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0个吓坏妈妈们的宝宝问题,每个都不用担心!-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这50个吓坏妈妈们的宝宝问题,每个都不用担心!

这50个吓坏妈妈们的宝宝问题,每个都不用担心!

2020-04-21

鲁迅说:当今家长养孩子最大的矛盾,莫过于该把宝宝当小孩儿时,却非要以成人视角来判断;反之,该把宝宝当一个人时,却又觉得他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别质疑,全天下的金句都是鲁迅大大说的。 )

怎样把宝宝当宝宝,是每个粑粑麻麻的必修技能。当我们学会站在宝宝立场,看到正在努力适应新世界的小家伙原本该有的样子,自然一切尽在掌握中。

揭开宝宝面纱这活儿就让本菌来吧,但是看完后可别只来一句“十月菌你怎么不早说!”然后,我们又在后台提问处相遇了......

初来乍到,有点不适

1. 在小宝贝儿诞生第三天,便懂得往外排出一些液体,先让自己“瘦身”10%,来减轻生存负担,更好的适应新世界(论减肥的重要性)。不过,一般到一周后宝宝就会恢复体重啦。

2. 麻麻都会担心宝宝出生后没奶吃,你以为宝宝不知道吗?TA其实在胎儿期便储备了足够能量,出生后不吃不喝撑个3-5天也可以的。当然,这也是为了给妈妈预留母乳产出时间(一般在三天后),所以千万别急着给喂配方粉,宝贝不爱吃!

(宝宝早就懂得这人世间真理想吃美味,就要学会等待。)

3. 小宝贝儿最善用哭声来昭告天下“我不好惹”。外界稍有变动,或发出声响,哪怕是熟睡中,TA也会用“哇哇”哭声来表达初到新环境的不爽。快让宝宝回到妈妈的怀抱,这是TA心中最安心的地方。

4. 熟睡中突然惊跳一下,可不是宝宝的恶作剧,TA只是不太适应外界的刺激,神经抑制功能较差,等宝贝3、4个月大时,这种现象便会慢慢消失。

5. 新生宝宝浅睡眠时还会出现双手突然上举的情况,注意这不是“投降”或“中风”,只是宝宝的拥抱反射而已,正常3-4个月就会逐渐消失。

6. 同样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小宝宝自带颤抖下巴,时不时就会不自主的抖动一下。

7. 6个月前的小宝宝,睡觉时呼吸会出现忽快忽慢,甚至暂停的现象,别担心,宝宝5%的睡眠时间里,呼吸都在遵循这样的模式。这只是宝宝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都没发育完全。所以Let it go喽。

(当宝宝大于6个月还出现这种现象,这时就要注意了。)

8. 每次听新生宝宝呼吸声,总有一种感冒或喉咙有痰的错觉。其实只是小宝宝喉咙软骨发育还未完善,喉咙里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一般等到6个月至1岁,柔软的喉头慢慢变硬就好了。

9. 宝宝虽不会说话,但总善于制造各种声音。TA会用膈肌收缩和声带快速闭合发出打嗝声。这时往嘴里塞个奶嘴,你会发现奇迹。

10.宝宝打喷嚏是为了把跑到鼻腔里的灰尘或粘液,这些脏东西清除出去,可不是生病了。

11. 同样,小宝宝爱咳嗽也是这个原因,打喷嚏和咳嗽是婴儿清除呼吸道的唯一途径,不是生病。若是伴随着发烧,不好好进食、睡觉,这时则要注意了。

12. 小宝宝爱表现“憋屈”的样子,小腿蜷起使劲抻,浑身扭来扭去,使着劲,脸憋得通红,还会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这只是TA努力生长的样子,一般持续1-2个月就会自动消失。

13.宝宝体温总是不走寻常路,时高时低,波动很大。而这只是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而已。所以比起多穿衣服,维持稳定温度更重要!

14. 因新生儿食管和胃之间的阀门(下食管括约肌)还没发育完善,阀门关不严实,容易造成反流现象。所以吐奶成了大多宝宝的必经阶段,尤其在宝宝吃太多或吃太快时会更明显。

15. 刚吃的奶全吐出来,本菌可以证明,这绝不是宝宝对妈妈的吐槽!快看看喂奶前宝宝有没有大哭过或奶嘴孔太大。一般吞咽太急,吸入太多空气会造成幽门痉挛,这时竖直抱起宝宝,轻轻拍后背会缓解很多。

16. 刚出生的宝宝会排出暗绿或者黑褐色的胎便,别大惊小怪,只是胎儿期在妈妈肚子里积累的废弃物而已,一般两三天后就会好转。迟迟没有,就要去医院了!

