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

2013-10-10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5的组成,知道5可以分成2和3,3和2,1和4,4和1。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活动准备】

1.小盘每人一只,瓶盖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双面雪花片等)。

2.二套练习纸每人各一份。

3.教师用范例表各一份。

4.数形小方块若干。

5.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每人手持5只瓶盖,在小盘里撒,看看瓶盖有几个朝上,几个朝下?(边撤边做记录)

能力强:用铅笔写在记录纸上。

能力弱:用数形小方块在记录纸上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讨论:

(1)你玩出了几种方法?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2)用什么好办法把这四种方法全部记住?

4.小结:撒5只瓶盖按正、反面区分有四种不同的结果。

(边归纳边有规律地记录于范例表中)

5.延伸活动:

(1)可与同伴比比,看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后,也与爸爸、妈妈玩这一游戏,比比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

1.幼儿每人一张图表,上面有许多空格,请幼儿将其补填完整。

提示:

(1)观察表格中的不同点。(圆点与数字的区别)

(2)按照表格中圆点与数字的提示,正确填写。(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圆点,则下面的空格也用圆点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数字,则下面的空格也用数字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能力强:用笔直接记录于纸上。

能力弱:可用5只瓶盖操作,并用数形小方块表示。

3.讨论:请个别幼儿在范例表中进行操作,并要求全体幼儿验证。

三、讲评、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与“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我帮小猴找到家》
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一比-轻重》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认识椭圆形》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沙滩历险记-数经验》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营救公主》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15只老鼠的礼物》
中班下学期数学活动教案《圈数字》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详案《给图形宝宝排队》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鸡捉虫》
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找规律》
看过“大班数学教案:学习5的组成”还看
中班数学活动:能干的小青蛙
中班数学活动:数字-我们的好朋友
中班数学活动:等号、不等号
中班数学教案:拼数块
中班数学活动:多种多样的洗涤用品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小班数学教案《过生日》
    小班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玩具一起玩》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香喷喷的轮子》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奇怪的一对》
    中班科学教案《光的折射》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蝴蝶树叶》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老鼠娶亲》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蜜蜂做工》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未来的汽车》
    小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淘气的小猫》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躲猫猫》
    大班体育游戏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和沙包一起玩》
    小班音乐教案《找朋友》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数星星》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你很快就会长高》
    小班美术教案《小松树》
    大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中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摘苹果》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花儿与花瓣》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数与量》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新年贺卡》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叶子鸟》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农作物编迷会》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蔬菜一家子》
    中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水》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漂亮妈妈》
    中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数字宝宝找朋友》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剥橘子》
    小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战胜大灰狼》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顶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