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用的垃圾-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用的垃圾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用的垃圾

2015-11-1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用的垃圾

设计意图

游戏时,回收管理员浩浩正在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老师,小朋友把垃圾乱放。这个塑料瓶是可以回收的,他们放在不可回收垃圾箱里了。我仔细一看,果然,在不可回收垃圾箱里找到了很多像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的垃圾。我想,虽然我们在每个班级都投放了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但是大部分幼儿对于有些垃圾到底可不可回收不是很清楚。《纲要》指出:科学的内容要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身边的事入手。活动的内容要建立在幼儿的一定生活经验之上,是幼儿易于接受的。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活动,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些垃圾经过回收处理后可以变成新的东西,认识循环再造标志。

2.能够正确区分出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类的垃圾为有用垃圾。

3.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及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调查表《垃圾有没有用》。

2.轮胎从回收到再生的视频;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视频。

3.垃圾分类再生表。

4.可循环再造标志。

活动过程

1.了解幼儿已有经验

(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哪些?你觉得垃圾有用吗?集体填写《垃圾有没有用》的调查表。

(2)集体看结果,请个别幼儿说明理由。

(评析:垃圾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幼儿都能列举出许多。那这些垃圾到底有没有用呢?幼儿的意见就不同了。通过调查表进行统计,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2.知道垃圾可以再利用

(1)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a.观看轮胎从回收到再生的视频。

b.讨论:说一说轮胎是如何变成崭新的橡胶制品的。

小结:很多垃圾回收后可以加工制作成新的东西。

(评析:通过观看录像,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有些垃圾经过回收、加工后可以变成新的物品,引出了一个新的话题,这个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区分出有用的垃圾

(1)桌子上哪些垃圾你觉得可以回收后再生利用的,请放到篮子里。

(2)讨论: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觉得它有用?

(3)看视频《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讨论:你看到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利用的?

(废玻璃)字卡,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玻璃做的呢?玻璃回收后可以做成什么?

(废塑料)字卡,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塑料做的?塑料回收后可以做成什么?

(废纸)字卡,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纸制成的?废纸回收后可以做成什么?

我们再来看一遍课件(看课件时与幼儿一起讲讲)。

(5)幼儿再次操作,修正第一次的操作情况。

(评析:在科学活动中,猜测验证交流反思是4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小结知识点之前请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让幼儿猜测一下,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后加工成新的物品的,这样一来,在进行验证小结时,幼儿对知识点的印像就比较深刻了,也能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运用课件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各种垃圾是如何进行分类的,比老师直接口述效果要好得多。)

4.认识循环再造标志

(1)为了让人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有用的,还有一个标志,我们来看一下。

(2)出示循环再造标志。如果上面印有这种标志的话,就千万不能随便乱扔哦!

(3)出示一些印有循环再造标志的实物。

(评析:大部分幼儿对于循环再造标志都比较陌生,因此我直接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认识它,并通过出示印有这个标记的一些实物,加强幼儿对这个标记的印像。)

5.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寻找更多印有循环再造标志的有用的垃圾。

活动反思

垃圾有没有用?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利用的?这个问题是科学性比较强、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在活动前,我反复思考,怎样让这样一个比较枯燥的科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幼儿又能较好地掌握,达成活动目标呢。新《纲要》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儿童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儿童真正地做科学。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利用多种途径让幼儿进行操作探索、交流讨论。

于是,我设计了一份调查表和两次操作活动,并对从网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筛选,最后选用了一个轮胎加工再生的视频录像和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的课件。在活动流程上,我先通过调查表引出活动内容,然后设疑垃圾是否真的没有用?在观看了轮胎加工再生的录像后引出了活动的重难点哪些垃圾是有用的,接着通过操作活动、观看课件、教师小结、纠正操作活动这几个环节进行重点掌握。在活动的最后我还出示循环再造标志,对幼儿的知识做进一步提升。通过这一个个逐步深入的环节,幼儿掌握的情况都比较好。

但每一个活动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促使我去思考、改进:在进行分类总结时,讲到生活中的一些废纸是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有一个幼儿提到餐巾纸。由于我事先准备不充分,所以在幼儿提到这个问题时,我只是否定了幼儿的想法,但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相信也给这个幼儿留下了一个疑问。这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以后在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科学活动中的知识准备。这样,当幼儿有疑问时,我就能及时地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与“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用的垃圾”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小蚂蚁过河(沉与浮)》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开到哪儿去》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认识颜色》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详案《自然角里的小乌龟》
小班科学实验教案《看到的小草》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颜色躲猫猫》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给小动物喂食》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剥橘子》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
看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用的垃圾”还看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线电话》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镜子》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甜甜的糖果》
中班科学教案《好吃的蔬菜》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纸杯电话》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彩色兔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福气糕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想要快乐
    幼儿园小班健康优质教案《不挑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泥土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海带营养多》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详案《小老鼠打电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反思《小动物铺小路》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小鸟分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洗洗脸真干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
    大班优秀游戏教案《抽树叶》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猜猜这是什么花
    幼儿园大班优秀游戏教案详案反思《魔法师的学徒》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装罐子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脱套头衫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袜子对对碰》
    幼儿小班健康教案《这样的蔬菜特别香》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爬山虎长大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萝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乌龟上天
    幼儿小班健康教案《我要拉粑粑》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顶纸板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大和小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金鱼找朋友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爱心手语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课问十分钟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白天和黑夜
    大班优秀游戏教案《剪刀、鎯头、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20以内的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