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

2016-01-11

【活动目标】

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基本部件(显示屏及按键),并初步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

2、知道电子计算器的基本功用及优越性。

3、扩大幼儿眼界,增加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室,幼儿自带电子计算器。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子计算器,说出名称,讨论功用。

1、思考:你们带来的这样东西叫什么名字?

电子计算器是做什么用的?

2、小结:电子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人们用它算账,用它计算数的多少。

二、幼儿分小组讨论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

1、思考:电子计算器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下面又有什么?

鼓励幼儿在小组内相互看一看、比一比,熟悉电子计算器的外形基本构造。

2、在实物展示仪上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外形。

小结:电子计算器外形及基本构造。

三、幼儿分小组活动,学习操作电子计算器。

1、小朋友相互学习,找出自己计算器上的开关,学着用计算器做加减运算题。

2、请两位小朋友在计算器上用电子计算器做加减数学题。

小结:操作计算器运算加减的方法。

3、幼儿出题,大家一起操作计算器。

4、计算机出加减题,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演算比赛。

四、引导幼儿说出电子计算器的优越性。

1、思考:电子计算器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它?

2、小结:电子计算器算得快,算得准,携带方便。

五、回顾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进化,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延伸】

1、人类祖先类人猿用石头计数;

2、人类进化了,人们用绳子打结计数;

3、后来人们发明了算盘;

4、现在有了电子计算器;

5、还有更先进的计算工具“计算机”,能在几秒钟内计算出几亿个数。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小蚂蚁过河(沉与浮)》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开到哪儿去》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认识颜色》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详案《自然角里的小乌龟》
小班科学实验教案《看到的小草》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颜色躲猫猫》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给小动物喂食》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剥橘子》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
看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电子计算器》”还看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影子》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做果汁》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彩虹》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站起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幸福的手指家族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与解放军叔叔交朋友
    小班体育教案《小熊滚接球》
    小班音乐教案《小熊跳舞》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和垫子一起玩》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拖纸球》
    中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油和水》
    小班体育教案《欢乐纸球》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听一听,数一数》
    小班音乐诗歌教案《伞》
    小班体育优秀教案《走、跑、跳》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徐州三大广场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竞选主持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剥核桃
    中班语言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动物气象台》
    中班主题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在动物园里》
    中班语言教案《春天来了》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戴上手表做游戏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行为规范《讲礼节》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天天玩球》
    小班健康教案《眼睛》
    小班游戏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响罐》
    小班主题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买水果》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表情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细细长长的丝瓜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水果》
    中班美术教案《葡萄熟了》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各种各样的人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沉与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