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进入高温模式,照顾孩子时家长要牢记两暖一凉-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夏季进入高温模式,照顾孩子时家长要牢记两暖一凉

夏季进入高温模式,照顾孩子时家长要牢记两暖一凉

2020-08-04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夏季正式步入高温模式,出门十分钟,从头到脚都是汗,成年人上班都需要鼓足勇气再出门。大人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小宝宝们了。初夏尚且能用凉席和风扇代替,入伏后,开空调就成了家长的必然选择。

然而小宝宝身体娇弱,冷气输送模式若是错了,小家伙感冒发烧就在一夜间。这情况让家长们很是着急,不懂这其中的分寸在哪里。作为家长,我们要如何保证孩子在适宜的温度下入睡又不会生病呢?答案是入睡前保证两暖一凉才行,查字典网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下。

三伏天,宝宝怕冷还是怕热?

有些家长说了,小宝宝是最不怕冷的,因为他们天生体温比较高,比大人少穿一件即可。这话就说的太肯定了。到了夏天,大人睡觉前都是只穿一件,难不成小家伙们要光着睡吗?怕不是第二天就要感冒送医院了。

按照科学的说法,宝宝的体温是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说白了,这是因为宝宝年龄小,大脑皮层还未发育完全,没办法做到对体温调节自如。因此,想要宝宝不冷不热,就要在入睡前牢记以下原则:

两暖:腹部要暖、后心要暖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腹部要暖的重要性,作为包含肚脐眼在内的身体部位,腹部的关键性不言而喻。一旦吹风着凉,第二天宝宝就会面临腹泻拉肚,饮食不进。这对宝宝的发育和免疫力来说是极大的伤害。

因此,在睡觉前,妈妈们必须保证宝宝的小肚皮是暖和的。入睡后更是如此,如果开着空调,妈妈们必须给宝宝盖上一层薄被,以保证宝宝的腹部不会被冷气吹到。

其次,后心部位是指宝宝的背部靠近心脏的部位。说白了,人体背部聚集着大量的神经,一旦风邪入体,宝宝的健康就会遭遇危机。所以,妈妈们睡觉前一定要摸一下宝宝的后心位置,确保温度适宜后再入睡。

一凉:小脚丫会凉

很多家长或许认为宝宝的脚丫子要暖和才好。事实上,这一道理是根据季节而改变的。

如果是冬天,宝宝的小脚丫自然要暖和点才能更好入睡。但若三伏天依旧如此,宝宝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小脚丫宛如火在烧一般。反倒不如凉一些更舒服。

当然,这里的保持凉爽并非是手脚冰凉,而是正常温度即可。总之,家长千万不要在睡前因为小脚丫冰凉而关掉冷气,不然一定会把宝宝热醒的。

最后,这里建议大家的空调温度维持在28度左右,不要开太低,也不要让宝宝对着风口,室内注意多通风,以免引发空调病哦。

查字典网小编想说,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是宝宝疾病的高发期,宝爸宝妈不要让孩子体温变化太大,尤其是空调房的温度不要太低,另外出门的时候不时查看孩子的状况,如果发现中暑,及时送医,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与“夏季进入高温模式,照顾孩子时家长要牢记两暖一凉”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夏季进入高温模式,照顾孩子时家长要牢记两暖一凉”还看
安全事故最高可罚2000万元 卖假药毒害孕产妇婴幼儿重罚
特殊教育是所有儿童的SOS
四岁小女孩贪玩戴上“魔戒”取不出
外籍“养父”被指虐待中国孩子
妇女幼儿园门前抱走3岁女童 众人联手拦下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白露到了,你得给孩子这么吃
    婴儿吃维生素AD有技巧,你给宝宝吃对了吗?
    孕期喝水有讲究,孕妈妈们知道吗?
    补铁又补锌的小辅食,十月龄宝宝的妈妈看过来
    四个小妙招,轻松告别产后肚
    秋季如何给孩子护肤
    第一次带宝宝出门,妈妈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几个宝宝一逗就笑的原因,值得宝妈一看
    三个小技巧,轻松解决落地醒
    陕西安康通报三起违规操办“升学宴”典型问题
    了解《小孩的神秘生活》,让你知道在幼儿园的社交规则
    想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要避免做这4件事
    早教机构现倒闭潮,托育机构未来命运如何
    宝宝吃奶的时候为什么总推妈妈
    国家“催生”,不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上海疾控中心发布本年秋季应当重点防控的几种疾病
    双胞胎家庭的压力,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你这样给孩子喂饭吗?快停下吧!
    新京报:教室就别装什么紫外线消毒灯了
    奶奶用“土方子”给娃治黄疸,导致娃身上长出硬硬的“黑毛”
    经常陪孩子做这几个游戏,孩子一般都会比较聪明
    小儿氨酚黄那敏副作用大,不要给孩子随便吃
    宝宝上火了?试试这款三豆汤吧
    幼儿园里,这3种孩子最容易受欺负
    萌娃哭诉名字太难写想叫小花 妈妈趣答当时考虑欠佳
    给孩子听音乐的家长要注意,“变味”音乐在毁娃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黏人?
    这款营养早餐,孩子爱吃又简单
    幼儿园老师说,"家境"不好的孩子有这3个特征
    带生僻字的新生名字难坏老师,家长取名需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