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其他教案:印第安人-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其他教案 >大班其他教案:印第安人

大班其他教案:印第安人

2013-10-10

背景

早晨,孩子们和我正在操场上做操,他们发现负责幼儿园绿化的老伯伯正在修剪绿叶,一枝枝的绿叶躺在了地上。正正捡起一枝绿叶在身上笔划着,颉颉马上有所反应:“你这样就像印第安人一样,用树叶来打扮自己。”其它小伙伴们也纷纷效仿了起来,捡起绿叶在身上笔划,你一句,我一句,议论开了,教师意识到孩子自发生成的这一问题十分有教育价值,为此提出了问题:“你们记得印第安人的样子吗?他们是怎样用绿叶打扮自己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于是孩子们将老伯伯剪下来的绿叶捡回了教室,自发的在资料库中寻找有关印第安人的信息。就这样,印第安人的活动由此诞生了。

回到教室,大家迫不及待地在图书角、语音室中寻找相关资料,与大家分享(尽管不太多):菲菲找来了印第安人装扮自己的图片,寅寅找来了有关印第安人的文字资料——“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居民,主要从事狩猎、采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唯唯从

VCD中找到了印第安人庆祝的场面,我也在电脑中找出了印第安人的图片,并在桌面上建立一个文档,方便孩子观看。这些资料都是平时零散的放在教室中的,但孩子对这些都有一定的印象与经验,现在再这样分散着观看图片、录像的资料,则激发了他们更大的探索欲望。

过程

◆绿叶的消毒

看过了那么多的资料,孩子们就想马上动手进行装扮。

非常讲究卫生的月月马上阻止:“这个树叶没洗过,上面有细菌,就这样放在衣服上是不卫生的。”

几个女孩立即表示:“对,这样是不卫生的。”

大大咧咧的男孩认为:“这又没什么关系,把树叶抖一抖,抖掉点灰就行了。”

男孩和女孩互不相让,于是他们要求请出我们班的消毒专家——大妈妈来评判。大妈妈请男孩们仔细观察树叶,他们发现树叶上的确有许多灰尘,再通过尝试,抖一抖,并不能将灰尘抖干净,这下他们明白了——树叶应当消毒:他们请大妈妈调配了消毒水,观察大妈妈是怎样消毒的,自己再尝试。男孩可认真了,在浸消毒水前还会使劲地甩甩灰;女孩比较仔细,浸完消毒水后会用干毛巾将树叶擦干,防止把衣服弄湿。

◆树叶的裁剪、分类

幼儿装扮时所使用的工具都是自己准备的。开始时只局限于丝带和双面胶,但当正正找来剪刀后,许多幼儿也开始纷纷效仿。

正正:有的树叶太大太长了,贴在绳子上和旁边的树叶比长短不一样,我觉得不太好看。

夏天:印第安人会把树叶剪成各种好看的形状,贴在脸上、胸口,看上去很威猛。

严影:把树叶插在头发上,很漂亮,如果再有红色的花就更好了。

幼儿还将树叶按照不同的形状进行分类摆放,供应不同的需要:

寅寅:它的树叶是一串一串的,绑在腰上很方便。(黄杨)

高楚寒:它的树叶多,跳舞的时候摇起来声音很好听。(黄杨)

鹃鹃:它的树叶是一长条的,绕在头上用夹子一夹就好了。(紫藤)

夏天:树叶很大,用剪刀剪成各种形状都可以。(芭蕉)

◆听录音,敲小鼓

录音带由教师录制,有目的地增加一些设问式的对话:

录音机:你猜猜印第安人最喜欢什么小乐器?

璇璇:小鼓。

录音机:……答对了,是小鼓。印第安人最喜欢小鼓了每逢节日、结婚、祭祀,人们总是击鼓。

……

录音机:你跟我一起打击小鼓,把节奏敲出来,好吗?

璇璇:好的。

录音机:XXXX|XXXX|

璇璇:XXXX|XXXX|

录音机:X.XX.X|X.XX.X|

璇璇:X.XX.X|X.XX.X|

于是幼儿就跟着录音一起敲奏节奏起来。

◆观看VCD,跳印第安舞

在音乐的伴奏下,每一个幼儿都非常积极的投入到音乐中,“草裙”摇晃时发出的“嚓嚓声”使幼儿更兴奋,摇摆的力度、幅度也更大。家家张开双臂,两腿分开,在身体的两侧作跳跃状;寅寅手插在腰上,使劲地摇摆她的屁股。

教师:“他们是怎样吓走动物的呢?”

正正:“用手拍嘴巴,像这样,‘啊啊啊’的叫。”

韩沅芷:把手上的棍子用力的往地上戳,发出声音。

反思:

印第安人的生活离幼儿距离较远,但“二期课改”中指出:应让幼儿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因此教师鼓励幼儿对文化元素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表现。教师从幼儿发展需要出发,尊重和支持孩子,能站在孩子的立场观点赏识幼儿思维的见识,使孩子们充分地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不是遏制、压抑孩子,从而使孩子得到满足。及时以开放式问题给予引导,鼓励幼儿深入探索、质疑和释疑,从而使幼儿产生持续不断的探索欲。

在模仿印第安人的过程中,幼儿产生了新的主题内容,萌发了用树叶装扮自己的愿望,教师及时的鼓励孩子收集材料,引发幼儿与材料产生互动,使幼儿在主动尝试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自主的选择材料、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大胆地表现着自己对印第安人的理解和创意。这真正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不断努力的意愿,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使思维真正“活”了起来。

教师应充分创造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在班级这个舞台上,大胆地想象、表现,充分地展示自我,给予儿童在集体面前被认可的机会。在最后的模仿印第安人的表现活动中,让幼儿把自己在区域活动中分散学习、累计的经验整体的表现出来,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也使幼儿再次获得了欣赏异族艺术文化的机会。同时,教师及时的引导,将幼儿的表现深入下去,避免只停留在嬉戏的水平,更充分发挥了表现舞台的教育功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大班其他教案:印第安人”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安全优质教案《不要乱吃东西》
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芸芸小脚受伤了》
小班幼儿安全教案《十只小猫》
幼儿园小班安全优质教案《教育:不要跟陌生人走》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小兔和狼》
小班游戏活动教案《系列益智游戏看谁数得对》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遇到险情怎么办》
大班幼儿安全教育教案详案《在家里我会保护自己》
大班幼儿安全教育教案《防溺水》
幼儿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安全标志我知道》
看过“大班其他教案:印第安人”还看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独自在家》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兔迷路了》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地震演习》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玩具不能塞耳朵》
小班安全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会吃鱼》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漂亮的伞》
    小班优秀健康教案《蔬菜我爱吃》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好听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认识消防队员》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竹子》
    中班语言故事详案《聪明的小兔》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语言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
    小班安全教案《我应该怎么办》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各种各样的车》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剪纸
    小班科学游戏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纸盘飞船
    幼儿小班美术教案详案《漂亮的小雨伞》
    小班科学教案教案《罐子的声音》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小班语言优质儿歌教案《水果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鼓手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水果宝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颗纽扣》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小兔搬家》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教案毛毛虫穿花衣》
    大班优质数学教案详案《按顺序排列 》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洗手2》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熊的生日宴会》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神奇的小火车》
    小班优秀语言教案详案《大公鸡与漏嘴巴》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详案《快乐的小雨点》
    小班公开课数学教案《对对碰》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美丽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