外貌进化论

17. 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时还带着“保护衣”,皮肤上会有一层白色油腻的胎脂,一般在出生后1-2天内会自己吸收,可别给擦了。

18. 像蛇一样,小宝宝还自带全身脱皮神技。这只怪新世界太干燥,毕竟以前可以用羊水来保湿。好在皮肤可以慢慢适应,过几周就会好很多,若是出现皮肤开裂或流血,可以给抹点凡士林。

19. 出生后宝宝身上出现的大片淤青和瘀斑,恰是TA在产道里曾努力的证明,过几天就褪去了。

20. 判断新生宝宝是不是顺产,看TA头皮顶部和后脑勺有没有一块圆形隆起就够了!不过一般一天后你就看不到了。

21. 不管你是强迫症还是洁癖麻麻,千万别抠宝宝头上的乳痂,人家过几周或几个月会自动消失的。

22. 有些刚出生的宝宝像是刚打了一架,头部会有瘀伤或擦痕,没错,这是TA和生命的搏斗(产程中骨盆挤压或产钳造成),最终时间会抚平伤痕。

23. 小宝宝身上大片的小红斑片状的红疹,让全家人心急火燎,但其实是唬人招数。这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皮疹,叫“毒性红斑”,一般会自行出现和消失,最多持续两周,并没有传染性。

24. 宝宝鼻子和下巴处还会出现白色小点点的疹子,看起来突起,但是摸着却很平滑,粟粒疹是它真身,时间会让它消失,无须治疗。

25. 别以为痤疮只是青春期的事儿,刚出生不久的宝宝面部、颈部、胸部上方和后背也会出现类似青少年痤疮的红疙瘩。不过它们之间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婴儿痤疮会自动消失。

26. 妈妈对“天使之吻”(鲑鱼红斑)并不陌生,长在眼睑、前额或上唇,是长红色或粉色的斑块。这是个无公害的“吻”,一般会随着时间消退,也有可能不会褪去。

27. 不少妈妈向我喊冤,说没打宝宝屁股,怎么又一大块淤青?一大片蓝灰色胎记,其实是蒙古斑(非蒙古人也会有)。这种胎记到童年时就会自动消失。

28.摸宝宝后脑勺时会感觉有一块软软的地方,这是头骨还未完全闭合的空隙,叫囟门,虽然摸着很柔软,但是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触摸这个部位也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29. 因产道压力,刚出生的宝宝鼻子都是扁平的,一两天就能回到正常状态。千万别捏鼻子,宝宝不是泥人!

30. 产道挤压还有可能让宝宝白眼球上出现血点,这和头皮血肿是一个道理,一般1个月内会自行吸收。

31. 没熬过夜的新生儿,眼睑也是水肿的,有些宝宝甚至会肿到无法立刻睁开眼睛,这都是正常的,一两天就会好。

32. 小宝宝只能“干打雷,不下雨”的小秘密,不知道被多少麻麻发现了?只因泪腺还不够发达,挤出来的眼泪最多润润眼球,还不能梨花带泪。一般等到宝宝6个月大才能真正的泪流满面。

33. 因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宝宝虽没泪但眼屎多,别管,自己会好。

34.剪脐带时妈妈和宝宝都不疼,脐带并没有神经,和剪指甲头发是一个道理。

35. 同理在给洗脐痂时,也不用担心会弄疼宝宝。脐痂脱落还会少量渗血,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检查是否有红肿和肉芽。

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36.小宝宝的对眼,非“斗鸡眼”,只是新生儿调节眼球活动的肌肉发育不完善,双眼协调力差造成的,一般2-3个月就会好了。新生儿出现斜眼也是同理。

37. 你掉发是岁月的残酷,小宝宝后脑勺没头发只是在床上来回磨擦的结果,枕秃≠秃顶,还会长出来的,别让缺钙背锅!

