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螺丝,大秘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螺丝,大秘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螺丝,大秘密》

2015-11-18

设计思路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螺丝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小小的螺丝却能将大大的物体牢牢地固定住,这大和小的强烈对比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同时螺丝的可操作性很强,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中感知螺丝的结构、螺纹的设计以及大小的匹配。

2.通过亲自操作、探索,知道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连接、固定物体。

3.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装备

1.每名幼儿8块积木(中间有孔),毛线、双面胶、小细绳(与幼儿人数相等),螺丝(直径与积木孔的直径相匹配),记录表一张,笑脸贴画。

2.不同直径的螺丝4组(每组中的螺帽、螺杆是匹配的,但提供给幼儿时是混放的。)

3.课件《小螺丝,大秘密》 (螺丝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螺旋线在生活中的运用图片),不同口径的饮料瓶和瓶盖,能拧的笔和笔帽。

活动过程

1.大胆想象,进行猜测

师:积木娃娃要和它的好朋友紧紧连接在一起,你有什么好办法?

实录:可以将积木插起来,用胶带粘起来,用绳子绑起来,用棍子从积木中间的洞洞穿进去。

师:今天我准备了毛线、双面胶、绳子、螺丝,猜猜哪种材料连接得最紧最牢?将你的黄色笑脸送给它。

实录:孩子们进行投票,双面皎得票最多。

2.动手操作,积极探索

师:到底谁能将两块积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呢?大家一起来将四种材料都试试!

实录:这个绳子绑好后积木还分着的;我用双面皎粘住了,可是用力一拉又分开了;我的螺丝挺紧的。

师:现在请你将红色的笑脸送给连接得最紧、最牢的工具。 (幼儿再次投票。)

小结:原来螺丝固定积木是最紧、最牢的。

3.仔细观察,寻找秘密

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螺丝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实录:因为它有个有洞的盖子和长长的杆,像夹子一样把积木夹紧了;因为她身上有一圈一圈的线,能够转起来。

师: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螺杆和螺帽里有一圈圈的螺旋线,所以螺杆和螺帽能够紧紧地咬合在一起,连接、固定物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螺丝连接固定的?

实录:门上面的锁有螺丝;电脑里面有螺丝;卫生间里挂毛巾的挂钩上面有螺丝;汽车上有螺丝;玩具上有螺丝……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螺丝的身影。 (观看课件。)

4.尝试配对,发现不同

师:老师这儿有许多不同大小的螺丝,想送给工人叔叔去连接、固定物体,可是螺杆和螺帽都混在一起了,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配对,用你们的巧手把螺杆和螺帽拧在一起。

师:在配对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实录:有的螺丝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拧不上去。

小结:螺丝、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拧紧,叫匹配。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固定、连接物体。

5.迁移经验,延伸活动

师:我还给你们带来了螺丝的一些好兄弟哟! (出示瓶子和笔)它们为什么是好兄弟呢?

实录:因为瓶子可以拧开;盖子里有螺旋线;笔里面也有螺旋线……

小结:是呀,人们在许多东西上都设计上螺纹,用来互相连接,又快又结实。其实,螺旋线除了可以连接、固定物品,还有很多本领,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案例分析

1.问题为线,层层推进

本次活动,我和孩子带着问题,通过观察和探索,一起发现螺丝的秘密。第一个问题:谁将积木连接得最紧、最牢?鼓励孩子大胆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得出螺丝是最佳材料。紧接着再次抛出问题:为什么螺丝有这么大的本领?孩子们认真观察,发现螺丝的结构、螺纹的设计。于是布置任务,请孩子将不同大小的螺帽和螺杆进行配对。提出问题:在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孩子们发现螺丝的粗细、大小、长短等不同,知道螺帽和螺杆必须要匹配才可以固定物体。

问题的设计将螺丝的设计原理进行了合理的分解,由表及里,在层层推进中幼儿将谜底逐步揭示。

2.操作为主,主动探索

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获得经验,在动手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操作一:在比较中发现螺丝有固定、连接的功能;操作二:在观察中发现螺丝的结构、螺纹的设计;操作三:在匹配中感知螺丝直径的不同。

每一次的动手都是孩子们积极思维和探索的过程,孩子们充满兴趣,同时他们自己也会提出问题:螺丝没有拧到积木的地方,积木为什么就松开来?为什么有的螺丝要很长,有的却很短?为什么有的螺丝的螺旋线只到螺杆的一半宁……这时候,就会有其他的孩子主动应答,说出自己的想法:螺丝就像夹子,两边靠住了才夹得紧;长的螺丝就可以固定很厚的木头;螺旋线没有的地方是用来放东西的……听着孩子们的讨论和解答,我只有赞赏和支持。

3.生活为题,发现秘密

科学来自日常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服务。本次活动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小螺丝为主要载体,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注重经验的拓展和迁移。在孩子们观察、发现螺丝的秘密后,和孩子们一起说说生活中哪里用到螺丝,并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隐藏着的大大小小的螺丝。在活动的最后,提供了瓶子、笔这两个孩子们最熟悉的物品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并将螺旋线在生活中的运用作为最终的延伸,鼓励孩子们带着问题再去发现和探索。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与“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螺丝,大秘密》”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小蚂蚁过河(沉与浮)》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开到哪儿去》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认识颜色》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详案《自然角里的小乌龟》
小班科学实验教案《看到的小草》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颜色躲猫猫》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给小动物喂食》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剥橘子》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
看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螺丝,大秘密》”还看
中班科学教案详案《奇妙的植物色素》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走进家乡的桥》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海绵宝宝》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听的声音》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做风车》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树婆婆和鸟娃娃(大班语言)—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我长大了—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语言活动:绿色的世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小手开花—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风在哪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语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胖胖兔减肥—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啊呜—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有趣的线条—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故事《百花公主》—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老鼠穿新衣—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听说游戏《上汽车》—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非常一加一》—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语言活动:狮子的假发套—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绘本教案:小蓝和小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新房子周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静夜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兔运南瓜—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不爱用手的小河马—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儿歌《送南瓜》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我喜欢—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来了—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熊请客2—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会走路的水果树—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飞呀飞》—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会响的小路—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故事教案:鞋子秋千—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语言活动:小海螺—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猜谜儿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