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综合教案:感官总动员-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教案 >综合教案 >小班综合教案:感官总动员

小班综合教案:感官总动员

2013-10-10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眼、耳、口、鼻等器官,并能说出其名称。

2、通过听听讲讲、敲敲打打、看看玩玩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探索各种感官的作用。

3、通过感知活动,发展幼儿感觉器官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

二、材料及环境创设

1.设五张桌子,分别放有:图书、卡片;酸、甜、苦、辣的食物;香水、醋、酒、饮料等;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和录音机、耳机、各类乐器;口、眼、鼻、耳等感觉器官的指偶。

2. 让幼儿从家里带一面小镜子,教师也准备一些镜子,供忘记带镜子的小朋友使用。

三、活动过程

1、感知操作

(1)幼儿照镜子,说出脸上的五官名称:“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一样有趣的东西,它是什么呀?”(镜子)请小朋友拿镜子照照我们的小脸,看看自己的脸上都有些什么?启发幼儿用镜子照照自己的五官,说出它们的名称,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便引导幼儿看看、摸摸或动动。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并说出脸上的五官名称。(用镜子看有什么时,应让幼儿照照说说,说说照照。幼儿如认识到五官以外的部位,如眉毛、脑门、鼻毛等应给予肯定,幼儿感知得越仔细,便会对认识自己越感兴趣。)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教师:“眼睛、嘴巴、鼻子、耳朵的本领可大啦!老师先不

告诉你们,让小朋友自己去找,我在桌上放了许多好玩的东西,每一组都是不一样的,你们到每组去玩一玩、找一找。等会儿说给大家听,看谁能把它们的本领给找出来。”

(3)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看、尝、敲、听、 闻,问幼儿:“你在干什么?”(看书)“你用什么看书?”

(眼睛)“你在干什么?”(吃苹果)“你用什么吃苹果?”(嘴巴)

(4)听到铃声围坐在老师身边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与“小班综合教案:感官总动员”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童话世界
中班综合教案:谁的本领大
幼儿大班综合活动 :铺路
谁的本领大(中班综合教案)
中班综合教案:快乐的小脚丫
中班综合活动:有趣的表情
幼儿园教师节教案精选:老师,您真好
幼儿园活动教案:欢庆教师节
中元节教宝宝折莲花灯的教程
最适合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蔬菜
看过“小班综合教案:感官总动员”还看
幼儿园大班经典教案分享:七夕许愿灯
幼儿园中班经典教案分享:认识水果和水果干
最适合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蔬菜
中元节教宝宝折莲花灯的教程
幼儿园活动教案:欢庆教师节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保护色》
    中班游戏教案《七只小鸡做游戏》
    中班健康教案《有趣的脚印》
    中班音乐舞蹈教案及教学反思《来闯关》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五官》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贪吃的艾尔肯》
    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蔬菜汤》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4的相邻数》
    小班音乐教案《乖孩子》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朋友越多越快乐》
    小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扣纽扣》
    小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黑捉迷藏》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蛙呱呱呱》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微笑》
    小班安全教案《找不到妈妈怎么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预防手足口》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水果》
    中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交通工具》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田字格》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四季歌》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和星星打电话》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小交通警》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绳和线》
    中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遇到陌生人怎么办》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点豆豆》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花园》
    中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山洞》
    大班数学教案《看看排排》
    小班运动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纸圈》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蛙请客》