38. 新生儿掉头发也会很厉害,用手一抹就会掉下来很多。别慌,掉胎毛呢,三岁后会回归正常。

39. 有时会看到新生儿的舌头后方有白色的舌苔,千万别说是上火,这只是吃到浓稠的后奶留下的。

40. 母乳是宝宝最棒的口粮,别动不动给扣黑锅!母乳宝宝出现便秘,不是上火,也非母乳不好,等宝宝肠胃系统发育完善,消化功能增强能完全吸收母乳营养时,便秘次数自然就少了。

41. 宝宝嘴唇上长白泡更不是上火,或者母乳麻麻吃咸了。宝宝1个月内会起3-4次是上皮组织脱落,是很正常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宝宝稚嫩的皮肤在吃奶时泡成这样的。

42. 不止成人,小宝宝手上也会长“肉刺”,这可不是缺什么维生素,只是好动宝宝乱抓的。

43. 男宝宝阴囊水肿,女宝宝阴唇肿胀,都是正常的,大多数1岁之内就会好。

44. 不想让宝宝得乳腺炎,就别用手挤宝宝乳头!乳房肿大只是受母体内雌激素和催乳素的影响,等1个月左右会消失的。

45. 女宝宝还会有“假月经”现象,会轻微阴道流血。这是胎儿在母体内雌激素水平高,出生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宫及阴道上皮组织脱落造成的,可不是宝宝生病了!

46. 小宝宝睡一觉会满头大汗,注意,这不是体虚!不是缺钙!当你知道宝宝较差的调节体温的能力和高新陈代谢,只能通过出汗的方式来散发热量时,就知道宝宝有多冤了。

47.爱摇头≠缺钙。只是宝宝耳内平衡还没发育好,等慢慢大了就会好。

48. 小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大便常常会出现奶瓣,不少妈妈会误解成拉肚子。其实只要宝宝生长良好,无需担心。

49. 有些新生儿口腔上腭和齿龈边缘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球状颗粒,看上去很像长出来的牙齿。这种“马牙”其实是因为胚胎期牙板未完全吸收造成的,是正常生理现象,不会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一般2—3周后会逐渐消失。

50. 第五十条,麻麻只需要记住一点——别急着把宝宝归类到成人运行规律内,TA还只是个努力适应新世界的小宝宝!请给TA点时间,慢慢来!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这50个吓坏妈妈们的宝宝问题,每个都不用担心!”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这50个吓坏妈妈们的宝宝问题,每个都不用担心!”还看
有远见、有格局的家长会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
如果孩子的腿部有这几个特征,家长就不要担心他的身高了
育儿知识:出牙期的宝宝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母乳喂养新发现:可减少婴儿体内耐药细菌
少儿教育等商家卷款跑路频发 媒体:监管正提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妈妈背患病儿子一路读到清华博士 为母则刚伟大的母爱
    坐月子到底坐多少天?大部分人都回答错了
    这种辅食老人们经常给孩子吃,没营养还会伤害孩子
    中考765分学霸军训中暑离世!悲剧给千万家长敲响警钟
    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两类千万别错过!
    早教班、兴趣班怎么选?是否必须上?
    用药不当 3万儿童陷入无声世界,家长们对孩子谨慎用药
    孩子感冒发烧,家长要学会分辨是不是肺炎球菌感染
    北京中小学下周开学 这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开始查了
    婴儿吃维生素AD有技巧,你给宝宝吃对了吗?
    成都通报幼儿园师生发热腹泻事件
    断夜奶指南:宝宝安睡一整夜宝妈睡好一整觉
    开学季即将到来,你的宝宝开始公交安全教育了吗?
    北京中小学首批学生开学 涉及中小学59万人进校园!
    宝宝上火了?试试这款三豆汤吧
    4个月女宝因接种疫苗致残,6种“亦正亦邪”的疫苗需要关注
    家长这2种错误的行为,是在消磨孩子的“天赋”
    唐嫣母爱满满首次晒女儿玩具 当妈妈的幸福感爆屏
    哺乳期妈妈们注意了,这几种食物要坚决说不!
    怎么给孩子补铁?几个食谱送给你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宝宝睡得好不好?
    家长们注意了,幼儿园衔接没做好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疾病
    这几种情况下,宝宝睡得太香并非好事
    给宝宝多吃些这两种食物,宝宝聪明长得高
    孩子这3种信号说明到了猛长期,一定要抓住
    四个小妙招,轻松告别产后肚
    孩子午睡时间是越长越好吗?
    带生僻字的新生名字难坏老师,家长取名需要慎重
    花季少女洁身自好却未婚先孕, “一碰就怀孕”女生要注意了
    这几种二手婴儿用品,即使是别人送的,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