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男童被埋” 事故责任根源到底是什么-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四男童被埋” 事故责任根源到底是什么

“四男童被埋” 事故责任根源到底是什么

2020-04-21

视频截图

这是一起让人难以接受的人间悲剧。

4月18日17点30分至22点40分,河南原阳县盛和府小区工地的土方中发现4名儿童尸体,之后包括项目法定代表人吴某在内的7名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19日晚间,该案调查组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这是一起刑事案件,目前仍在调查中。

无论如何,四男童被埋,四条幼小的生命戛然而止,这都是一件令人扼腕痛惜的事件。然而更加令人悲痛的是,如果不是涉事工程项目安全漏洞百出,或许这场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从报道情况看,关于这个工程项目本身,也有许多疑问待解。该涉事施工方的违规迹象还不少,因此家属质疑的工地安全措施不到位,并非没来由。

报道中提到,该小区工地周围建有围挡,但有很多破损,无论大人小孩均可以经由破损处进入工地、温庄村多位村民称,事发时,该工地仍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上应标明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监理单位电话,全部为空白等,都说明涉事项目方的施工安全管理,明显有不到位之嫌。

不仅如此,涉事项目于2019年7月10日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020年4月14日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为何还能一路绿灯,这背后有没有失职渎职的情况、利益输送等情况,显然也应该查清楚。

对这一点,原阳县住建局表示,事发工地项目的施工许可手续还未审批通过,事发3天前即4月15日,该局曾对该项目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停工,并要求一周内办理相关手续。

也就是说,这起悲剧发生的时间,事发工地应该处于停工状态。那么,整改期为何还有施工行为发生?

对这些情况,办案机关也应在调查中顺藤摸瓜,拿出令公众信服的公开结论。据了解,当地将对监管和执法不力的城管执法监察局进行调查,这也是回应公众质疑的应有之态。

目前,此案定性为刑事案件,这说明在现有的事实证据下,刑民界限已经区分,这也为彻查事实真相、扫清公众心头疑云,打开了方便之门。

对于这起令人痛心的四男童被埋案件,有必要在定性刑案后,以彻查到底廓清真相、挖出事故之源,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给公众以交代,也让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与““四男童被埋” 事故责任根源到底是什么”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 切勿“以牙还牙”吼回去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们将来会感谢你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孩子
看过““四男童被埋” 事故责任根源到底是什么”还看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
良好的伙伴关系,影响儿童6大发展
宝宝夏季出汗多 新手爸妈要正确护理
民法典发布,将给未成年人的生活和成长带来重大影响
荔枝吃多了不仅上火 宝宝要警惕“荔枝病”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心理压抑的7个信号
    浅谈孩子的气质类型
    孩子胆小怎么办
    网友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如何锻炼孩子的逆向思维
    宝宝早期的教育 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
    宝宝情商的提升法
    1岁宝宝的自我意识发展
    如何陪孩子度过地震创伤?
    如何应对冒险宝宝?
    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能力
    父母应该满足婴儿的交际需求
    孩子的心里话,你听过多少?
    宝宝情商的培养
    孩子的愤怒怎样控制?
    幼儿经常吮手指可能是心理问题
    洞察宝宝心理的亲子游戏
    批评孩子,3种错误方式不可取
    孩子为什么会做“两面派”
    3岁宝宝逆反期原因有哪些
    4个方法,让孩子不再怕黑
    孩子胆小更不可叫孩子“胆小鬼”
    妈妈个性太强导致孩子没主见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分年龄段训练孩子幽默感
    能带给婴儿安全感的声音
    离婚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精神危机
    必要时让孩子吃点苦
    如何让慢性子的宝宝“提速”?
    宝宝喜欢咬指甲兴许是心理焦虑
    早教专家: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