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2013-08-19

大班语言:大树和男孩(看图讲述)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的细节,能大胆表达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2、感受图片的意境,乐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朋友之间的关爱,体会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4幅。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带来了几幅关于“大树和男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看图讲述(逐幅图片观察)。 
第1幅: 
1 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小男孩在跑步。 
——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2 你怎么知道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因为他的手这样子。(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用手势表示,其他幼儿模仿动作。) 
3 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大树呢? 
——大树伸出树枝要抱小男孩。(老师追问:是大树的什么?你来指指看。小朋友在图片上指出到底是大树的什么。) 
——树枝!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它想抱小男孩。 
——跟小男孩打招呼。 
4 完整讲述。 
第2幅:小男孩来到大树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对下一幅图片的观察充满期待。) 
1 他们在干什么? 
——睡觉。 
——休息。 
2 谁有不同意见?大树是怎样做的?大树有变化吗? 
——它一只手伸得好长。(幼儿模仿动作) 
它长长的手指在指着谁?它为什么要指着他?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捉迷藏。(师生模拟“捉迷藏”的游戏) 
怎么玩?(请幼儿完整讲述,当幼儿讲述出现困难时老师给予动作提示,幼儿讲不下去时,请下一位幼儿“接力”讲述。) 
3 师生完整讲述,及时捕捉幼儿创编的角色对话并给予肯定。 
4 完整讲述。 
5 玩着玩着,小男孩怎样了? 
——困了。 
困了?要不要休息呀? 
——要,在大树旁休息。 
——在大树下。 
第3幅: 
1 谁在哪里干什么? 
——小男孩在大树旁边睡觉。 
2 大树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 
——变成圆圆的月亮。 
——像屋子。 
——像一把伞。 
    3 大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它想遮着小男孩,不让阳光晒着他。  
如果有大树为我遮阴,我就会睡得怎么样?  
——很香。  
——很舒服。  
老师模仿大树为幼儿遮阴,提问:有什么感觉?  
——很舒服。  
——睡得很香,没有阳光。  
4 完整讲述(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图片讲述中)。  
5 大树热情地欢迎小男孩的到来,跟他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男孩子累了,大树为他撑开一把伞,为他遮风挡雨。大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关心他。  
——他们是好朋友。  
第4幅:  
1 (老师用拥抱的动作表示对幼儿的关心)我们一起看看大树和小男孩有些什么关心的动作。  
——大树做摇篮。  
——荡秋千。  
2 (师生模仿大树和小男孩的动作)大树和男孩在干什么?  
——拥抱。  
3 他们为什么要拥抱在一起?  
——因为他们感情很好。  
——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 完整讲述。  

三、完整讲述四幅图片。  

四、原来互相关心除了一起玩游戏、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之外,一个拥抱也是一种爱。我爱你们!(师生拥抱)  
1 平常是谁给你拥抱最多?  
——爸爸、妈妈。  
2 爸爸、妈妈除了给你拥抱之外,还会给你做什么?  
——亲一亲。(亲一亲是一种爱的表现)  
——好好照顾我们。(好好照顾我们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3 原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爱我们的人,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爱我们,那我们也爱他们吗?你会怎么去爱你们所爱的人?我相信你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诉他们——你爱他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图片节选自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图画书作品《爱心树》。看似简单的线描画面,虽然没有孩子喜爱的色彩,但却蕴含着许多秘密,能激发起孩子反复观察与积极讨论、讲述的欲望,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在过程中的投入。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手段与孩子共享活动的愉悦。  

第一,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细节。在以往的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常常只注重对主体物的观察,忽视细节部分,而那些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留下的细节,通常与主题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如果对其缺少关注。就会妨碍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树枝的变化绘画得生动、拟人化,我不断引导孩子对这些细节及其变化重点进行观察、展开想象,使孩子在反复的观察与讨论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孩子们也乐此不疲。  

第二,教师语言的引导与层层追问。活动中我通过运用适当的语言提示帮助孩子观察画面,连贯讲述,对于孩子的回答,能注意及时捕捉,层层追问,并注重帮助孩子对观察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升。如当观察讲述“男孩向大树跑来,大树弯下腰伸出手臂欢迎他的到来”这一画面时,我用语言进行提示:“男孩子来到大树下,他会干什么呢?”当出现下一幅画面“大树和男孩玩‘捉迷藏’游戏”后,我又提示:“玩累了,会做些什么事情?”此时幼儿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日常游戏中的感受带到讲述中,形成新的体验,并积极展开想象,进入下一画面的观察和讲述中。当孩子带着切身体验重回画面进行讲述时,他们中的多数在语言表达上更为丰富、更富有创意。  

第三,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有效地感染幼儿的情绪,并在情感互动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如在观察大树与男孩捉迷藏这一画面时,我们一起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孩子模仿角色的行为和创编角色的对话。孩子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画面营造的氛围,体现大树和男孩双方亲密无间的关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故事教案详案《爱玩的小鸡》
小班上学期语言儿歌教案《绿树叶》
小班优质语言教案《公公和冬冬》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云朵棉花糖》
小班优质语言教案《肥皂泡泡》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月亮和星星》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水果宝宝去旅行》
幼儿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变变 好玩的香蕉》
小班语言优质教案详案《公共汽车》
小班语言故事教案《小猴请客》含PPT课件
看过“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男孩—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还看
大班语言社会教案:等车
美术教案:学剪青蛙
幼儿园小班故事教案:小猫咪咪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顽皮的小雨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路沙沙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拼图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认识相邻数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鸭妈妈找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变成一样多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设计:学刷牙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拼角剪角
    小班主题教案《我家在这里》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去美食街的小老鼠》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和海洋球一起玩》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蔬菜联欢会》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看看谁最长》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让自己高兴》
    小班数学教案《投纸球》
    小班美术教案《好吃的烤面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认识“0”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元宵节的来历》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香甜奶昔》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愉快的郊游
    小班健康教案《小猎人》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保护我们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环境》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找妈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用多种方法数数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王老先生有块地》
    大班主题教案《制作书包》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生日快乐》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给妈妈过生日》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看图编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图形找家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勇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