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唱歌的小麻雀》-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唱歌的小麻雀》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唱歌的小麻雀》

2019-11-15

设计意图:

《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作品中角色较多,我将有关角色认知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为理解故事埋下伏笔;故事后半部分层层递进,既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理解、想像的线索,又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及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书的内页制作如图,前一页都比后一页短一些,每一页上都有一棵树的造型。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一、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

(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

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宝宝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听故事,行为练习——和小麻雀一起为小鹿唱最好听的歌

1.播放录音故事。

2.引导幼儿静静地等待小鹿醒来,在最后时刻,教师用醒来的小鹿形象调换原来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带领幼儿和小麻雀一起为醒来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谢懂得关心别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附:爱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树顶上,住着一只爱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声可好听了,小动物们都喜欢听。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树顶上,大声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树林里,有只麻雀爱唱歌……”突然,从下面传来一个声音:“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

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吗?为什么不要我唱?我得下去问明白。”小麻雀往下飞,看见猫头鹰,问:“猫头鹰,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猫头鹰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又往下飞,看见啄木鸟,问:“啄木鸟,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啄木鸟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继续往下飞,看见小猴子,问:“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小猴子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再往下飞,看见一只小松鼠,问:“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吗?”

小松鼠说:“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问:“为什么呢?”

小松鼠说:“你飞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麻雀飞到树底下,呀!草丛中的鹿宝宝正在睡觉呢。小麻雀不唱歌了,轻轻地飞回树顶,安静地等着、等着……她想,等鹿宝宝醒来了,我要为她唱一支最好听的歌。

课后反思:

结合平日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在说话时,不太会控制音量,有时很大声,常常会影响到别人,之所以选择这节《爱唱歌的小麻雀》因为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小小的悬念吸引着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

同时,小班孩子对周围环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对小鸟、小乌龟、小兔子等动物充满了关爱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语表达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单一、个别小朋友还出现不愿意说等现象。为了鼓励孩子们愿说、敢说,我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选择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让他们在喜欢的角色中更加激发孩子其说的愿望。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教案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理解和体验”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目标。

首先从认知目标中让孩子理解故事,通过图片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其次在能力目标中培养孩子根据图片内容参与故事讲述,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

最后在情感目标中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培养移情意识。在活动中我让孩子重点学说故事中对话部分,同时突破难点让孩子感知故事中动物上、下空间方位。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法!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点,我在这节课中利用废旧挂历,通过翻阅自制的绘本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移动教具让孩子感受上、下空间方位,从而让幼儿有兴趣的接受并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动物的对话,感受愉悦情感。最后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培养幼儿移情意识,进一步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很流畅,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平时孩子还要活跃,在这节课中还需要提高孩子的互动性,让全体孩子都能更加大胆的去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同时在反思中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入情境性游戏,让小班的孩子在操作中或者游戏中显得更加活跃。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与“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唱歌的小麻雀》”相关文章
小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故事教案详案《爱玩的小鸡》
小班上学期语言儿歌教案《绿树叶》
小班优质语言教案《公公和冬冬》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云朵棉花糖》
小班优质语言教案《肥皂泡泡》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月亮和星星》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水果宝宝去旅行》
幼儿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变变 好玩的香蕉》
小班语言优质教案详案《公共汽车》
小班语言故事教案《小猴请客》含PPT课件
看过“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唱歌的小麻雀》”还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和我的妈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夸夸我的好老师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传递微笑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亲亲绿色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声音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有趣的蛋宝宝"之:谁转得快—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各种各样的声音》(小班科学)—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稀奇动物园—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小班常识---小耳朵听一听—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科学:黄豆宝宝变魔术—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快乐的小音符(音乐)—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小娃娃跌倒了(一)—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妙妙和喵喵的信—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猫捉老鼠(音乐)—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桔子(科学)—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它们到哪里去了(小班科学)—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好玩的电线(小班科学)—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水果屋里的毛毛虫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小老鼠上楼梯(中班音乐)—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会跳舞的娃娃 (小班科学)—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打击乐器(中班音乐)—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我喜欢的车的档案—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爷爷一定有办法—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小班科学:树叶—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松鼠访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有趣的节奏小屋(中班音乐)—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故事教案:南瓜房子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高人矮人(音乐)—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龟兔赛跑(音乐)—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好爸爸、坏爸爸(音乐)—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小脚真能干—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糖果—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音乐活动:歌曲——《手指歌》—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