
诚泰保险关爱留守儿童 免费提供保险
孩子放学路上打闹 两家长护子扔啤酒瓶互殴
幼儿园作业进拼爹妈时代 各种等级作业大曝光
搬迁户儿童可保留原入学资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打孩子真的管用吗?6招帮你有效管教熊孩子
    孩子的午睡要注意什么 家长别大意了
    高校小学幼儿园返校怎样安排?北京市教委权威解答12问
    家长要注意了 孩子有这两个表现 不是情商高 而是缺爱了
    网络平台买卖儿童被封号,“送养者”必须严惩不贷
    99%的女性需要警惕的乳腺疾病健康知识
    情人节是你迈出成为父母的几步
    孕妈怀孕好好的 为啥胚胎停育了?
    孩子逻辑思维差 推荐这3种方法来改善
    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儿童防护?
    见过世面的孩子 父母都有这些特点!
    妈妈,你知道吗?这不是疾病,只是症状
    出汗多,对孩子身心的不利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孕期多吃核桃好处多 孕期健康饮食建议
    科学育儿才是最后王道 新手妈妈要避开的误区
    温暖的心图画书:99只青蛙兄弟的春天
    哪些记忆方法帮助孩子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教育部: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化解民办幼儿园面临的实际困难
    疫情期间 请给监护缺失儿童特别的关爱
    养了一只兔子的妈妈没想到自己的三胞胎出现在笼子里
    专家: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战疫 方法你都做对了吗?
    专家教你科学防治带状疱疹 小小水泡为何让人痛不欲生?
    宝宝情绪理解有哪些误区?如何引导孩子管理情绪?
    疫情期间 孕妈咪在家要做些什么?
    疫情中 孩子为何总是担心父母身体不好?
    孕期饮食多清淡 让你远离妊娠期糖尿病
    溺爱孩子对不对 溺爱孩子的负面影响
    宝宝学说话,父母不要帮倒忙
    现代生活中的家庭教育“隐性失陪”现象父母应警惕
    家长如何巧妙提高宝宝面对挫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