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做个小气船
二、背景资料:
1、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空气,空气的流动产生风。
2、空气运动时产生动力,可以推动物体运动。绑上充满空气的气球船后,气球里的空气通过吸管的口往外排出时,由于产生了反作用力,使船向空气排出的相反方向驶去。这就像火箭在把燃料往下喷射的同时往上飞,像游泳时用手和脚把水往后推身体向前进的道理是一样的。这个原理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我们想让船或其它物体加快速度时要怎么办?气球船是用空气的推进力前进的,如果加快气球的排气的速度,船的速度就会更快。吸管的大小不同,排出空气的速度也不同,吸管大的排出空气的速度快,气球船的速度也快。吸管小,排出的空气速度慢,气球船行驶的速度也慢。
三、纲要目标:
1、科学态度
目标2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现代生活用品的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意识。
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关心
●感知身边科学现象的愿望。
●对身边的各种现象充满好奇,常问“是什么?”“为什么?”
对身边的科学现象所吸引
●能经常发现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能大胆、自信地把知道的和正探究的科学知识和现象告诉小伙伴。
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尝试
●积极感知各种科技活动,喜欢摆弄。
●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喜欢寻找不同的方法。
●在反复尝试实践后再得出结论。
3、科学方法、能力
目标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等科技普及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借助工具观察。观察往往有局限性,为避免观察的局限性,可以借助某些工具进行。
目标2通过触摸、摆弄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尝试探索的方法和能力
●学会使用一些小实验的器材。
●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并观察它们的效果。
●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些手工练习,小制作。
●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结果。
四、示范性方案:
1、题目:做个小气船
2、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空气的运动和存在。
(2)让幼儿探索出空气的运动会产生动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动力来制作许多东西。
(3)让幼儿利用气球来制作出气球船,还可以制作出会游的小鱼、小蝌蚪等等。
3、适用对象:5—6岁幼儿
4、活动建议:这个活动是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的。是设计与制作类型。
5、活动所需资源:
大吸管(直径1cm)、小吸管(直径0.5cm)、气球(未吹气时长约8cm)、小纸船、塑料袋、透明胶、塑胶纸、小水池(100cmX150cm)、剪刀、扇子。
6、活动内容及过程:
(1)玩一玩:
A、每人一个塑料袋,让幼儿把塑料袋口张开,在空气中挥动后合上口,让塑料袋鼓起来。教师问:“小朋友,我们用塑料袋装了什么?是什么东西让塑料袋鼓起来了?”(幼儿都兴奋起来,人人把塑料袋口张开,一边在空气中挥动,一边说我的塑料袋鼓起来了!有的说塑料袋有气,有的说有空气,有的说空气跑进了塑料袋……所以塑料袋鼓起来了。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B、每人一把扇子,让小朋友自己来扇扇子。老师问:你们扇扇子,觉得怎么样啊?(幼儿有的说有风,感觉凉爽……)
C、张开手掌,让小朋友对着自己的手心吹气。让小朋友来说说有什么感觉?(有的说感觉有气,有的说有凉风。)教师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嘴里有气,我们把气吹到手心上,就觉得凉爽了,就觉得有风了)
(2)想一想:
A、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带吸管的气球来吹,把气球吹得大大的,然后放手,观察气球怎么样?气球会到处乱飞?让幼儿讨论:气球为什么会到处乱飞呢?(幼儿非常兴奋地放气球,气球满天飞)
B、每人一只小船放到水里,让小朋友用嘴对着小船吹气,看看小船会怎么样?讨论:小船为什么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会向前走?(因为我们对着小船吹气,是气让小船向前走了。)
C、教师说:刚才我们发现了把气球吹大后,放开手,气球在空中乱飞?现在我们把带吸管的气球吹大了放在水中,看一看又会怎样?(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带吸管的气球在水里跑了起来,我的气球会跑了。)
(3)做一做:
A、教师说:刚才我们发现了把气球吹大了后放在水里,气球是会走的。小船放在水里,用嘴吹气也会走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气球做个小气船哪?(教师为幼儿提供带有大小吸管的气球,塑胶纸,透明胶等等,让小朋友自己探索制作小气船。有的小朋友用大吸管做的气船,也有小朋友用小吸管做的气船。)
B、教师观察到了小朋友有的用大吸管的气球,有的用小吸管的气球,教师引导小朋友观察这两只船有什么不同,小朋友都发现一个是大吸管做的一个是小吸管做的。教师说:“好,我们来让这两只船比赛,看看哪只船快?”(结果是大吸管的船快,小吸管的船慢。)为什么呢?(小朋友都说是因为大吸管里出来的泡泡多,小吸管里跑出来的泡泡少)老师说:“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因为吸管大的气球里的空气就排出快,吸管小的气球里的空气排出慢,所以空气排出快的就速度快,空气排出慢的就速度慢。
C、延伸活动:教师启发幼儿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气球做小气船在水上游以外,还可以做什么在水上游呢?(幼儿继续探索和制作)。
7、注意事项:
8、活动研讨:
A、幼儿主体性的体现程度:整堂课,教师为幼儿创设、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条件,寓教育于幼儿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之中,变“传”和“授”为对幼儿的“引”和“导”,用“空气的存在”,“空气的运动产生动力“这一科学现象的出现,牵动着幼儿不断地去发现,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研究,去动手操作,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B、活动中的素质点和兴奋点:活动中,每一个内容的提出都是一个兴奋点,都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特别是当幼儿将气球吹得大大的,然后放手,气球到处乱飞时,幼儿高兴极了。高度的兴奋,使之获得深刻的印象。幼儿通过玩一玩,想一想,做一做,亲身体验,亲自实践,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萌发了幼儿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积极情感,这就是活动中的素质点。
C、幼儿的记录及表述:活动中幼儿能够表述观察到的现象,但是不够连贯和规范,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结果还比较欠缺,有待培养。
D、教师的准备和整体效果:教师的准备比较充分,整体效果比较好。
上一篇:大班其他教案:做个小转椅
下一篇:大班其他教案:植物是怎样喝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