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童偷东西亲妈报警 并非最佳教育方式-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7岁女童偷东西亲妈报警 并非最佳教育方式

7岁女童偷东西亲妈报警 并非最佳教育方式

2020-08-05

7岁女童偷东西亲妈报警,并非最佳教育方式

议论风生

家庭教育不是公主公子式教育,也不是公安式教育,而是公民教育。

据报道,广东佛山南海警方近日接到一位母亲报警,称自己7岁的女儿在商场偷了东西,无论她和店员怎么问,小女孩都不肯承认,于是想到报警,为了给女儿一个教训。

在民警劝说教育下,小女孩终于承认,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妈妈开口要钱,一时没忍住就偷拿了几个。事后,女孩妈妈按商品原价进行了赔偿。此事曝出后,迅速蹿上热搜,网友围绕孩子偷东西,妈妈该不该报警话题争论不已。

有网友认为,妈妈好样的,是最好的榜样也有人觉得,这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这种情况也报警?有点浪费社会资源而女孩妈妈表示,她也是之前看到网络上有父亲用这种方法教育女儿偷拿东西,希望给孩子一个教训。

实事求是地说,遇到这种必须立即处理的情况,多数人往往都是从脑子里找经验、找案例,不太可能面面俱到考虑到利弊。因此,舆论对此不宜苛求,这位妈妈的做法,至少比那些护犊子无理争三分的妈妈好得多。

不过,从科学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说,这位妈妈或许还可以做得更好些。这种小事也找警察,显得妈妈有推卸教育责任之嫌。

若是家长们教育不好孩子都找警察吓唬孩子,一是警力有限,二是可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影响。小女孩终于承认自己偷拿,是因为有可能要坐牢,这种恐吓很有效,但也容易留下后遗症,孩子会觉得妈妈并不真正爱自己,平时那些爱都是假的。

相形之下,更好的办法是契约教育,既不狼,也不娘,而是明确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契约教育就是最好的规矩。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有规则意识,想要商店的东西,必须用钱平等交换,这就是契约,不管是条件不好还是妈妈不给钱,都不是违背契约的理由。违背了契约怎么办?一是自己被惩罚,二是补偿对方。

就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来说,家长首先平常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让孩子知道,如果违背了契约,不但要受到父母的批评,还要被父母记录信用,要赢得父母的信赖,必须修复信用。同时,要给受损的对方相应的补偿以弥补过失。

作为孩子,可以向店员表示道歉,妈妈可以告诉孩子替孩子出钱,但是回家后必须以力所能及的劳动来补偿妈妈替自己付出的金钱,以更好地遵守规则来修复自己的信用。

说到底,家庭教育不是公主、公子式教育,也不是公安式教育,而是公民教育。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与“7岁女童偷东西亲妈报警 并非最佳教育方式”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7岁女童偷东西亲妈报警 并非最佳教育方式”还看
家长闯幼儿园被打负主责
幼儿园“烂苹果”事件
苏州一幼儿园外教让幼童实景体验测血糖 被停职检查
幼教小学化被叫停
辟谣:小学不教拼音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午睡把握最佳时间 三大好处看得见
    包文婧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女儿春日萌照 是时候去享受户外阳光啦
    一女6年间嫁2夫生4娃 ,生而不养坑了孩子
    世界读书日——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绘本清单
    强势妈妈对孩子的影响
    是什么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赶快看看你占几条?
    你喝的酸奶是真的酸奶么?
    劳动与学习:劳动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身心
    幼儿园即将开学,查字典网小编为你提供一份“收心攻略”
    宝宝使用筷子可以开发智是真的吗
    想要宝宝聪明健康 准爸准妈不要酗酒
    叮!孩子的“五一”假期健康提醒已上线
    大姨妈来了就脾气不好 如何控制经期的脾气
    幼儿早期大脑潜能开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小儿斜视四大原因需警惕,查字典网小编教你三招来预防
    孩子爱上电子产品有哪些危害 5岁前改掉爱看电视的习惯
    熊黛林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两岁双胞胎女儿日常 笑称自己是"恶妈"
    国际不打小孩日 如何“制服”家里的急脾气宝宝?
    宝宝脾胃好才能更健康 3个判断小技巧家长需掌握!
    国家卫健委:小学生每天线上学习应不超2.5小时
    孩子把说脏话当趣味,父母不要着急责备,寻找解决根源是关键
    医生提醒:学生千万别戴这种口罩上体育课 损害不可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与家庭支持感知度有关系
    短视频时代 :95后宝妈抖音直播带货
    训练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的五个办法
    疫情下的民办幼儿园:现金流难支撑 优秀师资流失
    喝粥没营养?专家告诉你有关喝粥的几个真相
    能力养成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小小的儿童鞋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足部健康
    儿童太阳镜戴着好看易伤眼 儿童最好不要戴太阳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