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语言教案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

2016-02-24

教学意图: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的一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鲜的,他们对于如何在集体中学习,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毫无经验。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社会性情感更显得尤为重要。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我的小鼓响咚咚》仿编童谣。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

3、技能目标:

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

4、创造力培养目标:

培养初步的知识经验迁移和仿编能力。

教学隹备:

1、知识准备:

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

2、物质准备:

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图片及声音。

3、物质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

二、展开教育

(一)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童谣。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一遍童谣。

3、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请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4人一组,分2-3组)

(二)引导幼儿仿编童谣的后两句。

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根据6种图片如: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说出6种相应的象声词)提问:小鼓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呢?(当幼儿说出小鼓做的一种事情,教师出示相应课件图片及声音,请6个幼儿分别说出与6种声音相应的象声词及做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

(三)根据以上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仿编童谣。

三、活动结束教师小结活动过程,带幼儿把自己编的童谣带回去给别的小朋友听。

四、活动延伸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附童谣:

我的小鼓响咚咚我的小鼓响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声,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呦呦,这不行,妹妹睡在小床中,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说声:“懂,懂,懂”!。

相关信息:

童谣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

童谣的教育价值:

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这种文学形式,孩子们最容易掌握,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重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我园的童谣教学,让童谣进驻我们的心田,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充实儿童的涵养,可以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度过一个智慧快乐的童年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分三个环节。在学习童谣环节中,教师创设幼儿喜爱的“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学习童谣。幼儿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迁移生活经验,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快乐地完成了仿编学习。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教师本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可忽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要学会大胆放开自己,让自己充分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服务。亲切的态度,夸张的语态,优美的歌声等等。这些都是一节好的音乐活动所必备的。

活动重点立足于“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清晰、有表情地朗诵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因此,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充分感受、理解童谣,体验作品语言的结构形式、韵律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童谣。小班仿编活动的特点是:只要求幼儿在原有诗文的基础上换词,通过改变某个词来体现诗歌的变化。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仿编,更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创设“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运用直接示范朗诵和边做动作边朗诵的方式调动幼儿眼睛、耳朵等多种感官去欣赏和思考,从而更好地感受、理解童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运用“出示动作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出象声词”——“根据动作和象声词仿编童谣的后两句”——逐步过渡到“脱离图片自由想象仿编”的模式,师幼互动积极有效,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较好地完成了仿编目标。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相关文章
小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故事教案详案《爱玩的小鸡》
小班上学期语言儿歌教案《绿树叶》
小班优质语言教案《公公和冬冬》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云朵棉花糖》
小班优质语言教案《肥皂泡泡》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月亮和星星》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水果宝宝去旅行》
幼儿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变变 好玩的香蕉》
小班语言优质教案详案《公共汽车》
小班语言故事教案《小猴请客》含PPT课件
看过“小班优秀语言教案及反思《我的小鼓响咚咚》”还看
大班语言社会教案:等车
美术教案:学剪青蛙
幼儿园小班故事教案:小猫咪咪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顽皮的小雨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路沙沙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大班美术教案:会跳舞的树
    大班美术教案:建筑师的新图纸
    大班借形想象画设计:《自己的名字》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超级变变变》
    大班美术教案:草地上的小熊
    大班美术教案:蚂蚁王国
    幼儿园大班教案:轮子的花外衣
    大班美工活动设计:《蛋壳不倒翁》
    幼儿园大班教案:制作蜡染表情娃娃
    大班美工活动:有趣的螃蟹壳
    大班美术教案:画手套
    大班美术教案:神奇的果树
    大班美术教案:蚂蚁的家
    大班美术教案:骑自行车的人
    大班写生画教案《牵牛花》
    幼儿园大班教案:橘子变身术
    大班美术教案:蜗牛运动会
    大班美术教案:水果羹
    大班美术活动:光影添画——《贝壳艺术》
    大班美术教案分享:《变脸蛇》
    大班美术教案:美人鱼的鳞片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有趣的名字画
    大班美术活动《激烈的球赛》
    大班艺术教案教案:蜗牛运动会
    大班美工活动《稻草鱼》
    大班教案:制作雪人新年贺卡
    大班美术教案:石英砂作画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彩色格子衣服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设计:《忧愁的国王》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延伸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