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保护内河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内河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摄像机(录有污染严重的内河、治理过的内河)
2、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参观过福州的内河;请幼儿向家人了解有关如何治理、保护内河的方法,并画下来。
(三)指导要点:
1、谈话引题,引导幼儿回忆参观内河的情况。
“前几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哪条福州内河?”
“你在内河上看到了些什么?”(河上有很多垃圾,有很多污水排放到内河里等等)
2、观看录像,师生共同讨论内河受污染的原因。
(1)观看受严重污染内河的录像。
提问:现在的内河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内河吗?”
(2)观看治理过的内河录像。
“治理过的内河美吗?美在哪里?”
(3)讨论:为什么内河会变得又脏又臭?
3、交流保护内河的办法。
(1)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使内河的水变清呢?
(2)幼儿互相交流保护及治理内河的办法。
(3)个别介绍,师小结。
4、延伸活动:
(1)绘画——我心中的内河
引导幼儿画保护内河的宣传画、画美丽的内河;启发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心中的内河描绘下来。
(2)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我心中的内河”送给周围的人;张贴保护内河宣传画,请人们共同加入这一活动中来。
二、自我反思
(一)活动成功之处:
1、活动设计合理,活动过程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设计比较合理,环节清楚。整个活动过程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既有参观、采访,又有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各个环节,充分展示了幼儿实践的过程。孩子们通过参观内河,从而发现福州内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内河的水会变得这么脏?”,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老师的组织下采访内河周边的居民,他们学会了自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这些都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设方案、解决问题等特点。孩子们经过亲身实践已经初步感受到保护内河的重要。
2、充分发挥家长资源,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不仅从网上下载了内河的图片,从报纸上收集了许多受污染的内河图片,还有些热心的家长用数码相机拍下了家附近的内河。林子怡小朋友带来了安泰河边一摩托车修理铺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内河的照片;张靖凡小朋友也带来两张照片,上面还有妈妈写着的两句话——“我家门前有条河,其实它还挺美的。”
原来那条河就是已经初步治理过的晋安河……孩子们将自己与爸爸妈妈共同收集的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着,林宇小朋友还把自己在家中画的内河里小鱼和鱼妈妈的对话讲给同伴听“妈妈我难受!”“我们还是快点离开这里吧!”。可见,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与教育下,不仅对污染过的内河、治理后的内河有了初步的印象,还对内河污染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3、活动中师幼关系融洽,体现教师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在活动中我提供了大量让幼儿自由交流的机会,我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肯定和接纳他们。因此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鼓励下,积极性高,能大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且个个“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当他们讨论“希望以后的内河变成什么样?”时,有的说“内河变干净了,小朋友就可以在上面划船,老爷爷可以在岸边休息锻炼。”;有的说“内河变清了,小鱼、小青蛙、小乌龟就不会离开了。”……他们的想法丰富多样,因此在画《我心中的内河》时画面内容很丰富:蓝蓝的内河,清澈的河水,河面上有小鸭在游水;河边小朋友在跳绳、做游戏;岸上绿树成荫,鲜花怒放……
(二)活动不足之处:
1、活动最后环节形式单一,不利于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因中班幼儿较少开展类似的综合实践活动,我考虑到孩子的表现能力有限,因此活动的最后环节主要以绘画“我心中的内河”为主,形式较单一。如果能引导孩子用多种形式进行创作,如沙盘建构美丽的内河;粘贴绘画心中的内河;为宣传保护内河做准备等形式再现希望中的内河的话,幼儿的选择性更强,也更能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学细节考虑不周全。
幼儿收集来的图片资料大多较小,当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交流时,许多幼儿无法看清楚。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放大图片让全班幼儿欣赏交流,效果会更好。
上一篇:环保教案:食品清洁剂
下一篇:环保教案:能用的水只有这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